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enbach《Orpheus In The Underworld Overture》

“啦啦,我是一棵菠菜,菜菜菜菜……”,这首极富恶搞精神的改编曲来自于《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最后一段,这一段里充满了一种几近粗俗的狂欢之情。这一段有另一个我并不清楚来由的名字——《天堂与地狱》,我一直很奇怪为何用如此欢乐的曲段来描绘地狱。后来我才明白“我是一棵菠菜”本身就是对曲子最好的诠释,因为《地狱中的奥菲欧》本身就是一场极富恶搞精神的轻歌剧,这剧中的冥府恐怕也是古典史上最为欢乐的冥府了吧。
奥菲欧,也译作俄耳甫斯。本来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奥菲欧用琴声感动了冥王,获准从冥府带回妻子。奥菲欧在快到出口的关头却因违反了不能回头的规定而功亏一篑,妻子也变成了石头。《地狱中的奥菲欧》则完全颠覆原来的形象,一位背着妻子见情人,一位背着丈夫见情夫。当妻子被拐入地府后,奥菲欧是迫于神明的压力之下才前去冥府。同样是在最后一刻因回头致使妻子被打入地府后,奥菲欧却兴冲冲地从冥府中归来。听说后来的版本甚至有电视机出现,果然是恶搞无极限。
作者Jacques Offenbach(奥芬巴赫)是当时红极一时的歌剧作曲家,他的序曲是对剧目本身极好的诠释。曲子刚开始,全管弦乐团齐奏,展现了一段的恢弘而又欢庆的开头。之后音量逐渐变小,转入管乐与弦乐的交替进行的独奏。这一段演奏节奏舒缓,好比是两个情人细细地相互说着情话。如果与剧情相联系,有点像是奥菲欧将妻子误认为情人而表错情的一段。随后是全乐团一段紧张的齐奏,看来果然是夫妇二人的奸情相互曝光而大吵了起来。之后又是一段弦乐的协奏,这段前段抒情后段欢快,可以料想奥菲欧得知妻子的死信后是多么欢呼雀跃。最后这一段也是最著名的一段,前面一小段缓慢中带有庄严,好比众神纷纷入席。后面这最后一小节旋律,也就是“菠菜曲”,在歌剧第二幕的Galop(嘉洛普舞,也称Can-Can,康康舞)中还重现了。不用怀疑,就是奥林匹斯山的众神们一起欢快地跳起了这种在当时多少还有点粗俗的舞蹈。
谁说恶搞不能出经典呢?当然,擅长恶搞奥芬巴赫也被人恶搞了一回,不过那又是另一桩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