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港式餐厅
港式茶餐厅,遍布香港街头每一个角落,菠萝包和丝袜奶茶是最具代表性的。无论是着装新潮的白领丽人,还是便装陈旧的闲散老人,他们都喜欢到茶餐厅,看看报纸,闲谈一下,成为一道香港特有的风景线。我每次到香港,都喜欢到茶餐厅领略一下地地道道的港式文化,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动感之都,真是显得特别珍贵!
这次香港之行,我试了两家出名的茶餐厅,它们在港都有多家连锁店,特别是“翠华餐厅”,是网上评论最值得推荐、最正宗的茶餐厅之一,它的环境和出品都很好。
1.秘制猪软骨米线
猪软骨做得又软又香,非常好味!
2. 咖喱牛腩饭
咖喱味道特别浓,很香,有点微辣,配上柔软的泰国香米,很赞!
3. 自制鱼四宝米线(鱼蛋、墨鱼丸、鱼春卷、鱼腐)
汤底是翅骨鱼汤,用鲨鱼骨熬的,奶白色,好鲜甜,配合上爽口弹牙的自制手打鱼蛋,虽然外表平平无奇,但一吃就知与普通鱼蛋粉的分别。
听说翠华的香滑奶茶很好,奶香浓郁,但此行未试,下次一定要试试!
各分店地址:
铜锣湾店
地址: 香港铜锣湾景隆街20-22号地下
中环店
地址: 香港中环威灵顿街15-19号1-3楼
九龙店
地址: 香港九龙油麻地白加士街77-81号地下(近地铁佐敦站)
加拿芬道店
地址: 香港九龙尖沙咀加拿芬道2号地下及阁楼
北海街店
地址: 香港佐敦北海街17-19号B1-1楼(近圣地亚哥宾馆)
推荐:
秘制猪软骨米线、咖喱牛腩饭、自制鱼蛋河粉、香滑冻奶茶、奶油特脆猪仔包、特脆猪扒包
港式茶餐厅的历史——
“港式茶餐厅”亦西亦中
香港茶餐厅的出现是因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二战后,香港逐渐出现了一些西式高级餐厅,但由于其收费昂贵,不太受市民欢迎。
为了让普通市民能享受起西式食物,香港于是冒出了以低廉价钱享用西式食物为卖点的冰室、茶餐厅等食肆,并逐渐地受到香港人的欢迎。由此,香港的冰室和茶餐厅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说起“港式茶餐厅”的特别之处,其中既包含了英式文化影响下的西方饮食烙印,又十分原汁原味地保留了自古以来就是美食之地的岭南饮食文化的精髓。非中非西,非洋非土,价廉物美且老少咸宜。
丝袜奶茶是茶餐厅的标志
茶餐厅的美食众多,代表有“丝袜奶茶”,以香、滑、浓为标准;有“蛋挞”,以皮脆蛋滑、甜味恰当为标准。
说起“丝袜奶茶”,在香港有几十年的历史了。用不同的茶叶混合,用丝袜隔渣,冲出的奶茶,茶味和奶味都清晰可分,但两种味道又配合得天衣无缝。到过香港的游客,无不对香港的奶茶赞不绝口,缘自于其融合了东西方不同的风味。这种在香港茶餐厅可惬意品尝的饮食文化,在世界上堪称独一无二。
茶餐厅水吧师傅的冲茶手艺、厨房师傅的炒菜手艺,均讲求“精、准、快、妥”,不是一般常人到烹饪学校上课便可学懂掌握的。现时,在香港坊间仍有不少能掌握这种厨艺的老师傅。
港式茶餐厅点菜有很多古怪暗语,如“凉茶”=冻奶茶;“飞沙走奶”=不要糖和奶的咖啡;“06”=柠檬可乐;“靓仔”、“靓女”=白饭、白粥;“海鲜打烂”=海鲜炒饭……此外,茶餐厅的伙计在餐牌或订单时所写上的文字,也是别树一帜,例如:用“反”代替“白饭”、用“丐”字来作为“面”字、用“0T”代替“柠檬茶”……在香港的茶餐厅,通过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可谓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