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郊旅游攻略
沪郊
佘山:钟秀九峰人文高地
佘山,华亭之心,上海之根,是上海唯一的灵秀之山。松江佘山历来不乏自然美景,而且历史上,这里又不时有名人留踪,逸闻四播。西晋二陆耕读于昆冈,宋苏轼留下“夕阳在山”的摩崖石刻,元黄公望画下《九峰雪霁图》,明陈继儒以“山中宰相”隐于水边林下。徜徉九峰山水间,享有古塔佛光盛誉的天马山护珠塔不能不看,有关该塔传闻的“二绝”则更不能不知。……凡此种种,使这片山林平添丰赡的人文内涵。
崇明岛前卫生态村:享一回有趣的“农家乐”
在上海人眼中,崇明始终是个奇特的存在。这个中国的第三大岛,远远望去,它就倚在上海的怀抱中。而地图上的距离,它与市中心咫尺之遥,似乎可以尽享种种繁华与便利,没有任何平庸的理由。但现实却是,崇明一直无奈而执拗地保持着自己的农耕文化。走进崇明岛的前卫村,你还能看到操纵古老织布机的白发老人,以及居于一堆藤条中编制藤活的妇女,日暮黄昏,村里炊烟袅袅……你可以选择住在农家里,和农民们同吃住,选择在一些指定的农民家里吃顿农家饭,那里的鸡鸭鱼肉可是和都市里的口感有很大的差异,因为这都是当地农民自己饲养的。还有那可口的蔬菜,都是刚刚从田里采摘上来的,看一片片菜叶上还沾着露水。
川沙新镇:悠悠文脉入画来
川沙有455年的筑城史,一段60米长的明代老城墙至今仍保存完好;有200年的建县史,几条商铺林立的老街至今格局依旧;有100年的革命史,小镇上出过张闻天、宋庆龄、黄炎培三位红色名人;有60年的辉煌史,是中国毛巾工业的发源地、营造业之乡。
高桥古镇:寻觅老上海味道
高桥有上海开埠最早的城市足迹,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旧宅,如钟氏民宅、杜月笙家祠、黄氏民宅、敬业堂、仰贤堂、印家花园。明永乐帝御碑,现存高桥中学校园内,并建亭为护;双井,古高桥拆除后,旧址北堍建双口井得名。高桥绒绣将作为国宝陈列在世博会联合国馆的贵宾厅里。还有荷兰新镇风光也诱人前往。
横沙岛:都市人久违但又为之心恋的田园
横沙岛,是一座都市人久违但又为之心恋的田园。碧绿的农田、果园、翠竹环绕着红瓦白墙的村舍,成群的鸭子在池塘里幽闲地浮游嬉戏,水牛拉着大车“轱辘轱辘”在路边漫步,远处的水村鱼市飘出一娄娄炊烟。当你来到横沙岛,犹如走进一幅笔墨秀润、清淡雅致的中国画之中。春天,横沙岛上杨柳摇动长发,桃花争艳绽放;燕子低飞穿梭,水牛挥汗耕耘;母鸡率子觅食,羔羊鸣鸣呼娘。秋天,横沙岛上偏地鹭鸟低旋啼鸣,螃蟹膏肥螯满,柑桔丰实香甜,稻穗随风浪舞。冬天,蓝天下的横沙岛上成片的芦苇披着金色的长发,随风翩翩起舞;南巡的大雁携带着成群的儿女,翱翔在天水之间。
金泽镇:古意透新韵
被誉为桥乡的金泽,是上海天然湖泊的“大户”。除淀山湖外,上海有21个天然湖泊,4个在朱家角,17个在金泽。金泽镇的桥大多是历史名桥,如今上海地区仅存的宋代石桥,不过三四座,金泽镇就有两座,还有元明清不同时期所建的桥梁,造型各异,精彩纷呈。金泽河,只觉得她优雅、娴静,没想到,她的流经处还滋润着远方的村庄——岑卜村。此村也是桥多,四面环水,2007年前主要靠水运。为行船计,形成了村内许多“踏步桥”。社会发展了,村里人买车了却开不回来。后来,村里就把坡桥改建为平桥,好在旧桥依然保存至今。
宝山江边码头:在那长江入海的地方
宝山看长江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江边码头,位于宝杨路码头旁,一个是临江公园,位于吴淞镇。江边码头上几乎可以看到崇明岛,长江口的船只来来往往也很好看,边上有凉亭和塔楼可供休息。临江公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黄浦江流入长江,晚上来这里休闲一下很不错,这里人气非常旺。附近的大胡子龙虾更是值得一试。
南翔:静默在江南古镇深处
游人来往应会见,白鹤彩云正南翔。吃小笼,游汇龙潭,法华塔、南翔寺砖塔、孔庙、古猗园、秋霞圃、吴兴寺,唐经幢、
天恩桥、状元楼等,无不透射出嘉定深厚的人文气息。南翔无著名饭店,想必“南翔小笼”盛名之下所致,其味美汤鲜已不复多言,又新添“竹茶”一道,乃是新竹嫩芽采制,深得清冽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