意大利巴洛克绘画大师卡拉瓦乔的作品 讲授玫瑰经的圣母玛丽亚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5-06-21

《讲授玫瑰经的圣母玛利亚》(Madonna of theRosary)是卡拉瓦乔在罗马意外失手杀人后,逃亡到那不勒斯后创作的。时间大约在1607年的上半年。现保存于维也纳艺术博物馆(KunsthistorischesMuseum)。油画作品的规格是364cmX249cm。这幅画的流转,富有传奇的色彩。
这是卡拉瓦乔接受那不勒斯道明修道院(Order ofPreachers)的委托,创作的教堂祭坛画。也许是卡拉瓦乔向道明会递交了这幅画后,迅速离开了那不勒斯,去往马耳他,继续他的流亡生活。当道明会发现其中有错,无法修改便在市场上出售了这幅作品。很快,这幅画就被佛兰德斯画家协会所购置,并放置于安特卫普的道明会教堂内。卡拉瓦乔在佛兰德斯和荷兰的众多粉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其中包括了佛兰德斯绘画大师彼得·保罗·鲁本斯和荷兰绘画大师伦布朗。1781年,神圣罗马皇帝约瑟夫二世购得了此画。
《讲授玫瑰经的圣母马利亚》的创作背景是:天主教的国家联盟于1571年在希腊海面上进行的勒班陀战役(BattleofLepanto)中打败了奥斯曼帝国的军队。罗马天主教认为这是圣母传授玫瑰经的结果。因此,天主教国家把玫瑰经作为反宗教改革(Counter-Reformation)期间,绘画的流行主题。其实,玫瑰经只是天主教堂宣传虔诚的一种形式而已。玫瑰经一方面要求的是自律(self-displine)和个人的主动性(individualinitiative),另一方面规定了每日作礼拜的具体步骤和内容。因此,教徒的信仰更加接近天主教会的要求。
在画面的中央,圣母玛丽亚坐在王位上,轻微沿垂线向左转动,婴儿耶稣站在圣母的膝盖上。圣母玛丽亚的手势是告诉图像左侧的圣人道明(SaintDominic,1170-1221),玫瑰经在祈祷时如何使用。圣人道明向民众分发玫瑰经的同时,注视着圣母。圣母右侧的是道明的助手。图像左侧边界处,向观众张望的人是绘画作品的赞助人(donor)。这是来自克罗地亚的商人。另一个面对观众的是圣人彼得(SaintPeter),好像在向观众介绍情况。下面跪着的教徒,面向圣人道明,展现了戏剧般的各种手势。卡拉瓦乔将画面分成了天堂区(heaven)和地球区(earth)。这是一种传统的场景描述。表达的是事件发生在某一个空间范围,人物是按类别紧密排列的。然而,他保留了严格的等级顺序。圣母玛丽不仅被放置于最高处,同时也是让观众可以看清全身的人物。强有力的光线照射到各人物组上,经过明暗对比处理后,某些部分显得格外瞩目。卡拉瓦乔在这里展示了巴洛克早期绘画作品中强化配料颜色的特征。每种颜色只展示一次。颜色的处理分成了三个部分,上层和下层,颜色均为封闭的区域。中央部分则是黑色和白色为主导。
《教授玫瑰经的圣母马利亚》是卡拉瓦乔创作的具有历史传统的作品之一。同时这个作品对于巴洛克镶嵌画的原型(archetype)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绘画作品暗示了教会有着严格的等级秩序。这种等级制度在反宗教改革期间被加以强化。即民众无法直接接近圣母玛丽亚,必须通过圣人来衔接。
上一篇:北宋 赵佶《写生翎毛图》
下一篇:清.吴昌硕《花开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