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藏动物题材绘画 明代作品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5-08-16


明代沈周,加餐图轴。沈周,苏州人,明代吴门画派领袖,吴门四家之一。此图描绘春蚕啃食桑叶,展现出清雅的文人画意蕴。所题诗文体现了作者对农桑民生的关注。

明代周之冕,竹石雄鸡图轴。周之冕,苏州人,明代中后期画家。擅长花鸟,家中多饲养禽鸟,得写生妙法。




明代边景昭,《竹鹤图》轴。绢本,设色,纵180.4厘米,横118厘米。款署:“清华阁画史边景昭制。”边景昭,福建沙县人,明代初期宫廷画家,擅长花鸟,风格华美。图绘一对仙鹤优雅漫步于竹林间。在传统文化中,竹子象征高洁坚韧,鹤则寓意长寿吉祥,是画家喜爱的花鸟画题材。



明代吕纪,残荷鹰鹭图轴。吕纪,浙江宁波人,明代前期著名宫廷画家,擅长花鸟,工写兼备。画家以高超的技法,描绘苍鹰从天而降追击猎物,荷塘里众鸟惊恐欲逃的戏剧性场面。




《荷花鸳鸯图》轴,明,陈洪绶作,绢本,设色,纵183厘米 ,横98.3厘米。
署款:“溪山老蓮洪綬寫於清義堂。”下钤:“陳洪綬印”、“章侯”印。
此图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为题,花朵清丽,或含苞,初绽、或怒放,多姿多态;枝叶带露,娉婷舒展,俯仰欹侧;湖石雄奇,锐利坚崚,厚重沉凝。两只彩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一对鸳鸯在水面戏水悠然,打破了一池碧水的宁静。一只青蛙正隐伏于石后的荷叶上觊觎甲虫,弓身欲动,给画面平添了几许生机与意趣,从中可见画家善于观察的细心与状物精微的匠心。
署款:“溪山老蓮洪綬寫於清義堂。”下钤:“陳洪綬印”、“章侯”印。
此图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为题,花朵清丽,或含苞,初绽、或怒放,多姿多态;枝叶带露,娉婷舒展,俯仰欹侧;湖石雄奇,锐利坚崚,厚重沉凝。两只彩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一对鸳鸯在水面戏水悠然,打破了一池碧水的宁静。一只青蛙正隐伏于石后的荷叶上觊觎甲虫,弓身欲动,给画面平添了几许生机与意趣,从中可见画家善于观察的细心与状物精微的匠心。
鸳鸯自古被视为忠贞爱情的象征,荷花谐音“和”,与鸳鸯呼应,传递了对和谐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
作品用笔工致而不显刻板,着色醇厚而不流于俗腻,画风素洁明快,既有应物象形的写生功底,又不乏变幻合宜的适度夸张,画面呈现出一种在繁与简,疏与密、刚与柔的对比变化中的和谐与统一。
从署款和绘画风格上推断,当是陈洪绶中年的作品。
作品用笔工致而不显刻板,着色醇厚而不流于俗腻,画风素洁明快,既有应物象形的写生功底,又不乏变幻合宜的适度夸张,画面呈现出一种在繁与简,疏与密、刚与柔的对比变化中的和谐与统一。
从署款和绘画风格上推断,当是陈洪绶中年的作品。
陈洪绶,号老莲,浙江诸暨人,明代著名人物画家,造型夸张,风格独特。




明宣宗朱瞻基绘制的三鼠图卷。明宣宗也是中国古代一位擅长绘画的皇帝,此图分三段,分别绘制于纸、绢、磁青纸上,描绘三只姿态不同的老鼠。

故宫博物院藏动物题材绘画
明代作品
上一篇:故宫陶瓷馆的雍正款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