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里的苏州国宝《梅花寒鹊图》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3-08-18
缂丝是丝织的一种,为我国的传统工艺。南宋沈子藩《梅花寒鹊图》是一幅缂丝画的杰作,它是依据粉本摹缂的写生工笔花鸟画,线条的勾勒,色彩的配置都恰到好处。
该画纵89·5厘米、横35·5厘米。画上双鹊栖于苍劲梅树上,一鹊转首回顾,一鹊缩脖收身,表现了惧寒的姿态。梅花挺秀枝头,竹叶生意盎然,又现出冬去春来的征兆。图轴上方有乾隆题“乐意生香”四字,钤“乾隆宸翰”印章,轴心左缂丝“子藩款”,下缂“沈氏”一印。图原藏清宫养心殿,现藏故宫博物院。
提起缂丝就必然要和宋代相联,尤其是要提起南宋。这是因为在南宋出了一批著名的缂丝名家,把缂丝艺术推向了空前成熟的阶段,而在这些名家之中,就要首推苏州沈子蕃了。
沈子蕃的缂丝技艺虽然名扬中外,但对他的生平记述,现在可以找到的常常只有寥寥几个字:沈子蕃,南宋缂丝名家,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他的名字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只是因为如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几幅缂丝图轴上,缂织了“子蕃”、“子蕃质”或者“沈氏”等落款。
沈子蕃缂丝作品《梅花寒鹊图轴》,北京故宫收藏,系十大“镇宫之宝”。此缂丝作品很好地体现了原画稿疏朗古朴的意趣,画面生动,清丽,典雅,是沈子蕃为数不多的存世作品之一,也是宋代缂丝工艺最杰出的代表作。清代乾隆皇帝特别喜爱这件《梅花寒鹊图》,把它藏在清宫养心殿,并在画卷上题写“乐意生香”御笔。
《梅花寒鹊图》以米黄色为地,花纹以青灰、普蓝为主色,配以绿、驼、水粉诸色;以石青构边,色调高雅。从沈子蕃的几幅传世作品来看,他似乎较偏爱北宋画家崔白一派的水墨野逸的画风,崇尚这一画派孤傲而幽静的笔调,故他的作品大多表现萧瑟的秋冬、孤傲的禽兽和寂静的山水。该图摹缂的是宋人写生工笔花鸟画,一枝苍劲的老梅树,梅枝挺拔,梅花簇簇,四周万籁俱寂,梅树干上两只寒鹊相互偎依着伫立在枝头,其中一只将头埋在翅膀下,悠闲自在;另一只似乎正充满希望抬头仰望前方。鹊趾爪转折有力,紧紧抓在梅杆上,身上的羽毛排得井然有绪。春寒料峭,而朵朵梅花却预示着春天的盎然生机,几束梅枝,两只寒鹊,冬去春来的意境便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
在《梅花寒鹊图》缂织技术上,沈子蕃熟练地运用平戗、长短戗、包心戗等多种缂丝技法,生动细腻地刻画了苍老的梅树,俊俏的花枝,并以写实的手法,摄取寒鹊瞬间动态,使画面自然和谐。尤其是梅树的树干,采用包心戗的技法,呈现出用笔皴擦的水墨效果。梅花的花瓣缂织极为精细,劲俏流畅。为了突出寒鹊的形象,用木梳戗织寒鹊的胸部,用绕线织寒鹊的部分轮廓线,使两鸟具有极强的立体感,且羽毛更具有柔软毛茸的感觉。原作梅花与竹叶的用笔很挺拔,沈子蕃采用了另以平织和贯织的两种方法,织出花叶的线条,既保持了原作的笔意,也显示出花叶的生动风貌。虽以缂代画,却不失绘画的气韵与意趣,传达出清新、自然、淡泊、幽远的诗意。
综观整幅画面,缂织精美,设色典雅。无论是寒鹊,还是梅树花枝,都一丝不苟,仿佛是用笔墨描绘的一般,天衣无缝,俨然一幅精致的宋代工笔花鸟画,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此图极尽巧思,随物施梭,可以看出沈氏具有高度纯熟的缂丝技巧和艺术修养,这是作为一名缂丝艺术家所必备的。
沈子蕃对画稿的选审极为慎重严格,根据画稿的不同形象不同笔法,而采用不同的松紧粗细丝线,运用不同刻丝技巧,表现画稿的不同形象起伏变化,以求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每当一幅作品完成后,对有些地方表现不够细腻的,则采用少量的漆笔加以描刻,使画面更加完备。
款识表明了作者是谁,这对作品的鉴别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最直接的依据之一。但在古代的织绣品上,留有作者名款的并不多。从南宋起,缂丝作品中出现了缂工的落款,也正是通过这些落款,我们才知道了当时的一些缂丝名家。《梅花寒鹊图》,画面上钤有“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定鉴”、“宝笈重编”、“石渠宝笈”、“乾隆鉴藏宝”、“乾隆鉴赏”、“嘉庆御览之宝”、“宜子孙”等十几方印记,可见这幅作品在清皇室藏品中占有重要位置。并钤有收传印记“果亲王府图书记”、“吴舜升印”、“康文氏书画记”、“子孙世保”、“焦林梁氏书画之印”等印,表明该画收藏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