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奢华>转载>

陈美小提琴《罗珊的面纱》,一首必须用心聆听理解的曲子!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0-03-04

 

那块定格的传统面纱

已无法看清那张遮掩的容颜

但那双大大的明眸

却无法撩去你内心忧伤

于是异族风情的神秘

只能留驻在风沙大漠的记忆

伴随阵阵低沉悠远的驼铃

慢慢化入历史的梦中

……

陈美,1978年出生于新加坡,泰中混血、英泰双籍小提琴演奏家、滑雪运动员。2009年,她获得了大本钟奖暨英国十大杰出华人青年评选的获选人资格,并最终获奖。

《罗珊的面纱》最早出现在2004年拍摄的《亚历山大大帝》巨片中。曲作者是希腊著名的配乐大师、被人们称为“现代的瓦格纳”的范吉利斯。他的许多史诗般的电子音乐作品和电影配乐深得乐迷们的钟爱。

据史记载,公元前327年,29岁的亚历山大大帝率大军横扫欧亚至波斯帝国。在索格迪亚纳岩战役中,俘虏了当地的贵族和反叛首领阿克雅提斯的家眷,他一改以往冷酷无情态度,接纳战俘还要正娶阿克雅提斯的年仅16岁女儿罗克珊娜为妻。阿克雅提斯得知后亲自上门投降,自此东方行省的战役彻底结束,打通了前往印度的道路。电影《亚历山大大帝》中首次出现这段委婉感人的原始曲子,是作为亚历山大与罗克珊娜新婚之夜,美女公主用自己的胆量和智慧,征服了的勇士大帝的爱情的那段床上激情戏的背景音乐,曲调温存细腻委婉动人。衬乐以竖琴打主演奏,恰到好处地把亚历山大和罗克珊娜野性后的温情展现的淋漓尽致。

或许这首曲子在这部电影中比重并不大,也难引起人们的注意。但与电影同年诞生改编的小提琴与电声乐器打主的这首《罗珊的面纱》,经过陈美深沉委婉的独特演奏,似乎已不局限在大帝与罗克珊娜的爱情范围了,涵盖已远远超出电影的狭隘陪衬力了。这首曲子为何省略名为“Roxanne’s Veil”即《罗珊的面纱》?或许是改编者已把“罗珊”当做所有神秘而美丽的女人的代名词,此罗珊非彼罗克珊娜了吧。自然,由陈美演奏的这首曲子,也不是特指电影中那个罗克珊娜了。这首曲子的改编者何以突出罗珊的“面纱”主题,这倒反衬出“面纱”的神秘魅力,让人们欣赏这首曲子多了一份悬念,并通过曲子的委婉和伤感,见仁见智体会到这首曲子的更广泛的内涵。

《罗珊的面纱》开始是合成器低沉的和音节奏,像驼铃像马帮像一支疲惫的远征的队伍,沉闷而悠远。随即小提琴在明显的节奏中神秘响起,道出一段悠远、幽怨、有缘、有源的故事。缠绵悱恻的婉转的小提琴始终勾勒着主旋,像神秘背井离乡少女的郁闷。

主旋曲调反复演奏,委婉而惆怅,节奏却始终那样沉稳,反显小提琴音调高扬,钢琴的琶音衬托,更显得伤感无限。有人认为曲调展现的是风情万种阿拉伯女郎会说话的眼睛和土耳其肚皮舞,以及男人们为什么要去战斗和征服等。我却不这样认为,反倒觉得把它比喻一个或一群美女被蹂躏被祭祀被当战利品消受的玩物更合适。因为历史上无论是亚历山大的东征扩张,还是后来的成吉思汗的西征铁蹄,都给中亚西亚妇女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而乐曲后半部的亦步亦趋男和声,像远征的士兵、丝路的驼队的思乡喃喃自语和伤病阵阵哀号,更不像是厮杀战士的号角和呼喊。整个乐曲渗透着伤感、凄凉和无奈的穿透力,却又不失“蓄之已久其发必速”将要释放出被压抑的情感郁闷,悲壮中彰显顽强的生命力,是很有震撼力的。

整段曲子打破时空界线,我总觉得像是游走在丝绸之路意境中,仿佛看到大漠、驼队、蒙面纱少女、残阳、孤烟.……以及思念妻子儿女和家乡的盼归心境。这,或许是人们愿意真实揭开罗珊神秘面纱的感受吧。

再来欣赏范吉利斯《罗珊的面纱》吧,因为它的确给人带来极大的艺术享受!

范吉利斯(Vangelis)是一位伟大的希腊音乐家,集创作、演奏和音乐制作于一身,一个真正的全才。被人们称为现代的瓦格纳(Richard Wagner)。他的许多史诗般的电子音乐作品和电影配乐深得乐迷们的钟爱。范吉利斯开创了电子音乐与电影配乐的崭新前景,奠定了所谓未来太空音乐的发展,可谓居功至伟。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