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得见风景的餐厅
书的时光河流-岳麓山屋
“岳麓山屋”,不要以为它是间书店,其实是一家有很多书的湘菜餐厅。在北京,只有后海,才会出现这样雅致的餐厅。

在荷花坊最繁华的后段,外表古朴的岳麓山屋安静地矗立在一排流光溢彩的酒吧中间。房梁上悬挂着木架纸面的灯笼,巨大的书架,满满的一墙书,在恍惚的书香里,有一种在时光流转中回旋往复的错觉。
三层的店面,每一层都有不同的风景。抱一本书,坐在一楼的窗边,外面是川流不息的人群,但荷花坊的人流与别处是不同的,时尚的装扮,迷离的眼神,人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后海,自己的荷花坊。二楼,能看见后海的夜色,或者午后的悠闲阳光。三楼,夏天是肯定要订位的,抬头仰望满天星辰,低头是一豆烛光,一桌香辣美食。
这里的湘菜,是非常正宗的,辣得直接却出品精致。酱椒鱼头的鲜香嫩滑,手撕小鳖的辣香过瘾,浓香扑鼻的土鸡汤,如同小时候外婆家里的味道。最爱的是芋头饭,香米泡入香浓的芋头汤,又软又爽口。
湖畔餐吧-渡水小镇
渡水小镇。这家餐吧的名字透着宁静与诗情。去了才知道,因为餐吧的窗外就是静静的通惠湖。这里的氛围一如早期的后海,清净安详。

驾车从国贸桥来也就5分钟左右,走京通快速第一个出口高碑店出来右转,南行300米左右再右转,沿湖西行500米左右,湖岸路旁有一白房子即是了。
散置的书籍、禅意的油画、幽暗的灯光,这家如高级俱乐部般的餐吧颇有品位。舒适的沙发有如情人的臂弯,三两知己一起小坐,一顿美食,一杯美酒,足够让几颗心停留一晚了。
酒吧的背景音乐是用发烧级的电子管功放推动的,电子管功放的特点是音质醇厚,即使用小音量听,一样有清晰、丰富的细节层次,一样有生动的内涵。音箱也不是一般的吸顶喇叭,而是在房梁中内藏的三分频音箱,所以声音真的很纯净很有层次感,听多久都不会有嘈杂的感觉。播放大多是南美音乐、蓝调jazz和拉丁风格的音乐,或明快或舒缓的节奏与餐后的心情分外合拍。
穿过摇曳的烛火看窗外的夜色湖光,一杯咖啡,一曲天籁。时间,就这么过了……
夏威夷水岸-水牛石
“水牛石”,人们在自然界发现的一种有7000万年之久的神奇石头,象征着财富、食粮。同为“水牛石”,却是什刹海边上一个神秘幽雅的所在。两个“水牛石”,一个记载着过去,一个书写着将来。

装修是极具夏威夷风格的,随处可见的绿色植摆被随意搭裹一些暖色薄纱;开阔的门窗设计融入了主人的意念;百年老木的桌椅、地板,加上纱制吊灯、隔帘,厚重与轻漫的完美结合。洗手间和吧台是店里最具特色的地方。洗手间的奢侈与舒适是为整个荷花坊的人所津津乐道的;吧台里有个冰槽,可以把酒杯放在里面、可以放光的那种,听说世界上只有拉斯维加斯的一个酒吧有这样的冰槽。
地下室巨大的水台桌面上大大小小的蜡烛和漂浮着的莲花,营造出一种几近于鬼魅的神秘感,而阁楼上的静谧又让人体验到了沉淀了喧嚣后的高贵。最养眼的还是坐在打开的落地窗前,近处的绿植与远处的什刹海尽收眼底。
目前店里的美食是美式烧烤和自助餐,拥有真实的现场感,用眼睛“吃”的情调餐。菜单就很有意思,是一张CD的封面。菜式多为东南亚菜,但是名字都和浪漫有关。“爱情也可以当饭吃”、“爱琴海上的银鳕鱼”、“丝丝缠卷紧相依”,这些都不是情诗,而是一道道色相味俱全的菜品。“六号风暴”不是天气预报,而是油炸大虾再加坚果、芝麻炒出来的避风塘式海鲜菜式。“四喜绿茶团”总算是个实在点的名字了,绿色的丸子刚入口时有股绿茶的清香和微苦,然而吃过后唇齿留香,回味悠长。
越南风情-庆云楼
庆云楼,这家后海边上的越南菜馆,一直以幽暗暧昧的别样风情诱惑着众生。
壮着胆子推开雕花的木门,里面昏黄的一片,迎着光紧走几步,仿佛到了夜半湄公河畔的越南街巷。那散落在周边的应该是人力车吧,从左边墙里面荡出的一池碧水想必是湄公河了,河上两个圆柱形小楼淅淅沥沥地淋下水来,水声动听。

沿着河边一道云梯旋转,上去后左手便是二楼。房顶悬着富有越南特色的带飞檐的铁制灯笼,为每一张餐桌洒下昏黄的微光,原木椅上已磨出发白的痕迹,铺上色彩鲜艳的坐垫,三角形的淡青瓷盘里绘着绿叶,画着白色的漩涡。这一切,令人想起杜拉斯的《情人》。
庆云楼实在很精致,精致到木制卫生间的镜子边垂挂风干的紫色勿忘我,精致到每一根蜡烛的火焰都不会蛰痛你的眼,用层层朦胧的薄纱,用乳白的磨砂玻璃,小心翼翼地保护起来。如果嫌太静,那么坐在三楼上打开窗户,后海的胡同便入得眼来,湿润的风也迎面而来,眼睛感受到的是后海的胡同生活,身体却坐在遥远的湄公河畔,这大概便是“生活在别处”的意境了。
蘸了调味酱的牛肉卷有黑胡椒的香麻和不知因什么调料而来的浓郁的微辣,加之牛肉本身的软嫩,滋味十分的不同,有一种挣扎的快感。而酥黄三文鱼块上铺就的一层浓浓淡淡的绿薄荷汁,更是别样的相宜,清香而醇厚,是一种隐忍,又似伤痛过后炼就的麻木的泰然。最后的菠萝饭包含了多样明亮的色彩,也以其宁静淡远收尽了菜中的各色滋味。
湖心的迷人月色-西海鱼生
小船在湖心摇荡,耳边评弹软语悠扬,眼前月色迷离,湖面茶坊古色古香,桌前美食清香扑鼻……这不是杭州西湖,而是不让西湖的北京西海,独有一番江南闲情景致。

从新街口向北,路东有一条名叫板桥头条的小胡同,进胡同100多米,突然豁然开朗,在“西海鱼生”的招牌下,跨进一道大门,一湖碧波立现眼前。
离了南岸的码头,三条船在西海中游荡,尽观两岸的景色。品尝美食自然需讲究环境,南岸最诱人的是夜幕降临之后,一排日式房间散出温暖的灯光,几十只红灯笼成串地挂在岸上,使白天寂静得犹如一幅水墨画的西海一下子便有了一种跳跃的活力,朦胧中仿佛置身于几百年前江南水乡的灯红酒绿之中,柔美中透着粗犷,宁静中张扬不羁。
为了与西海绝色的景致相配,西海鱼生又请来了杭州菜。十几位专门从杭州请来的厨师料理着百来种杭州菜品。杭州酱鸭、东坡焖肉、西湖醋鱼、龙井虾仁等都能从这里找到正宗的味道。
既然叫“西海鱼生”,顾名思义这里的主菜就是鱼生。鱼生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要经过宰杀、放血、净肉、白兰地杀菌、冰水消毒等五大工序,然后经过厨师的刀工,把鱼的精华切成薄薄的鱼片,摆放在冰船上,再配以14种精美爽口的小料,就可以开始品尝了。鱼生小料的配置也十分讲究,有自制的海鲜酱油、柠檬块、花生碎、香芋丝等,有的杀菌去腥、有的提鲜爽口。一口吃掉拌好鱼生,鲜、香、爽、滑、嫩尽在其中,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