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宗大阅图

《清高宗大阅图》描绘了乾隆皇帝身着戎装阅兵的场景。这幅画没有作者的落款,因为按照清宫的规矩,帝后的画像是不允许署名作者的。从这幅画的画法和水平来看,可以定为意大利画家郎世宁的作品,这幅画像主体之外的山和树可能是郎世宁在如意馆的学生王幼学等人画的。
乾隆皇帝曾经在乾隆四年和乾隆二十三年举行过阅兵,那么这幅画是描绘的哪一年的阅兵呢?开始时,有的专家认为这幅画描绘的是乾隆四年时期的阅兵,因为从画上看,乾隆皇帝显得很年轻,乾隆四年他正好是二十九岁。后来专家们发现了一首乾隆写的御制诗,“大阅戊寅画像斯,据鞍英俊俨须眉。而今下马入斋者,白发相看疑是谁。”这首诗作于乾隆七十一岁的时候,所以看见自己中年时期英俊的画像有无限感慨。从这首诗得知,这幅画应该描绘的是乾隆二十三年的那场阅兵。乾隆二十三年郎世宁已经七十岁了,乾隆皇帝是四十八岁。
从乾隆二十三年起,这幅画像贴在南苑新衙门行宫后殿屏上。辛亥革命后,段祺瑞任陆军总长的时期,南苑驻扎着一部分军队,称为“模范团”。段祺瑞有时到南苑检阅部队,曾经到过新衙门行宫,看到殿中屏上这幅画像。当时行宫已年久失修,他恐怕画像有被屋漏雨水污毁的危险,就派裱工揭下带回城里。当时国民政府履行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所颁布优待清皇室的条件“大清皇帝尊号仍存不废……暂居宫禁”的规定,溥仪还合法地住在宫中,并保留着“内务府”等为皇帝服务的机构,段祺瑞就把这幅画像交给内务府大臣耆龄。耆龄把画像保存在乾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