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关于女性角色的谈话
每个女性都有个独立的自我人格,那就是精神空间的成长,个人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
女性自我确认和自己在文化历练中不断面临变化时的自主意识。其实在今天,
很多姐妹都说过在职业上如果想要发展,那么有时候就要做个孤独的女强人,
在伦理角色上如果想要做个贤妻良母,有时候就会牺牲职场的潜力。
这两种角色的冲突在什么地方完成制衡呢?我想应该是在独立的女性意识中去完成它的平衡。
开放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在不断吸收营养,让女性在大时代的选择中不断完成生命的成长,
一个人如果不成长,只消耗,那就像手机只放电不充电一样,总会有一天消耗得筋疲力尽。
那么,我们在今天是否能拥有一种更为坚强的态度呢?其实过去我们经常说勇于牺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尤其是女性的美德。但是在今天,这种观念能不能在大时代中得到一种修正呢?坦率地说,
我个人不是太喜欢“牺牲”这个概念,因为所谓的“牺牲”在词典中是指那些为了一个崇高的名义被贡
上祭坛的祭品们,它有时候是以剥夺生命为前提的。尤其是今天我们已经不再经历战争的生死考验,
在这样一个改革开放的宽容的环境中,我们真的还要以牺牲为名义给自己许多抱怨的理由吗?
比如说我们会在单位里抱怨,对下属发脾气,对上级发脾气说我为工作牺牲了家庭幸福,
你们为什么对我还不满意;转身就回到家对丈夫对孩子抱怨说我为你们牺牲了工作,熬成一个黄脸婆,
孩子你学习不好你对得起妈妈吗?我们真的有那么多抱怨,是以牺牲为名义吗?其实我想,
如果一个蓬勃的生命,她自信,她从容,她快乐,她美丽,她不断地在时光中吸收知识,扩展信念,
建立天地人格,以一个大女人的胸怀在这个世界上以爱去建立功勋,那哪有那么多的牺牲呢?
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愿意的,我们愿意去工作,愿意照顾家人,愿意去爱护朋友,
愿意在这个社会上留下我们的身影……这才是改革开放下的女性形象。
所以,这个时代给我们真正提出的,应该是开放的心态,改革的精神。
对于“成长”这个概念,她说:
成长可能对女人来说比男人更重要——如果一个男人的成长是为了成功,
那么一个女人的成长则是为了生命的美丽。你想想,如果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
她还敢穿一穿孙女的裙子,或者在街上看见一块漂亮的花布就扯回去给全家换了新沙发套新窗帘,
还可以玩玩孙子的游戏机,或者用儿子的电脑上上网,这个老人是不是就可以永远美丽,远离衰老?
所以什么是成长?就是我们不断吸收新知识,让心灵不疲惫……
其实今天有很多女性朋友都面对做大女人还是小女人的矛盾,如果做大女人吧,可以很坚强但不可爱,
如果做小女人吧,每天叽叽歪歪的,不大气。其实一个女人完全可以把大女人胸怀与小女人情趣融合成一个
完整的生命……以一种清晰透彻的女性心灵,去看清世界看清未来,
在当下我们只会更从容更优雅更坚定地向前出发。
“把大女人胸怀与小女人情趣融合成一个完整的生命”,真的是句很有道理的话。
也是到这时候,我才想到,我写了很多年女性杂志的专栏,也提出过很多问题,
可是真的很少认真地去为这些问题寻找答案。
那么好吧,就让我们以《别离歌》为先声,以随后将要开始连载的长篇小说《纸婚》为开端,
与愿意看这些文字的你一起,寻找一个答案吧。在这个过程里,我想我将努力复述一场真实的生活,
把最真实的那一段平凡人生记录下来。所以这个故事里不会有狗血,但应该会好看,其中一些小地方,
应该还会有 点值得咂摸的味道。或许也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生命还长,我们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