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美食>饮食健康>

古代美人是这样炼成的

来源:金玉米 编辑:小河流水 时间:2017-04-10

 

      中医美容,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传说早在遥远的原始部落时期,黄帝的爱妃就曾用白芷来润泽肌肤、美容养颜。不过,要追溯汉方美容的源头,还得从中国的酒文化说起。酒在当今是一种常见饮品,但在遥远的古代,那可是上好的美容原材料呢。据史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有了造酒业,酒除了有防病、治病的用处,人们还发现,人在饮酒后通常红光满面、脸若云霞,于是,酒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使人变美的媚药。除了酒,还有许多被人们用来做为美容原料的物品,如蟾酥、珍珠粉、羊胎、麝香等等,千奇百怪。现在的人们对其中大部分可能并不熟知,但它们却是远古女子“改头换面”的宝贝。


殷商时期:古人在生活实践中领悟到,自然界中神奇的花花草草不仅能治病,还和美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时的女子已经开始用燕地红蓝花捣汁凝成胭脂来让嘴唇鲜艳欲滴。周文王时期,女人已经广泛使用锌粉擦脸。在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共列出药物365种,其中记载有美容作用的药物就有几十种,如“冬瓜子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白僵蚕能灭黑斑,令人面色好”等。此外,书里还记述了生姜、葱白、大枣、芝麻等20多种食物的美容作用。

唐朝:涌现出不少对美容兴趣浓厚的医学家,如孙思邈、王焘等,在前者的《千金方》和后者的《外台秘要》中记录了大量的美容药方。随着中医学的发展,美容药方的组成和配合,已从秦汉时期的单味药运用或简单的配伍,向多味药组合、复杂的配伍过渡,美容用品也不断改进、创新。当时常用的美容剂型就有面膏、面脂、面膜及薰衣香等。

宋代,中医美疗步入了中国美容史的巅峰状态,从宋代流传下来的一些画卷上可以看出,人们对美的追求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记载了许多药膳美容方,如明目的莲子粥、悦色丰肌的大枣粥等等,该书还非常强调“驻颜美容,当以益血气为先,倘不如此,徒区区乎膏面染髭之术”。这里清楚地说明了面部的美化、荣润应以气血为根本,明确反对只注重涂脂抹粉的舍本逐末的做法。在《太平圣惠方》中,载有许多美容方剂,如“七白挺子膏”、“零陵香油”等,此外还收录了一些治疗白发、脱发、黄赤发、秃发和眉毛脱落的方剂。

到了明朝,汉方美容进入又一个鼎盛时期。用珍珠美容在明代非常流行,明朝人制作了几十种珍珠美白方剂。朱元璋的儿子周定王主编的《普济方》,是中国美容方的大汇总。方剂中的药,有的可以抗菌、抑菌,如白芷、川芎;有的则是芳香药及甘润之品,如丁香、檀香、甘松香、零陵香等,不仅香气袭人,而且穿透力强,既能开毛窍、走肌肉、通经络,又能行药入里、通行气血;有的药则含有大量维生素,能抗皱和防止皮肤老化,如莲子、菊花等。

此外,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对中医美容有巨大贡献,它集前贤之大成,其中记载了165味中药的美容护肤作用。李时珍的美容理论有五个特点:一是从整体出发,内外合治,除药物内治外,还采用了敷、熨、浴、贴、扑粉、漱涤等外治手段;二是大力提倡容颜的根本在脏腑?要调和阴阳,务求气血平衡;三是提出理气活血的药物也能美容益寿;四是重视怡情、怡志和起居;五是主张用廉价、常见的食物,来纠正脏腑的不平衡以达到美容目的。由此可知,李时珍的美容思想是相当科学的,它最大的特点是注重整个机体的调治。

到了清朝,上至皇帝、皇后,下至平民女子,对美容养生都相当重视。太医院曾为乾隆特制了“桃花玉肌肥皂”。慈禧对美容的追求可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她用的胭脂,是纯粹的玫瑰花原汁,而且所有的花瓣都必须经过精心挑选,要求颜色完全一致。御医为她精心研制的“玉容散”,更是她养颜的重头戏。

几千年来,古代人就这样靠大自然赋予的精华,和中国传统医学巧妙结合,制作出了纯天然的化妆品,以及经过无数代实践的美容药方。它们滋养古人的面容,丰润古人的灵魂,美化古人的生活,也为我们积累了如此丰富而珍贵的美容经验与方法!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