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 古诺《圣母颂》马友友与凯瑟琳.史托特
演奏:马友友和英国古典钢琴家凯瑟琳·史托特


德国作曲家Johann Sebastian Bach(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年---1750年)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被视为古典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圣母颂》(Ave Maria)是天主教对圣母玛利亚的歌颂赞歌,有许多音乐家为《圣母颂》谱曲,其中舒伯特和古诺-巴赫的《圣母颂》最广为流行。 早期《圣母颂》的歌词是由罗马教廷在1545年特洛特会议上所确定,近代打破了原有的戒规,音乐家们为《圣母颂》写了很多版本的歌词,这些歌词都是赞颂圣母玛利亚。 法国作曲家古诺曾经在巴黎的教堂当过管风琴师,是一名神职音乐家。古诺创作大量的宗教音乐(弥撒曲和赞美歌),在法国和欧洲都受到赞誉。之后又和大多数作曲家一样创作通俗歌剧,并担任乐团的指挥。古诺的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浮士德》等十二部歌剧,还有交响乐和弦乐重奏等作品。 古诺、巴赫《圣母颂》,是古诺借用巴赫1722年前后创作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的前奏曲部分的旋律加以创作改编。而《圣母颂》的词是虔诚真挚的祈祷文。之后,这首乐曲也被编写成各种乐器来演奏,其中钢琴曲和大提琴曲都十分流行。 马友友,世界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1955年10月7日出生于法国巴黎,毕业于哈佛大学、茱莉亚音乐学院。并于1991年被哈佛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马友友四岁时便在父亲的启蒙下开始学习大提琴,并随家人移居纽约。7岁时与弹钢琴的姐姐,参加为筹建华盛顿文化中心举行的义演,当时肯尼迪夫妇出席了这场晚会,姐弟俩的精彩表演受到好评,纽约时报更是把两个小演奏家赞誉为“钢琴神童”和 “大提琴神童”。 16岁时,马友友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行的大提琴独奏会上的精湛表演是他一举成名。马友友既是一位艺术家,也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2006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任命马友友为联合国和平使者。 他以传递音乐的方式为和平和自由做出积极的贡献,为此,2011年奥巴马在白宫为马友友颁发了代表美国平民最高荣誉的总统自由勋章。 马友友演奏的大提琴曲《圣母颂》。他用沉稳、感人的琴声传递给我们美妙与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