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城市导航>北京>美食>

京城必须预定的5个餐馆

来源:金玉米 编辑:红酒 时间:2013-04-02
1  “新红资”

 
  位于北京东四的九条66号。沿东四九条胡同向东摸黑走150米,见一黑瓦朱门宅第,没有任何标志,门前只停了一辆七十年代的老红旗车,推开大门,是一个精致的小四合院,弥漫着政治僵尸的神秘气息,厢房是酒吧,沙发全是从中南海更新下来的前苏联式,单人沙发都可以合坐两头北极熊,所有的沙发都城磨出白色毛边,据说上面曾坐过毛臀、邓臀及江臀。北屋是吃饭的正房,高悬周南五个斗字:新红资——取“新红色资本家”之意。全是中南海前政要的家厨掌勺,如,邓小平家红椒鳝丝,杨尚昆家酸辣豆苗,刘少奇家爆炒牛柳等等。 
  
  此处要预订,否则不得入内,吃客九成是外国驻华使馆人士、跨国公司驻华高等白人,外国传媒驻京记者。菜价偏贵,需多带现钱,不能用信用卡。
 
 
 
 2  “四合院”

 
  位于紫禁城以东50米之遥的东华门95号。一楼是一个西餐为主的古朴大厅,一进去要先抢左手边一个双人座,因为桌边就是紫禁城的东华门,从窗子望出去,晚上黑呼呼的城门楼子特象文明古国那么回事,不管多张狂的女孩,只要是初来,领到这座位一坐,一准能镇住。二楼是一个小酒吧,只有六七人的座位,窗外可看见故宫角楼上挂着的铃铛。
     
  来此附庸风雅前要先温习一下英文。经理是一个白种美国人,其汉语水平仅限于,“你好,请付账,不打折”等几句。有亲美情结者最宜前往,大厨和老板均是美籍华人。这里老外很多,且多是中国通。
 
 
 
3   “紫滕庐”

 
 
  从东华门西行,一路走到西华门,远远望见街边有一猩红角旗在灯光中懒散地飘来荡去,上面大书一字:茶。走进《紫滕庐》,满目迎来的是主人从中国各地收集的古代家俱,上来一个村姑模样的小姐,把扇子在你面前“哗”地一摊开,上面写着菜谱,皆为精致小炒。  
 
  进门以后,对屋内的茶和各种字画要尽量不懂装懂,据说,世界上本没有懂,装懂装久了,也就懂了。呵呵!~此庐主为台湾人士。
 
 
 
4  游人云集的银锭桥

 
  此吧最绝之处,是没有任何名字,而且也无标志,老板姓白,特“个”——即使酒吧全空着,看你不入眼或你敢不预约就来,一律“没地儿”。这吧是木质旧式建筑,斜傍古老的银锭石桥,向南一排木窗,正对着后海的枯树冷月,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叶剑英故居,沿着湖边错落地分布,更远处是恭王府和辅仁大学旧址。在此处喝酒,准能喝出一种莫明其妙的破落贵族情怀。
  
  此处不可摆谱。连店小二瞅你不顺眼,怎么叫也不理你,拉起他问究竟,他一乐:对不起,咱耳朵有点背。呵呵,要忍住哦~~
 

5  “羊房胡同十一号”

 
  没有任何招牌,只是在院门边能勉强辩认出一行歪歪扭扭的红字:羊房胡同十一号,顺着院门走进去,你就能吃到京城最有名的宫庭菜——“厉家菜”了,当然,如果你没有提前预定座位,对不起,咽口唾沫您请回吧。
  在这个小四合院里,最初每天对外只做一桌菜,只供十来个人吃,吃客一律收每位200元,现在另辟一个偏房,加了两小桌,但一晚上也最多够二十个人吃。主人厉老爷子——前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生,八十有二的厉善鳞教授选择在吃客埋头苦干时悄然踱步过来,突然用中英等国方言如数家珍,原来,厉家菜是老爷子的祖父——西太后的内务府大臣厉顺庆爱吃的家常菜,经几代厉家人前赴后继地边吃边琢磨,形成今天的厉家菜。
  
  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和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驻华大使均领夫人来此就餐。厉家菜不太好吃但有颇特色,不可不去,不可多去。厉家是旗人且为正宗遗老遗少,因此就餐时一言一行要注意哦~


 
上一篇:北京特色美食街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