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奢华>转载>

20世纪著名歌唱家伊丽莎白·舒曼ElisabethSchumann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1-10-06

 

 伊丽莎白·舒曼 

Elisabeth Schumann
 

 

随着时代的推进,改变了人们对昔日歌唱家的发声和风格的看法。如果按照今日的声乐概念去要求伊丽莎白·舒曼,可能会觉得她的音量小、发声弱、不过瘾、不痛快。但凭心而论那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客观的。 
 
 
差不多半个世纪以来,这位擅唱莫扎特作品的德国抒情女高音以甜美的声音、清秀的风度和优雅的风格风靡了整个欧洲歌坛。加上她漂亮的形象、人美歌甜、魅力四射、台风迷人,更吸引了千千万万的听众。
 
 
1885年6月13日,伊丽莎白·舒曼生于德国萨克森梅塞堡。父亲是个风琴手。在父母的鼓励下,伊丽莎白·舒曼自幼就接受良好的家庭音乐教育,她的启蒙老师就是她的父亲。年纪小小的伊丽莎白·舒曼就曾在汉堡歌剧院参加瓦格纳歌剧《汤豪瑟》的演出,在剧中扮演牧童(童声女高音)。这是她第一次登台,也是为她以歌唱为终生事业而作准备。嗣后,歌剧小角色都找她来扮演。
 
 
伊丽莎白•舒曼先后曾向三位声乐老师学唱,在德累斯顿随哈尼施(N.Hänisch)、在柏林跟迪特里希(M. Dietrich)、在汉堡拜沙杜(A. Schadow)为师。经过严格训练,刻苦钻研,伊丽莎白•舒曼终于学成。1909年,24岁的伊丽莎白·舒曼在汉堡作了她职业性的第一次演唱,大获成功,一举成名,从此开始了她光辉灿烂的歌唱生涯。
 
 
1912年,在指挥家克伦佩勒(O. Klemperer)指挥下,伊丽莎白·舒曼扮演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反串角色凯鲁比诺。他欣赏她,她敬佩他,两人曾发生过雲花一现的恋情。五年后,在同一歌剧中,伊丽莎白·舒曼取得了扮演苏姗娜的资格。多年来,她一直在慕尼黑音乐节、萨尔茨堡音乐节中演唱莫扎特的作品。
 
1914年至1915年演出季节,伊丽莎白·舒曼应邀参与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巡回演出活动,扮唱帕帕盖娜(莫扎特《魔笛》)、索菲(R.施特劳斯《玫瑰骑士》)、格蕾泰尔(洪佩尔丁克《汉泽儿与格蕾泰尔》)、缪赛塔(普契尼《波西米亚》)等角色。特别是她唱的索菲受到纽约歌坛高度的赞赏。从此,索菲成为她扮唱中最出色的角色之一;后回到汉堡再唱此角,同样受到好评。
 
 
翌年,她在汉堡首次扮唱莫扎特《魔笛》中夜后的女儿帕米娜一角,轰动一时,声誉日隆。著名作曲家R.施特劳斯十分欣赏她的演唱才能,于1919年时特意介绍她到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唱。在那里,她的角色新添了黛斯碧娜(莫扎特《女人心》)、布隆德(莫扎特《后宫诱逃》)等。她那醇美的音色以及富于乐感的舞台表现,征服了音乐之都。此外,在R.施特劳斯指挥下,伊丽莎白·舒曼还唱了伊莉亚(莫扎特《克里特王伊多梅纽斯》,R.施特劳斯改编)、索菲等。1921年,在R.施特劳斯的陪同下,伊丽莎白·舒曼赴美国巡回举行独唱会。这是一次偷快的旅行,也是一次成功的合作。
 
 
在维也纳,伊丽莎白•舒曼继续创造新的歌剧角色,其中包括《卡门》中的米凯艾拉、《丑角》中的涅达、《唐•帕斯夸莱》(多尼采蒂)中的诺丽娜、《浮士德》(古诺)中的玛格丽特和《艺术家的生涯》中的咪咪等。
 
 
1924年,伊丽莎白·舒曼首次在英国伦敦皇家歌剧院登台,剧目是《玫瑰骑士》。这是一次最佳的演员阵容:伊丽莎白·舒曼唱索菲、著名男低音歌唱家迈尔(R. Mayr)唱巴伦等,指挥是著名指挥家瓦尔特(B. Walter)。这场演出震撼了伦敦歌坛。七年后,伊丽莎白•舒曼再赴伦敦演出,除唱索菲外,还唱黛斯碧娜、苏姗娜、采丽娜(莫扎特《唐璜》)、伊娃(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和阿德莱(小斯特劳斯《蝙蝠》)等角色。
 
 
伊丽莎白·舒曼四处演出,活动频繁,成为欧洲歌坛最忙碌的女高音。不过她始终以维也纳为演出中心,1937年起,她成为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首席女高音。除歌剧外,她还是位音乐会演唱家,经常举行独唱会,专唱莫扎特、舒伯特、舒曼、沃尔夫和R.施特劳斯等的作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被迫离开德国,侨居美国,出任费城寇蒂斯音乐学院声乐教授。战后她回到伦敦。1947年她首次在爱丁堡音乐节演唱。1952年4月23日,伊丽莎白·舒曼在纽约逝世,享年67岁。 
 
 
伊丽莎白·舒曼的声音抒情优美,音质纯净,音色明亮,发声清脆,行腔纤细,歌声控制自如,感情深厚真切。她的音量不大,却充盈着强烈的音乐感染力,成为20世纪德国最杰出的抒情女高音歌唱家之一。伊丽莎白·舒曼很早就开始了她的唱片录音,大约在1915年由爱迪生(RCA及HMV的前身)唱片公司录制的,现收辑在《歌唱录音全集第三集:德国学派》(The Record of Singing Vol. 3 The German School EMI EX29 0169 - 3)中。她被列入The HMV Treasury唱片系列中的著名一员。
 
 
EMI公司于1985年制作的《伊丽莎白·舒曼的歌唱艺术》(EX29 0541 3)和于1986年制作的《伊丽莎白·舒曼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EX29 0359 3)是从78rpm单声道旧录音转制成LP,录音资料珍贵,很有声乐价值。这两套历史性唱片记录了伊丽莎白·舒曼一生中最光辉的歌唱,也是这一位出色的歌唱家最出色的录音。
 
《伊丽莎白·舒曼的歌唱艺术》主要收辑她演唱的歌剧咏叹调,4面共35首。第一面是专门收辑她演唱巴赫、亨德尔的作品,这些都是显示伊丽莎白.舒曼优雅、高洁风格的录音。如《马太受难》、《B小调弥撒》、《约书亚》(亨德尔)等中的唱段都是她早期录音的一个珍品。
 
第二面是专门收辑她演唱莫扎特的作品,录于1926、1927年,也正是她演唱莫扎特作品状态最佳之时。如凯鲁比诺咏叹调"真教我不知怎样是好”、“你可知道什么是爱情”、苏姗娜咏叹调"快来吧,心上人"、采丽娜咏叹调“打我吧,我的好马塞托”、“让我来告诉你吧”以及“哈利路亚”、《摇篮曲》等都洋溢着伊丽莎白·舒曼朴素、纯正。清晰、细致、完美、稳健的演唱风味,是为典范之演绎。“这好像莫扎特在天上听到自己在唱歌,这就是莫扎特!”
 
第三面是20世纪30—40年代的录音,伊丽莎白•舒曼的声音有点衰弱,不过她仍然保持着清晰的发音和连贯的声线,歌声抒发得也较自如、流畅、敏锐、委婉。如莫扎特的《警告》、《晚年的心情》、《紫罗兰》、海顿的《水手之歌》、瓦格纳的《摇篮曲》以及洪佩尔丁克的歌剧《汉泽儿与格蕾泰尔》第二幕中的格蕾泰尔咏叹调"林中有个孤独的小人"、睡神之歌“星火点点的夜空”以及祷告之歌“当我们晚上睡觉之时”(汉泽儿与格蕾泰尔二重唱)等,再次表现了她那抒情女高音的柔美之声。其中的女声二重唱是由伊丽莎白·舒曼一人灌唱,这虽是自我宣传的手法。但十分成功。
 
 
第四面是专收录她演唱的轻歌剧选段,这是她另一种声音,轻松欢快活泼,婉转流利,富于生活情趣。如小斯特劳斯的《蝙蝠》中的阿德莱、采勒(K Zeuer)的《鸟贩》中的亚当唱段以及贝纳特斯基的《圆舞曲之歌》等,唱来平易近人,不拘一格,有别于大歌剧。特别是1938年由她自己录制的二重唱"美之夜爱之夜"(奥芬巴赫《霍夫曼的故事》第三幕"船歌”),是快转(78rpm)唱片时期,受欢迎之一款录音。当时的录音技术能制成如此美妙的音响效果,真是一大成就。
 
 
《伊丽莎白·舒曼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收有45首作品,如《野政瑰》、《慕春》、《鳟鱼》、《听、听、云雀》、《圣母颂》、《思乡》、《摇篮曲》、《水上之歌》、《致音乐》、《纺车旁的葛丽卿》以及《美丽的磨坊女》(声乐套曲)中的"到哪儿去?"、《冬之旅》(声乐套曲)中的"春梦"、《天鹅之歌》(声乐套曲)中的"爱的使者"等。伊丽莎白·舒曼唱来曲曲动听,首首深情,声情并茂,诗意盎然,形象鲜明,境界完美。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