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奢华>收藏>

油画中的中国瓷器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5-11-23
青花贴塑八仙盖碗
明崇祯(1628—1644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埃内斯特·格朗迪迪埃捐赠,1894年

 青花贴塑八仙盖碗
明崇祯(1628—1644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盖碗贴塑两两一组的八仙塑像,塑像圆雕露胎,立体感强,这种装饰手法在明代晚期特别流行,本展览中另有镂空贴塑的作品。油画中的青花盖碗与此件如出一辙,但狮子及八仙人物均着有色彩,推测露胎可能是为了后续加彩。

 
 
 


静物:水果、玻璃杯与瓷盖碗
威廉·卡尔夫
约1662年
布面油画 法国瓦朗谢讷美术馆 ​​​

威廉·卡尔夫是荷兰黄金时代杰出的静物画家。他的许多作品属于奢华静物画,着重表现各种材质的华丽器皿。 画中的青花盖碗可能用作糖罐,这件盖碗和地毯无疑是东方舶来品,玻璃杯和银盘价值不菲,就连柠檬和酸橙在当时也是带有异域色彩的奢侈水果。许多17世纪中叶的静物画都呈现这样的组合,似乎再现了富人宅第的一隅,这类作品在荷兰风靡一时。

静物:水果与青花盘
约1665年
亚伯拉罕·范贝耶伦
荷兰国立博物馆
在国立博物馆周年纪念基金会的支持下购藏
亚伯拉罕·范贝耶伦是荷兰黄金时代杰出的静物画家,擅长创作奢华静物画,这种题材在1640年后开始流行。 在这幅奢华静物画的中央是装满水果的克拉克瓷盘,其尺寸很大,因烧制难度高而价格不菲。不同材质的器物与食物展现了画家描绘各种表面及质感的能力。画家本人并不富有,可能利用了这些奢侈品的素描、版画和模型图来作画。
青花开光盆花纹盘
明万历(1573—1620年)
中国景德镇窑瓷器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这类青花克拉克大盘用途广泛,大量出现在同时期的欧洲静物画中,可与执壶配成一套盥洗用具,也可如此画所示用作餐具盛器,或者作为室内装饰品,如同荷兰阿德里安·范奥斯塔德所绘《家族像》中表现的那样。
 
静物:土耳其毯上的水果
与青花盘
1650—1680年
(传)西蒙·吕蒂黑斯
荷兰国立博物馆
C. 霍亨戴克后人捐赠,海牙
这幅奢华静物画中有两件陶瓷,一件为折沿盆,边缘轻薄,绘画线条细致,与景德镇青花克拉克盆非常相似;另一件八棱盖罐,在“哈彻号”沉船上有相似造型的青花罐出水。但画中罐身图案绘制用笔湿重,远处凉亭及近景蕉叶、人物的画法似乎与中国瓷器有所不同。
 
 
白釉蓝褐彩人物故事
图八棱罐
1650—1700年
荷兰代尔夫特锡釉陶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此罐器型仿自17世纪中国的八棱盖罐,器身的人物故事图也是模仿明末清初“转变期”风格纹样。17世纪中期,中国瓷器的出口陷入停滞,代尔夫特窑业迅速成长,许多产品模仿中国瓷器风格,因此,不排除油画中的八棱罐也可能是代尔夫特的产品。
 白釉八方带座香炉
清康熙(1662—1722年)
中国德化窑瓷器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埃内斯特·格朗迪迪埃捐赠,1894年
此类香炉在西方颇为流行,出现在1830年英国画家乔治·钱纳利为广州十三行富商伍秉鉴所画的肖像画中。1813年伍秉鉴成为十三行总商,人称“浩官”。画中香炉是百年前的康熙朝古物,产自福建德化,多经厦门销往欧洲,而伍氏家族原是福建大茶商,康熙年间搬到广州,此中线索,颇堪玩味。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