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玉
孔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
一、温润而泽,仁也。
“泽”意为“濡”,“濡”音为“儒”,即儒家。儒家的标准要求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治”。
二、缜密从栗,知也。
“缜”意为“缜”,“知”音为“智”,意为玉质内紧而外貌明智,即要求人们有外表的明智而又有内在的优秀素质。
三、廉而不刿,义也。
廉洁不贪而不刿,即不伤义,这就是要求人们即要廉洁奉公而对周围的亲朋好友不伤义气。
四、垂之如坠,礼也。
礼仪谦让别人的精神而且要自尊自爱。
五、其终诎然,乐也。
“终”即“终点”,“诎”即“屈”,意为玉器碰撞有声,要求人们不怕困难保持乐观。
六、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
“瑕”是玉中之病,“瑜”是玉中美者,这就是要求人们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敢于改正自己的缺点,做到自知之明,光明正大。
七、孚尹旁达,信也。
“孚”即“浮”,“尹”音略同“筠”,是指竹子的青皮即“玉采”,旁达意为由里及表,这就是要求人们内外一致,由表及里,做到内美和外美相结合。
八、气如白虹,天也。
“气”即“气质”,气质如白虹有通天之灵气,这就是要求人们气质好、风度好。
九、精神贯于山川,地也。
“精神”即“神采”,神采能通地,这就是要求人们精神面貌要充实自信,如山川大地。
十、圭璋特达,德也。
“圭璋”为祀神之器,是祀神六器之首二,圭璋用于堂,即升堂之用,这就是要求人们像圭璋一样有大志、干大事、立大业。
十一、天下莫不贵者,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