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人团,指二十世纪前期法国六位作曲家,即奥里克、迪雷、奥涅格、米约、普朗克、塔勒费尔。初由法国音乐评论家科莱于1920年提出。六人共奉萨蒂为宗师,在创作上反对印象派捉摸不定的笔触,提倡简洁、鲜明的风格,并间有复古倾向。
1、米约
米约(1892-1974),法国“六人团”成员。1892年9月4日生于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生长在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7岁开始学小提琴,后入巴黎音乐学院学小提琴和作曲。他交有许多作家和画家的朋友,尤其是诗人克洛代尔对他的影响很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克洛代尔公使的秘书于1916年到巴西任职。在南美居住了近两年,巴西的气氛各音乐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影响。1918年回巴黎,受萨蒂的影响成为“六人团”中的一员。
1940年,德国法西斯入侵法国,他转道去美国,在加利福尼亚米尔斯大学任教。这对他1947年后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47年回法国,在巴黎音乐学院任教,以后经常往返法、美之间。1971年退休,定居日内瓦。
米约是位多产作曲家。也是法国的新古典主义者。他的作品多达441件,其中歌剧12部。他不但具古典气质,还善于博采众长。以复合的思维方式,在调性、和声、节奏乃至体裁、风格等多方面领域里大胆创新。
米约作品的显著特点是形式多样化,这在他的歌剧中得到充分体现。三幕歌剧《奥菲欧的不幸》(1926)、三幕歌剧《奥雷斯忒斯》(1927)、独幕五场歌剧《阿里阿德涅的奖赏》(1928)、独幕歌剧《美狄亚》(1939)等均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但音乐语言却呈现不同面貌,有的采用中古调式,有的模仿巴洛克风格,有的运用民间语言等,有的用双调性,还有的则是多调叠置,他的抒情风格和对位技巧也贯穿于不同作品之中。以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事迹为题材的《克里斯朵夫·哥伦布》(1930)是一部由两大部分构成的严肃歌剧。作品运用清唱剧与电影画面相结合的形式,安排一名朗诵者叙述史书记载的哥伦布生平,并由一支希腊式歌队作注释,银幕上则展示人物活动内容,第一部分一群白鸽在舞台上放飞,第二部分结尾处天幕上地球转动,一只白鸽向远处飞去。剧中咏叹调与合唱场景始终是音乐的主体部分。
米约到美国以后,常以人民解放斗争为题材,例如歌剧《玻利瓦尔》(1943)就是以拉丁美洲民族英雄的事迹为题材创作的。1954年6月1日五幕圣经歌剧《大卫王》在耶路撒冷首演,这是米约为庆祝大卫王节、纪念大卫王国建都耶路撒冷三千年而创作的宗教题材作品。脚本由阿曼·路涅尔根据《撒母耳第一、第二部》和《国王之书》改编,叙述大卫从登基直至由所罗门继位的故事。这部歌剧让合唱、抒情段落和戏剧场景在舞台上作复合型的交替表演,使抒情性与戏剧性有机结合,成为米约歌剧创作中最富古典意味的力作。
米约的歌剧创作具有鲜明的个性,他早期的创作强调节奏、力度,常常采用“街头音乐”的原始音调。后期则用多调性手法,曲调纯朴(常常带有他的故乡普罗旺斯风格),管弦乐与合唱的效果鲜明。晚年的风格趋于稳定、温和,与法国古典主义音乐的联系十分明显。
2、普朗克
普朗克是作曲家、钢琴家。1899年1月7日生于巴黎,5岁便和母亲学习钢琴,后来从师于西班牙钢琴家比涅斯。1920年成为法国“六人团”的成员。1924年为佳吉列夫的俄罗斯芭蕾舞团作舞剧《母鹿》,名声大振。
普朗克擅长于创作优美精致、风趣幽默的小型作品,旋律动听,和声明快,织体清晰,追求古典音乐典雅精细的美感。他的室内乐奏鸣曲、为古钢琴与小乐队所写协奏曲以及弥撒曲、经文歌等作品都具有新古典主义的风格特征。
1947年创作了第一部荒诞喜歌剧《提瑞西阿斯的乳房》这是一部超现实主义作品。通过一个妇女不堪生儿育女之苦,由丈夫变成女性,生下四万个孩子,最后不得不再将性别调换过来的故事,辛辣嘲讽当时政府当局的人口政策。泰勒西阿斯的名字源出自希腊神话的盲人预言家,曾变为女性,后又恢复男性。
1953-1956年作第二部歌剧《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对话》,这是根据法国大革命时期迫害十六名宣誓殉教的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史实为依据所写小说改编的台本创作的严肃歌剧,该剧描写一位贵族姑娘的精神成长历程,她为追求心灵的平静而隐居女修道院并与另一位修女成为知己,她恐惧死亡,热爱生活,而命运却把她和女友推上了断头台,在祈祷圣母的赞美诗歌声中,奔向天堂。音乐的新古典风格区别于荒诞幽默的《提瑞西阿斯的乳房》,注重歌剧的形式美感,带有宗教音乐的深沉严肃的气氛,同时在和声处理上运用平行和弦、四度叠置等手法,最后女主人公面对死亡所唱的颂歌在乐队烘托下,显得优美、壮烈。评论家认为是现代优秀歌剧之一。
另外还有1958年创作的独幕歌剧《人声》,全剧长40分钟,只有一个女主角在台上与她的情人通电话,但通过她的独唱及聆听对方谈话的沉默,反映出一个社会性悲剧。
普朗克的创作领域宽广,包括各种体裁。他的作品从轻松活泼,富于娱乐性逐渐转变为寓有一定政治和社会背景的严肃题材。他依据法国民歌传统,发展了德彪西的音乐韵律原则与穆索尔斯基的声乐朗诵方法。他的曲调富于歌唱性,有“法国的舒伯特”之称。
3、奥涅格
奥涅格(1892-1955),法国“六人团”的另一位成员。奥涅格的名字是以交响诗《太平洋231号》和清唱剧《大卫王》的成功而享誉世界乐坛的。他的创作有明显的新古典主义倾向,结构、和声、旋法等手法比较接近一般听众的审美口味,《大卫王》(1921)即是为一座民众剧院所写的。这部作品原先是为戏剧演出而作,具有清唱剧与歌剧的二重特征,音乐带有18世纪古典风格。
1927午首演于布鲁塞尔的三幕歌剧《安提戈涅》取材于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叙述俄狄浦斯之女安提戈涅在新王克瑞翁执政时期遭受迫害,幽禁墓穴,深爱着她的海蒙前往营救,见安提戈涅已自缢身亡,遂亦自刎的悲剧故事。人物唱段优美朴实,音乐仿古,也具18世纪巴洛克风格,但有时却加入十二音音乐密集和声和动力性的节奏因素,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刻画。
1935年8月30日,传奇清唱剧《火刑堆上的圣女贞德》完成了,此剧据克罗德尔的脚本创作的。这是20世纪的一部杰作,于1938年5月10日在巴塞尔以演奏会方式首演,1950年在巴黎歌剧院以歌剧形式首演。这部作品叙述了15世纪一位法国农村少女受圣灵感召,率军民英勇抗击英军入侵,最后为奸细所陷害,在火刑堆上壮烈而死的故事。这部带宗教剧形式的清唱剧,并非按故事顺序推进,而只是选取一些场面,似音画般展开,以火刑台上的贞德的回忆方式进行,时间变化自由而无规则,之间由贞德与修士多米尼克的朗诵连缀。还加入了假面表演,合唱占据重要地位。作品规模宏大,用了五个朗诵声部,五个独唱,大型合唱队、童声合唱和大型乐队,交织起多种音响织体。音乐中运用了中世纪民间旋律和格里高利圣咏以及风俗性舞曲等材料,与奥涅格个性化的节奏、力度处理相混合,造成浓郁的历史氛围和强烈的戏剧动力。
4、迪雷
法国作曲家。1888年5月27日生于巴黎,1979年7月3日卒于圣特罗佩。1907年他观看了C.德彪西的歌剧《普莱雅斯和梅丽桑德》后,决心献身于音乐事业,入巴黎圣歌学院学习,直到1914年。1917年起,迪雷曾一度是法国“六人团”的成员,1921年脱离这个小组而走自己的道路。
E.萨蒂的纯朴和I.F.斯特拉文斯基的多调性构成他创作的基础。其作品始终保持一种肃穆的情调。他较有成就的创作领域是室内乐和声乐。他根据诗人J.科克托的诗谱写的歌曲《海底之春》出色地表现了他的气质。他是法国共产党员。1937年任人民音乐联盟书记,1951年任主席。1933~1945年积极参加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他的《自由战士之歌》、《鸽之翼》等在游击队中流传。1950年任法国《人道报》音乐评论员。他曾根据毛泽东的诗谱写了1首音乐作品《长征》(1949)。他到晚年还在创作,十分勤奋。
5、奥里克
G.Georges Auric(1899~1983),法国作曲家。1899年2月15日生于洛代沃,1983年7月23日卒于巴黎。早年在蒙彼利埃音乐学院学习,1913年到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对位法和赋格。1914~1916年进圣歌学院从V.丹第学作曲。在此期间接触了E.萨蒂、D.米约、A.奥涅格等人,成为法国“六人团”中最年轻的成员。他们的共同原则是:既反对表现主义,又反对印象主义,要求恢复旋律、织体、曲式的清晰性。
奥里克在20年代曾与佳吉列夫的俄罗斯芭蕾舞团合作。后来以专业作曲家身份活动,并撰写音乐评论,主持过巴黎歌剧院和喜歌剧院的工作。他的创作可分3个时期。第1时期以芭蕾《苦难》(1923)、《水手们》(1924)、《田园曲》(1925)和一些歌曲为代表,充分表现了“六人团”追求纯朴的创作原则。由于他在青年时期对爵士音乐感兴趣,也写有狐步舞曲《再见吧,纽约!》等作品。第2时期从《F大调钢琴奏鸣曲》(1931)开始,追求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和声风格受晚期的斯克里亚宾和早期的A.贝格影响。他在30年代成为法国人民阵线的成员,参加了反法西斯运动,并成为人民音乐联盟的领导成员这期间他创作了音乐语言比较通俗的《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1936),还写了许多群众歌曲,其中《唱吧!少女们》曾在法国广泛流传。这一时期他还写了话剧以及电影配乐,对法国和欧洲的电影音乐有一定影响。第3时期以芭蕾《光明之路》(1951)为起点,把调性和无调性结合在一起,有些片断还表现了序列音乐的写法。这种新的创作方法在他为两架钢琴写的《帕蒂塔》(1953~1955)中确定下来,但仍带有自己的特色。
6、泰费尔
六人团中唯一的女性作曲家,婚后很少再有重要作品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