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美食>饮食健康>

皇帝6大养生法

来源:金玉米 编辑:雪茄 时间:2014-02-14

 
 
 
◎[顺时摄养]
 
顺时摄养就是顺应四时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诸方面综合调养的养生方法。一年有四季,四季法不同,这一点尤为重要。皇帝都这么较真儿,何况我辈?

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阳气升发,利于人全化生精气血津液,养生活动应注意养阳,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夏季是万物繁茂的季节,阳旺之时,人体的阳气最易发泄,因而养生活动要注意养阳。
秋季是万物成熟的季节,阳气始敛,阴气渐长。养生活动应注意收敛精气,保津养阴。 
冬季是万物收藏的季节,阴寒盛极,阳气闭藏。养生活动应注意敛阳护阴,以养藏为本。
 
◎[调神养生]
养静  《素问·痹论篇》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老子恒言》直接指出“养静为摄生首务”。这里的“静”,系指要求人们保持心境的安宁、愉快和达到虚怀若谷、无私寡欲的精神境界。在养静以藏神的同时,不排斥顺情从欲以养神。
动形动形,顾名思义就是活动、锻炼,以此促进气血流畅,舒筋活络和协调脏腑功能活动,此外,动形还有助于安眠,起到静神的作用。
移情移情,指排遣情思,改易心志。人生遭逢违乐之事在所难免,但需自我解脱,可以起到抗衰防老的作用。
 
◎[惜精节欲]
古称男女交媾为“房事”,这是养生中最为重要、最博大精深的部分。
房事活动是人体一个阴阳整体的观念。正常的房事生活是人类天性和生理之需,也是生活情趣上不可缺少的。禁欲既是违反自然规律,也是违背人类天性和生理规律的。因此,如果不适当地抑制性功能,会引起一定的病理变化,带来许多疾病。《素女经》说:“天地有开合,阴阳有施化,人法阴阳,随四时。今欲不交接,神气不宣布,阴阳闭膈,何以自补?”又指出“阴阳不交,则生痛瘀之疾,故幽、闭、怨、旷,多病而不寿”。
“欲不可纵,不可禁”,是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要点之一。养生提倡的“节欲”则是提出性生活的适度、节制,于人体有着重要的养生意义。乾隆皇帝活了89岁,与他“远房闱,习武备”的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这也反映一个现象,凡注意清心寡欲、修身养性的皇帝,都能健康长寿。
 
◎[食养]
中国文化的精深,饮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食养中主张对饮食之物要有节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倡定时定量,防止饥饱失常。认为“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吕氏春秋·尽数》)
 食量要因人而异。暴饮暴食,则易食滞,损伤胃肠功能,或继而生疾;长期过饥则脏腑身形失养,正气日弱,亦易招致外邪之侵袭而发病。
五味养脏,各有其亲和性。长期偏嗜某种饮食,易致脏气偏胜而功能失调,或形成“膏粱”之变;同时,也导致其他营养物质的匮乏而使机体失养,继而产生种种疾患。
 
◎[药膳保健]
药膳,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将食物与药物(以及食物的辅料、调料等)相配合,通过药物的炮制加工与食品的烹调加工而制作的具有防治疾病的保健强身作用的美味食品。主要特点及运用包括:药食结合,因时制宜,辩证施膳等。
 
◎[传统健身术]
我国的传统健身术,内容十分丰富。如:五禽戏、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各种气功以及武术运动等,种类不同,套路或功法各别,各具特色,目的只有一个:使人体各部位的关节筋骨得到充分的锻炼,使百脉通畅,气血调和,各系统的机能活跃,从而使机体健壮结实,臻于长寿。
 
养生高手
 
当养生这一古老方法再次散发无穷的魅力,并日渐成为时尚的时候,习以为常的健康又一次成了不容忽视的“头条”。《孝经》 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从孝的角度来爱护身体,抗拒扑面而来的压力,尤其是蓬勃的精英男人们,更需要在面对纷繁竞争、压力的同时,去强大自己可控的实力,这也让男人们,不得不去审视养生带来的意义。

古来皇帝皆养生。愈是身份显赫,愈懂得身体之必需。回头看看,对养生提倡并推崇之至的,皆为声名显赫之士。
 
老子
 
老子特别讲究养气。他认为,口吐浊气,鼻引清气,四肢脏腑皆受其润。如山之纳云,地之受泽。若练得气之十通,则百病不生。他说: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神行则气行,神住则气住。若欲长生,神气相注。
滑稽的是,这个著名的炼丹家却认为最好的灵丹妙药,是自己的津液(唾液)。他主张咽津以养生。后世道教徒把“叩齿鼓漱”的咽津法列为每日必做之功。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把咽津总结为“服玉泉法”,认为叩齿服玉泉的作用在于坚齿发,除百病。

孔子
 
孔子活到73岁,当然与他的养生之道有关。他最著名的养生观念就是“君子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思是说:年轻时,血气尚未稳定,要警觉贪恋女色;壮年时,血气旺盛,要警觉争强好斗;老年时,血气渐衰,应警觉贪得无厌。
 
曹操
 
都说曹操心胸狭窄、猜忌心强。其实,曹操是个胸有大志、开阔之人。从他的那些诗歌中可以窥见一斑。这个旷世枭雄,其实对养生也颇有研究。曹操身处的汉代,那是个停留在“寿命无穷,与天地终”的阶段,但他却能看清生命的本质,积极、乐观,不颓废消沉,懂得怡神养性、调节自己。颇如现在的心理疗法。这也是养生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萧衍
 
活到85岁的南朝梁武帝萧衍,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寿命仅次于乾隆皇帝的另一个长寿君王。
身为帝王的他,从不享受豪华生活,衣食住行简朴。他不喜美味甘浓,喜食粗茶淡饭。一过50岁,就断绝了房事。从秦至清末,我国历代帝王,活到80岁以上只有5位。大多数帝王未到“而立”之年就驾崩了,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淫逸无度,房劳太过。
萧衍所以能长寿,有人为他总结了四条:“好读书,喜六艺,爱简朴,远酒色”。还有一点,萧衍笃信佛教,偏佛家又主张素食、戒酒、禁欲的。
看来,养生不单单是说说而已,说了就要做,否则,空头支票一张,毫无意义。
 
康熙
 
康熙8岁登基,在位61年,享年69岁,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康熙主张“节饮食,慎起居”。他认为人的延年益寿主要不是靠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而是靠饮食起居有序、有节、有度,来保持身心健康。
这个老皇帝一辈子比较讲究吃。看来,人的健康是吃出来的无不道理。他认为:“凡人饮食之类,当各择其宜于身者,所好之物不可多食。” 他还指出:“各人所不宜之物知之即当永戒。”因为“人自有生以来,肠胃自各有分别处也”。康熙还很注重饮食的环境、瓜果的进食以及饮水的重要,最主要的是他不但生活规律、不糜烂,善于调节心智也有很大关系。
 
乾隆
 
这个老皇帝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总结出了养生四诀:“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十常”指: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转,面常搓,足常摩,腹常运,肢常伸,肛常提。“四勿”则为: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
乾隆爱好广泛尽人皆知,那些爱好为他健脑、强身、养性助了一臂之力。乾隆很讲究进补,但不乱补。他常饮的松龄酒、龟龄集,补脾肾、益气血。补肾可以滋先天,补脾可以壮后天,肾气强盛,脾胃健运,气血充盈,身体自然强壮。
自古男人爱美人,乾隆也不例外,他喜色爱色,却不贪不迷。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如果不节制,倒真够乾隆受的。

养生其实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在你前行的脚步不再凌乱、思绪早已穿越纷杂、眼神从清澈变得睿智,开始摆脱喧嚣抛开繁复,独自承担所有,卸去疲惫,而又渴望回归到一个干净、通透的忘我世界里的时候,此时,你或许有片刻的茫然,那份茫然会让你暂时迷失。这时候,你需要一种身心兼备的荡涤。养生之于你,也许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办法。这个经历代帝王验证的方法,也期待着你一如帝王般,为它丰富一笔。
 
下一篇:各种辣食的营养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