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雷州景点
第一站:雷祖祠 拜访“天下雷王”
传说这里是雷王的故乡,这种说法也许有些依据。据气象科学研究称,全球有两大雷区,一是印尼爪哇岛,一是雷州半岛。
雷州的历史与“雷王”陈文玉总是联系在一起,我们现在能到“雷祖祠”,拜访这位“天下雷王”。据说陈文玉是雷劈石卵后蹦出来的,后来成为雷州刺史。他廉洁爱民,平贼寇,筑防城,令雷州人民安居乐业。后来,唐朝太宗皇帝也下令为他建祠,历朝历代他都被人们敬奉为神。
雷祖祠里还有很多文物古迹,苏东坡书写的雷祖祠赋、寇准咏雷祖祠诗、宋朝宰相李纲的碑记、乾隆皇帝的御笔匾额等,也只是很随意地摆放着。正殿之外摆着四个跪着的石人,石人神情虔诚沉稳,表达了对雷祖的尊敬,这是五代时期的作品。雷祖祠的细节之处,常常却有着让人细细品味的地方。
第二站:石狗文化馆 猜一猜石狗之谜
如果说什么是雷州文化中最独特的地方,有一些专家认为是石狗。这是一种像谜一样的文化,在雷州,散布在各条小村庄里,到处都可以见到形态各异的石狗。
现在这些石狗大部分聚集到三元塔外的石狗文化馆。走进石狗馆,也许刚开始会觉得很普通,但如果细细端详每只石狗的形态,游人渐渐就会被吸引进去。这些石狗有一米多高,威风凛凛,有的只有拳头大小。有人表情冷酷,有的笑容可掬;有的是很形象的小狗的形态,而有的却显示出人脸的模样;而且,石狗的外表还与时代结合在一起,例如清代的石狗,身后会拖着一条长长的辫子。
这些石狗始于何年?盛行了多少朝代?是什么样的作用和寓意?石狗留给人们未知的东西还是太多,也更加引起人们的兴趣。
第三站:邦塘古村 探寻有形的历史
了解雷州文化,还要看看雷州古村落。例如小有名气的邦塘古村。
在市区往北两公里路的一条小路里,邦塘古村依然和以前一样安静地沉默着。这座古村建于明末清初时期,以青砖为墙,屋顶是传统的青厚瓦,高大宽敞,而且雕龙刻凤,相当精美。村里的古树都有几百年历史,宽大的树洞,可以站进两个孩子。
据说,当年住在古村里的人,都是非富则贵,在这些历史遗迹内行走,想象着几百年前人们的生活,物是人非,历史虽然远去,而又以古迹的形式,告诉我们很多陈年往事。
第四站 雷州三元塔
雷州三元塔又名启秀塔,俗称调会塔。在广东省雷州市雷城东南三元塔公园内。此处旧时为调会坊,故塔有此俗称。塔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初名启秀塔,寓意启发文风,培育俊秀。后因挖塔基时得蛇蛋三只,认为是“三元及第”之兆。遂改为三元塔。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外观九层,内为十七层。高57.4米。楼阁式,塔坐东向西。底层塔身直径为11.95米,壁厚3.48米,最高一层的塔壁厚1.9米。各层设拱券门和假门,相间交错排列。用菱角牙子砖和线砖迭涩挑出塔檐,檐上有平座,廊绕以木樽。塔刹为高2.2米的紫铜葫芦。塔基为石刻须弥座,高1.1米,周长40.8 米,八面共嵌有23 块浮雕石刻,图案丰富多彩,线条粗犷、神态生动,,分别为“麟趾呈祥”、“鲤跳龙门”、“狮子戏球”、“三羊(阳)开泰”、“双凤朝阳”、“喜鹊练梅”等,线条粗犷,形态生动,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为明代石刻珍品。塔身逐层收缩,比例匀称,挺拔秀丽。塔内有阶梯,为穿壁绕平座式结构,登临塔顶,凭栏远眺,古城新貌,湖海风光,锦绣田野,尽收眼底。在几百年前建筑工具简陋的情况下,仅用约两年时间就建成一座如此雄伟壮丽的高层古塔,风雨沧桑,雷轰地震仍岿然屹立,充分显示了雷州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惊人的创造力。三元塔建成后,雷郡形胜大为改观,“鼎峙琼南添一指,联翩雁字豫题名”。后来“雁塔题名”成为雷阳八景之一。 此塔已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