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城市导航>上海>旅游景点>

上海10条老弄堂

来源:金玉米 编辑:迪拜 时间:2016-05-19

 

蓝妮弄堂

蓝妮弄堂在复兴西路44号,欧式花园别墅,老上人都亲切的称它为“玫瑰别墅”,据说是因为当初在建造这条弄堂时,弄堂口的地面上砌有“玫瑰”两字。蓝妮的一生非常传奇,苗族人,最先在上海滩以苗王公主出名,是孙中山的儿媳妇。蓝妮弄堂堪称上海最寂静的弄堂了,当初那么风起云涌的历史也都归为尘土,消散在弄堂午后的阳光里了。蓝妮居住的2号楼外墙上终年披挂着翠绿的常青藤,生机盎然,微风吹过,沙沙作响,仿佛一管历史的长箫,在吹奏主人的沧桑经历。

【地址】徐汇区复兴西路44

【交通】地铁10号线上海图书馆站附近

尚贤坊

弄堂是上海最有特色的居住单位,但极具上海风情的弄堂里其实还隐藏着胡同,这样的混搭风在上海不可谓不新奇,尚贤坊里面就隐藏着极具北方特色的胡同。尚贤坊是淮海路上少数保留下来的老式里弄,气派很大,以前住在这里的也都是中产阶级。另外,杭州路、隆昌路、小南门里也都隐藏着胡同。

【地址】黄浦区淮海中路358

【交通】轨道交通1号线黄陂南路站下;公交4292624126320911路等都可以到

孔家弄

虽然孔家弄处在繁华的黄浦区,但是它保留着原始的弄堂风情,木窗、石库门,排屋而成的街道,上海开阜前,她可是文人雅士们争先恐后花巨资梦寐以求想获得的丰水宝地。这条弄堂就像有关上海的影视里面的画面一样,充满着老年代里的风情。偶尔从里面穿过的时候,能体会到满满的上个世纪初的人文情怀。

【地址】黄浦区孔家弄

【交通】地铁10号线、8号线老西门站

多伦路弄堂

“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多伦路以旧容新貌贯串着上海的过去与未来,诉说着上海滩种种动人的传说。多伦路上发生了许多的历史事迹,也留下了许多名人的足迹,鲁迅、茅盾、瞿秋白、丁玲……都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过。

【地址】虹口区多伦路

【交通】地铁三号线虹口足球场站

万宜坊

小巷子里的裁缝师傅、卖杂食的点心小作坊,门口精心打理的花圃,奔跑的小孩,在万宜坊里,完完全全是一派细致生活的味道。万宜坊最知名的是邹韬奋故居,另外,李安电影《色戒》中的原型人物郑苹如也居住在万宜坊。

【地址】黄浦区重庆南路2051-116

【交通】10号线新天地站附近

愚园路弄堂

愚园路,上海西区一条著名马路。这条马路并不宽阔,但却也不短,从最东端的静安寺一直延伸到最西端的中山公园附近。这条兴起于上个世纪20年代上海的私家洋房汇集的老街,走在其中,有一种捉迷藏的感觉。门口是上海最平常的市井图景,摆放着一些卖杂货的小摊,住在里面的居民推着自行车进进出出,非常普通,走进一看,里面就像是迷宫一样。

【地址】东起静安寺,西至中山公园

【交通】地铁2号线中山公园站附近

梅泉别墅弄堂

梅泉别墅弄堂离同在新华路上外国弄堂咫尺之遥,始建于1933年,因以前弄堂口有小水池,池旁栽有梅花,故得“梅泉”两字。这条梅泉弄堂,是条死弄堂。它的终结点,在一幢房子院子里。弄堂里宁静、祥和,都说梅泉弄堂里的房子有种特别的魅力,能让人抬头仰望很久。它给人的感觉,最适宜在已有些凉意的晴朗秋天慢慢的游走,可以看到西射太阳照在弄堂里有拉毛的房屋外墙上,柔柔的,像是被做旧的时光。

【地址】长宁区新华路593

【交通】地铁4号线延安西路站

甜爱路弄堂

这是全上海最浪漫的弄堂了,连名字里都带着甜甜的味道,这边的弄堂自然也是洋溢着甜蜜的气息。和其他路上连天蔽日的梧桐树不同,这条路上种满了云杉,独有的寂静和舒缓的情调浸透期间,这种独特的气质吸引着你,让你不想离开。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甜爱路

【交通】乘坐47848962路等公交车山阴路下;或地铁38号线到虹口足球场站步行前往

山阴路

如今的山阴路依旧窄窄的,不通公交,很有些年头的梧桐斜斜地撑着天空,枝叶也没怎么修理,恣意地纠葛在一起,弥漫着一片浓绿。长度仅500米左右的山阴路如同一棵树的主干,它的“枝枝桠桠”里藏着许多独特的风景。到山阴路上走一走,正应了那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马路两旁也不见有什么气势逼人的大商厦,只零星散落些小铺子,售些烟酒杂货。路边,有老人闲闲地坐着,抽烟,品茶,聊天。马路两旁那些老旧而形态各异的洋楼,散发着一种富而不骄的绅士气。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靠近甜爱路

【交通】乘坐47848962路等公交车山阴路下

淮海中路弄堂

这里被称为上海最经典的弄堂,是上海过去百年的见证,更有人称它为上海的灵魂所在.宋庆龄故居就在淮海中路上,武康大楼也在附近,弄堂里更迭着不同的故事,在夕阳的映照下,充满了历史感和沧桑感。

【地址】徐汇区淮海中路

【交通】地铁11号线交通大学站附近

 

乌鲁木齐里(Wulumupili)即乌鲁木齐中路179弄。在区境东北部,安福路、五原路之间。初名麦琪路,以麦琪路得名,民国32(1943)麦琪路改名迪化路后,曾名迪化里。1954年随迪化路改名乌鲁木齐,改今名。民国26(1937)建。占地1.3公顷。有楼房178幢。

  人安里(Renanli)即牯岭路145弄。在区境西北部,黄河路、白河路之间。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建。为金融业陈姓房产,其房产均以人字命名,故取名人安里。有石库门房屋51幢。居民1000人。
恒茂里(Hengmaoli)即西藏南路68弄。在区境西南部,金陵中路、宁海西路之间。约建于19世纪末。初名首安里,一说厍安里,民国21(1932)取业主名字中”恒”、”茂”二字改今名。占地1.2公顷,有楼房94幢。居民3300人。有皮鞋四厂一个车间和建信中学分部。

    酱园弄(Jiangyuanlong)即新昌路432弄。在区境西北部,新闸路、青岛路之间。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建。因原有著名特色老店张振新酱园,故名。有石库门房屋43幢。居民800余人。

  复兴坊(Fuxingfang)即复兴中路553弄。在区境北部,瑞金二路、思南路之间。民间17(1928)建。初名辣斐坊,1949年后以在复兴中路改今名。占地0.8公顷,有楼房95幢。居民1600人。
梅兰坊(Meilanfang)即黄陂南路596弄。在区境中部,复兴中路、合肥路之间。民国19(1930)建。以业主吴梅溪、吴似兰名字中各一字命名。占地0.5公顷,有楼房70幢。居民1100人。

    淮海坊(Huaihaifang)即淮海中路927弄。在区境西北部,瑞金一路、成都南路之间。民国13(1924)建。初名霞飞坊,1949年以在淮海中路改今名。占地1.7公顷,有楼房199幢。居民2000人。

    渔阳里弄(Yuyangli)即淮海中路567弄。曾名铭德里。在区境北部,雁荡路、思南路之间。民国元年至民国25(1912~1936)建。占地0.3公顷,有楼房33幢。居民400人。渔阳里6号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理址,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楼(Wangjialou) 在区境中部,古北路南段西侧。明末吴、董二姓居此,名吴董二宅。后因张姓迁此,又称张家门。清初,王姓于此置田地,建鼓楼,用作敲钟扯旗,作为雇工耕作、收工信号,人称王家楼,因以为名。有中式二层楼房60多间。居民800人。

    左家宅(Zuojiazhai)即淮海西路442弄。在区境东南部,淮海西路西段北侧,凯旋路、番禺路之间。因明清间左姓居此,故名。宅地有果园,人称”富左家宅”。占地6.7公顷。抗日战争初期,难民纷纷在此搭棚聚居或经营作坊。上海沦陷后,商人相继在此设厂开店。有纸浆、液压泵、蓄电池、橡胶等厂。

    亨昌里(Hengchangli)即愚园路1376弄。在区境东部,定西路、安西路之间。民国14(1925)建。有楼房25幢。居民500人。民国16年,中共中央在上海创办机关刊物《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曾设在弄内48(34)

    范园(Fanyuan)即华山路1220弄。在区境东南部,江苏路、平武路之间。占地5公顷。民国5(1916)建。有英国式、法国式、西班牙式三层花园住宅12幢。业主自诩是当时模范的花园式洋房,故名范园。居民600余人。为区境高级住宅区之一。

    春光坊(Chunguangfang)即华山路1520弄、幸福路22弄、26弄、70弄、80弄、90弄。在区境东南部,法华镇路、平武路之间。原地为郁氏山庄(坟场),民国7(1918)筑有通煤渣路,取春辉堂、光裕堂首字,命名为春光路。占地8公顷。居民1800人。有链条、轴承、特种灯泡等厂10多家。

    姚村(Yaocun)在区境南部,伊犁路东侧(近虹桥路)。明末姚永济在此建宅,初名姚家港20世纪20年代更名”姚更浪”,1949年后称今名。民居多为中式二层楼房,瓦平房。有旗杆白石、大荷花缸等明代遗物。居民500人。

    薛家厍(Xuejiashe)在区境西北部,北新泾镇境,长宁路南侧。相传明弘治年间已成村落薛姓聚居而得名。占地3.2公顷。居民400人。民居多中式二层楼房。村南有蘑菇场、和赌场。

    涌泉坊(Yongquanfang)即愚园路395弄。在区境西部,镇宁路、乌鲁木齐北路之间。民国25(1936)建。因原涌泉浜得名。占地0.5公顷,有楼房16幢。居民350人。1989年列为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之一。

 

上一篇:上海的旋转餐厅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