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城市导航>上海>旅游景点>

上海的俄罗斯地图

来源:金玉米 编辑:星星 时间:2012-09-22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约有数万名俄侨生活在上海。其中不少俄国家庭虽然经济上很窘迫,但仍旧保留着贵族式的生活方式,而这种俄式奢华就是在这个时候渗透到进上海的。那时,自称俄国公主的女子在舞厅伴舞,俄国音乐家在酒吧里弹琴,还有一些俄国女人开了私人裁缝店。去红房子喝罗宋汤,然后到“罗宋大马路”(如今的淮海路)上俄国人开的皮草行领行情,这些便是那个年代上海名媛贵妇们的时髦休闲活动。
入秋后的上海,女人们等待着冷空气的驾临,可以用俄罗斯圆帽和长靴武装她们单簿的身体,像伯爵夫人一样活着,奢华又空灵。

联艺凯文:俄国公主 OLGA的避难府邸

位于衡山路525号的凯文公寓和不远处的凯文咖啡餐厅是有渊源的,据说老板是一位体育界名人。早些时候,大美人秦怡的姐姐就住在公寓里,每当秦怡来看望她的时候,对面富豪东亚的运动员们就会爬上11楼的平台,一睹芳容。

事实上,凯文公寓更早的时候曾经是一位外籍贵妇的府邸,当时每层只有两套公寓,顶层带有宽大的露台。这位外籍贵妇名叫OLGA GREGORIVENA OGNEFF。和在跳舞厅里讨生活的冒牌贵族不同,OLGA是真正的俄国公主。十月革命后,她逃亡到上海寓居衡山路,并于1945年和一名美国战地记者结婚。从照片上看,这位公主体态丰满圆润,眉毛有些下垂,带点蹙眉的伤感。一只大狼狗乖巧地伏在她的身边,公主的手轻柔地按在狼狗的颈项下,显出不一般的威仪来。

寻踪提示:

今年国庆前夕,凯文公寓变身为艺术精品酒店公寓——联艺凯文。开幕当晚,酒店举办了一场“上海之夜”。穿着旗袍的女招待撑着伞,在弄口将客人引入酒店。在来宾的觥筹交错中,伴随优雅古筝琴声的是茶道献艺。

这家酒店保留了凯文公寓的低调奢华,充满传奇色彩。浓厚的老上海风情加入了高科技与艺术的元素。客房里可以看到怀旧的monogram壁纹、丝绒孔雀蓝墙纸、红木家具、云石小台灯,西洋古董电话、已有50年历史的沙发椅等等,加上老上海街景作品装饰,复古之美触手可及。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位于酒店附楼的T-gallery。这是一个现代艺术及茶文化多媒体展馆。T-Gallery的概念来自于三个T——Tea(品茗艺术)、Travel(人文旅行文化)、Trendy(品艺术)。

东正教堂:史上最美的“洋葱头”

新乐路55号以前是东正教堂,又称圣母大堂,是1932年由东正教上海教区主教维克托尔(白俄)向东正教徒和白俄侨民集资建造的,当初新乐路叫亨利路,与其交界的襄阳北路则叫劳而东路。

这是上海最大的东正教堂,教堂的顶部为半圆穹顶,中间是大穹顶,四角是四个小穹顶,半圆面的水泥黄沙粉刷墙体如多面体交错重叠在一起。该建筑由俄国著名建筑师、画家利霍诺斯设计,具有典型的俄罗斯风格,造型古朴圆浑。上海人习惯把穹顶形象地称为“洋葱头”。这五个“洋葱头”均涂上孔雀蓝的铜皮,窗是蓝绿玻璃镶拼的,与奶白色的组合清爽唯美,曾吸引不少美术学校的学生和绘画爱好者来此写生。

寻踪提示:

据说1948年时,上海的东正教堂和传道所共有四处,除了新乐路圣母大堂外,还有常熟路113弄6号的俄国餐厅传道所、衡山路宛平路的俄国学校传道所以及复兴中路1233号东正教传道所。如今已经改为证券公司和高级私人会所了。

上海展览中心:见证中苏友好

老上海都喜欢把上海展览中心叫做“中苏友好大厦”。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为了学习(前)苏联的经验,中共中央决定于在上海举办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大型展览会,因此必须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展览馆。当时的副市长潘汉年致函周恩来总理,请示有关展览馆的选址问题。苏联方面也特派展览会负责人鲍利辛柯、工程师郭赫曼等来沪勘察。当时拟选了三个地方:一是文化广场,即昔日的跑狗场旧址;二是哈同花园旧址;三是大华农场。因为文化广场展览面积仅一千五六百平方米,展览馆如建于此,须占用原供集会与演出的大会场及四周空地并征地新建6500平方米建筑才够用。大华农场呢,各方条件方面都是最推板的。而哈同花园旧址,无论占地面积,还是所处地理位置,均符合建设一座永久性展览场馆的要求。

1954年5月4日,中苏友好大厦在哈同花园旧址动工兴建,至1955年3月建成,费时十个月,整个大厦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计54108平方米,展出面积达2万平方米以上。从此,一座具有俄罗斯古典建筑风格的大厦就成为了上海标志性景观。1984年,中苏友好大厦改名为上海展览中心。

寻踪提示:

现在的哈同花园旧址属于繁华的南西金三角地段,展览中心对面是波特曼大酒店,毗邻的是恒隆、中信泰富等顶级商场。展厅保留了富丽堂皇的风格,配备数十间办公会议及技术交流用房,组织承办了各类国际和国内的展览展销会。

普希金铜像:两次毁坏,两次重建

在岳阳路、汾阳路的街心花园里有一尊普希金铜像。该铜像建于1937年2月10日,是旅居上海的俄国侨民为纪念普希金逝世100周年而集资建造的,由一尊普希金胸像置于竖条形的花岗石碑座顶端。之后,这个铜像两次毁坏又两次重建。

日军占领上海后,普希金铜像于1944年11月被拆除。

抗战胜利后,俄国侨民和上海文化界进步人士于1947年2月28日在原址重建了普希金铜像,该像由前苏联雕塑家马尼泽尔创作。

可惜的是,1966年,普希金铜像在“文革”肆虐中再一次被毁。据说“普希金”当时被一批人用绳子拖着沿着汾阳路往东北走去。这一次甚至连碑体也未能幸免。

1987年8月,在普希金逝世150周年的时候,普希金铜像第三次在原址落成。由于当时中苏关系尚未完全解冻,故落成时未举行任何仪式。但是附近的居民和过往的行人已经在瞻仰新落成的普希金纪念碑了。新建的普希金纪念碑要比原来的高出60厘米左右。
寻踪提示:

如今的普希金铜像被黑色铸铁栅栏围着,诗人的脸上写着俄式的温柔、深情以及忧郁。1999年,在这双眼睛的注视下,岳阳路1号诞生了上海首家俄罗斯餐厅酒吧——奥涅金。

当时老板从上海社科院请来俄罗斯问题专家汪之成当顾问,想营造出俄罗斯文化氛围,窗外可见普希金半身铜像,墙上挂着普希金肖像以及一幅19世纪俄罗斯人悠游酌饮的壁画,蓝色的天花板,黑色的地板,黄色的桌椅、五颜六色的立柱,加上俄罗斯服务小姐,很缤纷的作派。一度使得旅居沪上的俄罗斯商会、造访申城的俄罗斯文艺团体光临聚会,尝俄国菜,品伏特加,听俄罗斯音乐,看俄罗斯电影,读俄国小说……但好景不长,酒吧最终还是变成了斗牛士的岳阳路分店,文艺向市场低了头。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