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希腊风情
一场奥运会曾使全世界的观众对这一遥远国度产生了一定的认知和向往。美丽的爱琴海和神殿等则一贯给予世人美的印象。事实上,在今日上海的街头亦有不一般的希腊风情,也点缀着零星的蓝与白,典雅如云,深邃似海。
古希腊建筑风格特点主要是和谐、单纯、庄重和布局清晰。神庙建筑作为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影响最深远的建筑。帕提农神殿、宙斯祭坛等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它的梁柱结构影响了欧洲建筑达两千年之久。
这一西欧建筑的源头在上海的欧式老建筑中比比皆是。外滩一带的名建筑群中就随处可见希腊元素。亚细亚大楼为仿希腊式建筑,有着“外滩第一楼”的美称。汇丰银行大楼属新希腊建筑,这是近代上海最豪华的建筑之一,集仿希腊式、罗马古典式、文艺复兴式等风格于一体。上海海关大楼作为仿希腊式建筑,同时具备了欧洲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优点。横滨正金银行和怡和洋行都是仿希腊式建筑,后者还被称为巴洛克式的经典之作。

海关大楼
希腊建筑中最突出的建筑语汇可谓四种柱式,相对简洁的陶立克柱式,线条柔美的爱奥尼克柱式、雕纹秀气的科林斯式柱式以及华美绝伦的女郎雕像柱式。上海诸多洋房公馆。比如多伦路上的白公馆、汾阳路上的仙炙轩、涌泉坊里的陈楚湘故居、陕西北路上的荣宗敬故居、南京路步行街上的永安百货大楼、衡山路上的神秘公寓、东平路上的席家花园以及上海音乐厅等等的正门、窗饰上都可以看见这些漂亮的柱子。

荣宗敬故居
此外,除了自身的尺度感、体量感、材料的质感外,建筑的造型色彩以及建筑自身所载的绘画及雕刻艺术也能给人以巨大强烈的视觉震撼,从而产生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并且经久不衰。
巨鹿路675号上海作协这栋希腊式花园洋房最初的主人叫刘吉生,是老上海爱国实业家、人称“煤炭大王”、“火柴大王”、“水泥大王”的刘鸿生的胞弟。1931年,刘吉生请来老友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和国际饭店营造者陶桂林这对黄金搭档,在巨鹿路上建起了希腊式花园豪宅。这宫殿一样的宅子是以希腊神话中的爱神丘比特和普绪赫的故事为蓝本设计的,故又称“爱神花园”。爬满藤蔓的希腊式宫殿为刘家主楼,正对主楼的普绪赫喷泉是整个庭院的灵魂。普绪赫的白色大理石雕像是邬达克出资在意大利制作好送给刘家的,造型取自英国著名学院派画家莱顿的名画《普绪赫洗浴》。这名有着温柔卷发和丰腴身资的女神将薄纱长裙退至头顶,准备入浴。她的脚下是四个抱着鱼儿的小天使,鱼嘴里的水柱喷射到雕像上再回落到水池,池周有四只青蛙守护着。除了喷泉,宅子里的爱奥尼克柱、台阶、金色柱头以及石径都能在画作中找到原型。新世纪到来之时,主楼附近新添了几幢姐妹楼。新造的楼房和上海很多新楼盘一样,穿的也是一件复古的外衣。

作协
可惜的是,不少都毁于战争或其他历史原因。比如位于西江路(今淮海中路)近高恩路(今高安路)的盛宣怀住宅。此楼于1900年由某德籍商人出资建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业主回国,易主盛宣怀。在这座仿德国古典式住宅的楼前有一块1668平方米的大草坪,草坪上植有冬青、雪松、龙柏等树木花卉,花园内砌有大理石喷水池,池中就塑有希腊神像,但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室内的墙饰有姿态各异的古希腊神像,壁面贴花绸和花纸,显得华丽又不失秀雅。上海解放后,该住宅一度作为私房出租,成为办公用房,现为日本国驻沪领事馆。
希腊美食:雅典娜馈赠的健康礼物
有资料称,地中海周遭居民的饮食习惯最为科学健康,作为其中的代表,希腊美食的天然与营养均衡还真是叫人赞叹。
希腊人认为橄榄油是女神雅典娜赠与的珍贵礼物。从日常食用,到清洁、美容等,希腊人的生活充斥着各式橄榄油制品。橄榄树从种植到结果大约需要5至7年的时间,由橄榄压榨而成的橄榄油的等级就决定了烹调方式。初榨的顶级橄榄油色泽碧绿,为突显其原味通常用于生食、凉拌或沙拉,较次级的橄榄油外观呈金黄色,可作为厨房里的常备油,煎、煮,炒、炸皆宜。习惯了浓油赤酱的上海人如今也认可了橄榄油的优越,一些大卖场或专营进口食品的超市里,都能买到上述两种橄榄油。至于用橄榄油烹饪的希腊菜那得在上海的希腊餐厅或者地中海餐厅里去寻觅。

希腊菜
上海其他的希腊餐厅有不少。Mythos希腊餐厅位于老码头休闲创意园,烤鱼、希腊香料牛肉炖小洋葱和奶油蘑菇汤最受欢迎。Greek Taverna希腊餐厅在上海有四家分店,分别位于浦东大拇指广场、虹梅路SOHO3911休闲街、岳阳路1号等。他家最出名的是三明治、肉丸、米饭布丁和希腊色拉。

Mythos希腊餐厅
地中海美食泛指希腊、西班牙、法国南部和意大利等位处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国家美食,以海鲜、橄榄油、蔬果、乳酪、葡萄酒等原料为主。地中海餐厅的话就比较多了,有CASA 13、哈雅地中海餐厅等。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