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些吃面的去处(三)
*“燕兰楼”是我垂涎很久的地方。
不为别的,只为那“京城第一兰州拉面”的名头儿。
幸好,名还是比较副其实的,不似某些早已不在口味上下功夫的名馆子;若一定要我给个形容,那就是“正”,非常正!
这个“正”,是给了满大街的兰州拉面树立了个教科书般的榜样的。
虽然菜单上各式的拉面套餐繁多,配菜也着实让人眼花缭乱,但你直接点一碗12元的最普通的拉面即可。
面要细面,上桌后,少许醋,少许辣椒油,这一碗面条是能让感觉吃得舒坦的。
如果还有兴致,不必尝试宣传彩页上那些价格偏贵的菜;酿皮,还有羊肉串,都是大快朵颐的好选择。
特别是他家羊肉串,一串顶一般串店两串,建议量力而食。
“燕兰楼”在北京目前我知道的有三家店面,北三环,景山,还有东大桥店。
个人推荐新开不久的东大桥店,无论是环境还是菜肴水准的保持,甚至服务质量都比较让人满意。
店址:朝阳门外大街靠近东大桥百脑汇旧楼。
*秦镇米皮是陕西一大特色小吃。
也许,在北京吃到的秦镇米皮永远比不得陕西本土的地道,吃个八九分靠谱儿还是可以实现的。
在北京就有这么一个靠谱儿的地方叫“秦唐府”。
一碗米皮端上来,量不大,味道却很赞。
米皮凉凉滑滑,配上黄瓜丝和豆芽,浇上亮汪汪的红油,吃到嘴里很爽。
若是7元一份米皮吃不饱,他家口碑一直很好的肉夹馍是米皮很好的搭档。
其他面食,还有稠酒也常年保持着稳定可喜的水平。
“秦唐府”朝内店和东四店两个店我都去过,个人比较喜欢朝内店。
小矮桌,小矮椅,墙上零星一些剪纸,环境很赞。
店址:朝阳门内南小街69号。
*“丸金拉面”和“浦安日式拉面屋”是北京我比较喜欢的两个和风面馆。
先说“丸金”,此乃我亲爱的李小汪童鞋力荐。
店面不是很好找;进门之后,上楼,不大的格局,几张桌子,却都有客人温文尔雅地吃着面条。
38一碗的骨汤拉面确实很好吃,大大的两厚片圆肉是能很快勾起人食欲的。
汤很浓醇鲜美,对比某些日式拉面馆子严重兑了水的所谓“骨汤”,显然“丸金”的厨师严谨并用心。
一碗面,小小一碟泡菜,就着一壶日本淡茶,这一餐吃得很自在。
店址:朝阳区工体东路丙2号中国红街大厦1楼。
*“浦安日式拉面屋”的位置靠近游人如织的南锣鼓巷。
这是个很日风的拉面馆子,座位绕操作台一周,有几分居酒屋的味道。
不到25元一碗的豚骨拉面自然是不错的,汤好喝,面好吃,肉片也给得不吝啬。
搭配着面的卤蛋,海苔,小菜,也都还可口;如果一碗拉面之后肚子里还有地方,蟹肉寿司可以吃一吃。
“浦安”除了拉面还有一些甜品小吃,比较值得推荐的是杏仁豆腐,清甜爽口。
店址:东城区鼓楼东大街,南锣鼓巷南口西边。
*“小螺号”螺蛳粉是一次带朋友去吃“护国寺小吃”是路过的。
禁不住好奇和诱惑,回去的路上进去吃了个貌似是12元的小碗份的解馋。
很好吃,粉很筋道,豆泡蔬菜给得也蛮多,基本不用再点。
就是辣得有些过劲儿,并且还是后反劲儿。
我平时也算个能吃辣的主儿,可在这家,一碗中辣的螺蛳粉就让我吃到一半不停喝水了。
所以建议来这里吃粉的,在别地方吃中辣的在这儿就点微辣,不是很能吃辣的就干脆别让店家放辣,以免入口不适。
店址:西城区护国寺街,护国寺小吃再往东。
*走进“铁锅一居”之前,还以为所谓铁锅,无非家常菜馆那些干锅菜肴的锅子大小。
进门方知是那种小锅都只比农家院的大锅稍小一圈的铁锅,很给力。
主打排骨豆角焖面,店员把炖好的排骨,豆角,和面条端上,现焖现吃。
往往一大锅面,至少要几个人合力方能吃完。
排骨很入味,豆角可以选择干豆角或是新鲜豆角都行,面条味道也很筋道很好吃。
一锅面的价格至少是好几十块呢,所以到这里来吃面的话,几个人结伴来吃比较合适,还能再尝尝他家其他小菜。
一般大锅的焖面的100元以上,小锅的是50~60元一锅。
店址:海淀区牡丹园西里,临街。
*接下来介绍两家好吃的牛肉面。
位于海淀的“柴氏风味斋”是个清真馆子,主打牛肉面。
看店里面墙上的记载,是个从街边小摊子买牛肉面开始创业发家的。
面条是手擀的,视觉上就很有质感。
汤头很美味,牛肉也酱得烂烂软软,就着面条和面汤入肚,很是温暖舒服。
面加菜码加炖肉,一顿一般20元左右就能解决了;推荐甘家口总店。
店址:甘家口小区21号楼,近三里河东路。
*“一碗香牛肉面”也许是全北京连锁的牛肉拉面里味道最好的。
面条分不同的几种,我个人比较倾向毛细的,因为最入味,普通拉面11元一碗。
入味的面条,配上浅褐色香气四溢的面汤,加上薄薄的白萝卜片,少许肉丁,和一大把碧绿碧绿的香菜。
这碗面捧到手里的时候,就让人忍不住食欲大起。
推荐北太平庄店,汤头味道很正。
店址:北太平庄路口西北。
*“金麦田”是家新开的小面馆,主打BIANGBIANG面。
BIANGBIANG面的BIANG,至今我还是只能打拼写的,想知道汉字具体怎么写的,自行百度科普吧。
10多元一碗BIANGBIANG面,量大,面足得让人心喜。
拌上旁边的肉丝蔬菜豆腐皮什么的,还有辣子油,这个西北款的面条吃起来感觉很痛快。
如果有闲情,可以看看墙上关于BIANGBIANG面介绍,和那个繁琐汉字的由来。
感叹世事炎凉的同时,又不免对于碗中之餐有了更多的感想。
店址:海淀南路十字路口西北,时尚华庭酒店1楼,靠近西香记。
*“天府豆花庄”是西单77街里一个大排档似的吃食地儿。
一般来说,到这里吃饭无非是为填饱肚子,但这里的鸡丝凉面却是很多人喜欢的。
包括我在内,好多人,来这里就直接在鸡丝凉面的摊前面排队领面。
12块钱一碗的鸡丝凉面,辣中带甜,酱汁也浓;面很韧,豆芽鸡丝量都不少。
有些人吃起来口味可能偏重一些,但是好吃是肯定的。
因为是个大排档似的就餐环境,吃饭的时候嘈杂,人多是难免的;但就快快吃完就走的心态来讲,这个可以忍。
店址:西单77街文化广场,靠近中友百货那个门进去B1楼。
*安定门分司厅胡同里的“张妈妈特色川味馆”是一家特火的小店。
火到晚餐的时候,时常是外面有人等,里面也有人等。
有限的几张桌子,一个晚上至少每张桌子能流水四五次,看点评网的评论里,竟然还有打车专程来吃的人,可见人气。
东西是真的好好吃,回锅肉,钵钵鸡,小炒,上桌率都特别特别高;钟水饺味道也超级赞。
至于面条,尝试过甜水面,也大爱6元一碗的担担面。
这里的担担面是黄黄的面条,不是常见川菜馆里那种汤水的,是活着酱汁拌着吃的,四川的朋友的都说味道非常正。
干翘面,还有其他面食也都很棒。
来客大多是回头客,很多鼓楼一代的文艺小青年经常来这儿小聚,SO看见帅哥美女的时候很多。
由于饭点儿时彪悍的人气和等座儿的人流,建议早些或晚些来。
店址:安定门方家胡同对面,分司厅胡同进去走几步就是。
“天顺老桂风桂林米粉”是跟朋友来这边逛时发现的。
听说是新街口这一地界上有年头的店了。
煲仔饭据说很受欢迎,米粉也不错。
按自己的喜欢,依然点了酸笋米粉,没有很浓的酸笋味儿,不过吃起来口感还行。
煲饭中,酸笋排骨和酸笋牛肉的都很好吃,米粉的价格都是十几块钱,不贵。
店址:新街口豁口,旁边有个华天小吃店。
*“钰花溪”现在在北京已经有好多分店。
目前我也只去过国瑞城和朝北大悦城这两家店。
吃的都是28元酸辣鸡腿肉米粉,感觉味道还不错,份量嘛,女生吃正合适,男生吃可能有些少。
重要是的环境不错,明亮,装修风格看上去很舒服。
而且这店一般都开在大型购物中心里面,所以作为临时小憩填肚子的地方,还算可以。
店址:朝北大悦和国瑞城都有店面。
*要说武汉热干面,基本北京没有啥太好吃的。
“川嫂麻辣烫”里的武汉热干面也是改版的,如果当个改版的面吃,还是挺好吃的。
特别是他家的麻辣烫价格比别家要贵的前提之下,吃不到10块钱一份的热干面显然划算一些。
话说曾有达人拿他家热干面对比过东四四条里一家昙花一现的武汉热干面。
说显然这家的麻酱不够糊口,面的也不对云云,总之,一句话:不正宗。
我想说,一款地方特色的饮食,在历经车马劳顿的周转之后,在另一个城市幸存下来本身就是不易。
嫁个人得适应婆家人生活呢,何况像这样薄利的小吃,想在北京这样的城市立足,势必要考虑当地人的口味。
还是那句话:好吃就行。
店址:护国寺大帽儿胡同里。
*“万记麻辣烫”是北京的麻辣烫名店。
我喜欢去国展那边的“老万记”,一个是离家近,再有就是好他家那口。
除了麻辣烫之外,6元一份的酸辣粉我也喜欢。
他家的酸辣粉不是汤粉,是拌着吃的,够麻够辣,很赞。
环境OK,服务也就那么回事,冬天吃麻辣烫会给个炉子保温,这点值得提倡。
店址:国展家乐福对面巷子。
*鼓楼大街上的“零点牛肉抄手”是我常去的小店。
店很干净,做出的食物,份量适中,味道也好。
7元一小份特色干扭杂酱面,类似燃面,肉酱很足,口感好,卖相也好。
麻辣小面也非常好吃,抄手自然味道也不逊。
由于在鼓楼大街这一代,离南锣鼓巷也不远,所以经常有中戏的学生或是摇滚小青年过来聚吃。
有时会有帅哥弹吉他献唱一曲,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是音乐酒馆。
店址:鼓楼东大街,交道口路口往西走,很容易找。
*北京大街上各色刀削面,水平参差不齐。
我个人比较喜欢去“面香八方”吃山西刀削面,面的味道,环境,服务都有保证。
他家的面,我常吃的是传统牛肉刀削面。
10多块钱一碗的刀削面比较筋道,牛肉给的也很慷慨,汤头味道也可以。
除了面还行,羊肉串的个头大,味道也不错,别的家常菜就没尝试过了。
基本上,每次来,一人一碗面已经足矣。
分店非常多,我只去过牡丹园那家。
店址:牡丹园店在花园路翠微百货牡丹美食街,金沙洗浴旁边。
*北京的延吉冷面除了“华天延吉”之外,平安里路口南向那家“故乡酒家”的面也还是不错的。
面条稍微细一些,非常筋道。
冷面汤的味道也很适度,不过分甜也不太酸,冷面酱稍辣一些,建立量力而取。
价格是10元一碗,还是比较公道。
不过,他家我觉得真正出彩的是石锅饭和羊肉串。
好吃,不含糊的好吃,值得推荐;对比来看的话,冷面像是给这俩东西当了陪衬的。
店址:西四北大街,靠近平安里路口。
*羊肉烩面是河南的特色面,在北京,羊肉烩面自然是“崇豫餐厅”的还不错。
“崇豫餐厅”就是“崇豫宾馆”的食堂。
虽然曾是河南驻京办,菜品却不是很全,不过招牌的羊肉烩面在,你进去会发现很多河南人会来这里一解思乡情。
再说羊肉烩面,会有人吃不惯这个味道,我吃着还行。
建议点大份的烩面,15块钱左右一份,小份的还不够塞牙缝的呢。
店址:广渠门内大街117号崇豫宾馆1楼。
*最近几年,泰餐在北京很红火。
相比很泰国的冬阴功汤什么的,Pad Thai这种泰式炒粉,是泰餐中比较能受国人接受的。
不过北京的泰餐消费都偏高,基本都是高于人均一顿饭100元的程度。
正因如此,富力城后面的“金汤匙泰国餐厅”就因为平民一些而受欢迎起来。
有的人说这里东西正宗,有的人说一般;不过冲着好吃这一点,这里的菜,环境,还有老板,都看上去非常可爱。
中午会有套餐,单点一份Pad Thai泰式炒粉26元左右不到30。
我要的是鸡肉果条的,炒好的面条淋上柠檬汁,把旁边的调料和果仁碎拌起来一吃,很美味。
店址:富力城后面星光大道西边把头的那家店。
*北京的茶餐厅不少,云吞面做得像样的却不多。
之前说过在一家人气很旺的店吃的云吞面,吃到眉头紧锁。
于是相比之下,“港丽餐厅”的云吞面就显得课本一样的规范和美味。
一碗4个大云吞,每个里面都有一整支大虾,一口下去,你是能感觉到弹牙的。
面条没有怪味,“港丽”没用不知哪弄来细面条来对付你。
小细面很有脆性,份量也正好;汤不浓重,也不寡淡。
你可以因为这里的格调和价位对这里本身已很优质的一切做挑剔;你可以说这里招牌的蜂蜜厚士多没有传说的那般好吃。
但,云吞面是好的,真正没什么好鸡蛋里挑骨头的那种好。
如果是下午茶来吃的话,28元一份的云吞面套餐是会赠送一款奶茶的,很合适。
个人推荐世贸天阶后面世界城那家。
店址:世贸天阶北,世界城商业街商铺一层。
后记:
我拖着一张馋嘴满北京地找面条吃,居然吃了这么多,居然都事儿事儿地用相机记录了它们的样子。
知道这些图片和文字有了上面的规模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无形间纵容了自己那么多。
我一直都在说,面条本身是个醇厚的食物;那种质朴是经不起太过高格调的硬性的。
曾有一个地方的一碗面,因刊登在杂志上让我垂涎。
直到按图索骥,发现它近300元一碗的价格,和那个店人均千元的最低消费,我打消了去品尝的念头。
那昂贵的价位给我以压力,这不是我觉得我喜欢的面条本身该具备的东西。
我总是由着自己给食物加上自己的性质,然而这真的就是我自己的理解。
上面所有面,价格最高50元以内,低的也就几块钱。
这在北京,已经是低消费的范畴。
写了这么多面,最后感谢和我一起分享那些美味面馆的朋友。
感谢那些推荐:感谢老鱼,感谢小土鳖,感谢我亲爱的已在美利坚合众国落脚的小C。
感谢我亲爱的李小汪,感谢你开车带我穿城寻面馆,以及我俩流转不同的面馆,在每个面馆同吃一碗面的开心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