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城市导航>广东>旅游景点>

广州沙面的欧式建筑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10-10-18

               沙.3

 沙.5

沙.2

沙.4

沙.7

沙.6

沙.8

沙.1

沙.9

沙.10

                                    广州沙面的欧式建筑

 

   广州是一个开放很早的城市,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就已经是清朝最大的对外通商口岸了,进出口贸易红红火火。

   鸦片战争后,作为战败国,清政府在广州,上海,青岛,天津等地划出了“租界地”给外国人用,实际上是国中之国,于是,西方人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文化意识,相对独立地在“租界地”长驻下来,还真没把自己当外人,中国当成自己的家了,成家立业,拖儿带女的,想想现在中国人往外移民的劲头,和他们当年很有几分相似之处。再看看国外的CHINATOWN,更是相像!

 

  广州的沙面,是珠江入海口的沉积小岛,久之,两水隔岸,只有小桥通联,虽在闹市,但格外清静,离贸易商行(十三行)隔水相望,清政府就把这个小岛划为“租界地”,老外们很勤快,既然安家,就陆陆续续地在小岛上大兴土木,搞了很多建筑,网球场,俱乐部,教堂,正而八经地过起来日子。

   很快,另一派文化风格的建筑由点到面,渐渐形成了一个很大规模的欧式建筑群体,绿树葱葱,珠江侧畔,和岭南建筑骑楼相并生辉,点缀着南中国的独有特色。

   风水轮流转。

   一百多年后,他们走了,楼是带不走的,于是就有了今天这些大城市里遗留的“西洋文物”。

   再后来,有些领事馆也顺理成章地在里面了,如美国加拿大法国等,还有一个波兰领事馆,

 

   沙面“租界地”和上海,天津相比,这里的欧式建筑很集中,300多亩的地方内,见缝插针地挤下了150多座欧式建筑,其中有四十多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风格建筑,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

   倘佯街巷,上百年的大榕树比比皆是,树影婆娑,车水马龙一下子消失了,安静得很,不经意处,你能找到仿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建筑风格;仿西方古典复兴建筑风格,还有露德天主教圣母堂,规模虽小,结构简单,但入口处仍然是仿哥特式。

   沙面的建筑群在1990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建筑学会核定公布为全国近代优秀建筑单位。

   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