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1-04-14
商代的甲骨文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甲”指的是龟甲,“骨”指的是兽骨,一般是牛的肩胛骨,商代有一种牛叫圣水牛,经常用它的肩胛骨刻字,不过现在圣水牛已经灭绝了。“甲骨文”就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商代的人很喜欢占卜,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占卜,而甲骨就是他们占卜用的工具。首先把要占卜的事情刻在甲骨上,然后把甲骨放到火上去烧,这样甲骨就会烧出裂纹,这些裂纹叫“兆”,通过裂纹的走向就可以判断吉凶。专家在甲骨文中发现有的甲骨文和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有关,比如有的甲骨文记载了占卜妇好能不能生育。
古人占卜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卜”,就是用甲骨来占卜,另一种叫“筮”(音:是),是用蓍(音:师)草为工具,通过数蓍草得出数,古人认为从数中可以预见吉凶,虽然“卜”与“筮”是两种不同的占卜方法,而且古人重“卜”轻“筮”,但是两者往往又结合共占一事。
甲骨文一般是刀刻的,或刻好后填朱,个别是用朱、墨所写而未刻。也就是说甲骨文一般是直接刻字,或者先写后刻。甲骨刻辞,有的是契刻者先把字中的横竖笔画分类,再旋转骨片契刻,即先刻文辞中所有字的竖画,再旋转骨片90度,原来的横画也按上面的方法刻。
那么甲骨文是怎么被发现的呢?清朝光绪年间,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的农民时常会在田里挖出刻有文字的龟甲、兽骨,当时人们把这些东西当作药材出售,叫做“龙骨”。人们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些龟甲、兽骨的历史价值,而且更不愿意购买有字的甲骨,于是甲骨上的文字大多被铲去,甚至出现将字多的龟甲、兽骨丢弃填井的事情。在1899年有一位叫王懿荣的官员因为生病,叫家人到药店去买药,其中有一位药材就是“龙骨”,王懿荣在“龙骨”上发现有字,这样才开启了研究甲骨文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