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四合院中的精致餐厅--北京黄浦会
天子脚下,四合院是一块金字招牌,以四合院为“据点”应该算是北京部分高档餐厅的特点之一。门外狭小的门面、斑驳的砖墙与门内的精致设计、奢华的陈设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无不体现着北京人低调而富有档次的生活特点。而在这些四合院餐厅当中,黄埔会算得上是个中翘楚。

说到北京黄浦会,先要说说它的兄弟,外滩三号黄浦会。这个入选了2005年《福布斯》最贵餐厅的中餐厅可谓是外滩餐厅的一颗明珠。而当它“移植”北京后,有打上了浓厚的京味儿。
四合院坐落在有中国华尔街之称的北京金融街上。大环境与小环境的反差,制造出来一种趣味。比如,静谧、幽深的北京金融街上,背后是高大的威斯汀酒店、远处是挂着路易威登巨大灯箱的连卡佛,一群金属玻璃的这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独立站在那里,一派淡定自若。

四合院的前庭部分地面完全大手笔地被半透明玻璃替换,演变成美仑美幻的荷花水池,而在地下一层用餐的客人也能感受波光粼粼、生气勃勃的氛围。地下一层的入口处装饰以大大小小的鸟笼,笼子里以灯泡简约装点,呈现出一派熙熙攘攘的集市景象,面对这纷扰热闹,一张由荷兰著名家具品牌Moooi创始人Marcel Wanders设计的经典的嫩绿色天鹅绒沙发从容不迫地展现身姿。


在这里无处不散发着艺术气息,东方古朴的四合院与内部的西方前卫设计在这里激情邂逅,不禁令人感叹艺术无国界,经典永流传。

黄埔会的另一个金子招牌是它的创办人兼行政总厨——梁子庚。他出生于香港美食世家,十三岁开始在家族饭馆当学徒,先后出任亚洲七家顶尖级中餐馆行政主厨之职,年纪轻轻就获奖无数。
从菜式中,我们可以看到梁先生的智慧和用心。他并没有独辟蹊径地去开发独特的菜肴,而是融合了中西方的菜式差异,创意出富有中国风味的菜肴。初一看似乎属于另类,但尝在嘴里就会发现,在味觉的深处,其实是很中国化的,每一道菜从原始菜谱,到烹饪方式,都是彻彻底底源于中国文化的。

“传统的东西,只要你在适合的地方重新使用它们,就能赋予他们新的生命和意义,这就和做菜的哲学一样。”
这也带来了现代京派菜系的一场革新。除了少量来自上海菜单的经典菜品外,北京黄浦会主要的风味都是在北京以及山东等周边派系经典菜的基础上重新表现,除了像当年慈禧赐名“它似蜜”这样的宫廷秘制,大量很市井风格的小吃美食,在经过重新调制与开发后,堂而皇之地登上了这个高级餐厅的台面,比如老北京炸酱鸳鸯面、雪山缤纷冰糖葫芦串、巧手四色泡菜等等,少了市井气,多的是那种匹配高级餐厅的现代气质,与其他精致菜肴一样在美味上平分秋色。

鹅肝肉末夹烧饼,这道菜是对中国民间传统小吃“肉夹馍”的大胆翻版,视觉上更加漂亮,味觉上富于变化,充满现代情调,这种中西结合的方式,赢得了诸多口味日益国际化的食客。
海米招远蒸丸,此菜是以山东招远地区的风味名菜“招远蒸丸”为依据,用鲜虾仁的风味带出整道菜的清新风格,造型曼妙夸张,配料多样,丸子鲜嫩酥软,肥而不腻,独具风味。

谈起自己对黄浦会风格的理解时,创办人梁子庚先生有一段很到位的阐释:“我所做的,就是要让传统本帮菜的外观和出盘更加精致的同时,将从世界各地引进的新原料融入到上海菜里。我所烹饪的一些菜肴看似另类,但骨子里却依旧是非常中国化的。”这句话放在北京黄浦会,依然是最好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