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藏玉(五)
“子刚”款双螭纹玉佩 明
八棱形玉刚卯 明
白玉衮带鲜卑头
年代:南北朝
尺寸:长9.5cm,宽6.5cm
这是上博玉器常设陈列中最引人瞩目的展品之一。
白玉质,扁平体。透雕一龙纹,躯身蟠曲,满饰鳞纹,细尾下卷,四肢(其中一肢断损),各三爪。龙躯上钻有二十余处不透之小孔,原应为镶嵌宝石之用。器边框亦有小孔若干,可能供金属丝与衮带缝缀之用。器背面两侧边各有一行铭文,共计四十六字,内容涉及制作年代、制作机构、器物名称、制作工时、监造官员姓名等,在目前所见玉器中极为罕见,尤其珍贵。
螭纹玉饰 元
春水玉饰
年代:金 (公元1115年—1234年)
尺寸:长8.8cm,宽3.6cm
这件饰品为白玉质,局部为黑色。器作长方形,高浮雕一幅海东青攫天鹅的图景。白天鹅圆眼,闭口,引颈弓背,展翅摆尾。一只黑色海东青正用利爪紧紧攫住天鹅的脖颈,啄咬天鹅的头部,天鹅则做着垂死前的挣扎。器背凹入,左右两端有孔,可供衣带穿入。玉饰在设计雕琢上采用了琢玉工艺中特有的“巧色”手法,匠心独运。
琮型玉管
年代: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尺寸:高6.8厘米,孔径0.6厘米
1982年青浦福泉山高台墓地9号墓出土
黄白色,长方柱形。管面纹饰与玉琮类似,也分成上下两节。每节在两条代表冠的横棱下、上部每一角有一横鼻,每一面有一圆圈,表示神面,下部对角各雕琢一组以眼、额、鼻组成的兽面。这种玉管是组合式玉项链上的部件。
翡翠葫芦草虫瓶
年代:近代
尺寸:高15.9cm,口径5cm,底径4cm,最宽14.2cm
翡翠卧佛 近代
翡翠小瓶 近代
翡翠云龙纹双连盖瓶
年代:近代
尺寸:高19.6cm,外口径5.2cm
兰亭修禊图玉插屏
年代:清
尺寸:厚1.9厘米,长23.1厘米,宽18厘米
这件玉插屏表现王羲之与友人在兰亭修禊,曲水流觞,唱和吟咏的故事。该题材因反映了文人雅会清高脱俗的风度,且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书、文俱美而广受推崇,在绘画及各主要工艺美术类型中经常被表现,尤其多见于各种与文人相关的艺术品中。
这件插屏以多层浮雕的形式表现曲水流觞的画面,在不大的面积中营造出“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深邃空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等盛况。工匠巧妙地利用俏色表现树叶的明暗变化,人物的安排布置也各自呼应,静中见动,表现出高超的设计、制作水准。
山水人物玉山
时代:清
尺寸:高19cm,底长29.2cm,宽6.5 cm
玉山子是清代比较流行的一种玉器品类,多表现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因受当时书画的影响,常采用绘画的笔墨手法刻画于玉器,犹如一幅立体的绘画。山水人物玉山子反映的是常见的传统题材“九老图”——再现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退隐后和其他八位老人在洛阳香山饮酒作诗的情景,山石、楼阁、人物描摹细致,层次井然有序。
凤纹海棠形玛瑙盘 唐
长24.3cm,宽18cm,高6.2cm
凤龙纹玉饰
年代:西周中期(公元前11世纪末—前10世纪末)
尺寸:长12.6厘米,宽4.7厘米
西周玉器出现一种特有的人兽复合纹样,其他时代少见。凤龙纹玉饰构图呈“下龙上凤”的形式,凤鸟“羽冠勾喙、翅翼高卷”,为西周中晚期的流行图案,琢工采用粗细双阴线相配合、斜坡面的典型刀法。
此种凤鸟纹样不仅在玉器上,同期的青铜器上也颇为常见,与“凤鸣岐山”的周始祖肇兴传说有关,蕴有吉祥的寓意。
玉刚卯 东汉
每边长1.2厘米,高2.5厘米
由于汉代社会谶纬迷信风气盛行,故当时人们身上都需要带件护身辟邪的器物。刚卯是四面刻字、中心处有贯孔的长方形柱状玉器,铭文内容曰:“正月刚卯既央,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庶疫刚瘅,莫我敢当。”大概意思是自称此物勇猛无敌,一切魑魅魍魉不敢来侵扰,佩者以之驱邪逐魅,自天子至平民皆有佩带。
玉严卯 东汉
玉刚卯 东汉
勾连云纹韘
时代:西汉
尺寸:长5.6,宽4.6,高1.2 cm
鞢又称扳指。原为古人拉弓时戴拇指上用来扣弦的实用物,后来逐渐演化为装饰品。始见于商代,清代十分流行。
谷纹玉璜 战国
谷纹玉龙 战国
重量:40g
长13.2厘米、宽4厘米
捐赠人:仇大健
玉龙造型采用战国玉龙最常见的W形。这一时期的龙,马首蛇身,矫健灵动,龙鳞像是饱满的谷粒,尾端内卷,椭圆的凤眼隐约可见,颇为神秘。上卷的尾端同时也是一只凤鸟的头部,因而这也是一件龙凤合体的玉佩。战国时期的玉龙还有双身与双首等造型,双身龙、双首龙这种充满想象力的神兽,在《山海经》中也有记载。
这类玉龙佩通常不是用来单体佩戴的,而是作为玉杂佩的组件,和玉环、玉勒子等组成一串,佩挂在腰部。玉龙佩打孔的位置颇具巧思,用绳子穿系悬挂起来,两边一定是平衡的,这也是重要的鉴定依据之一。两周时期考古发现的玉组佩极尽奢华,穿缀的玉佩构件多则上百件,少则数十件。其造型包括神龙凤鸟、奇珍异兽,上天入地,无所不有。材质、颜色与形制组合多种多样,如玛瑙和绿松石等也被用来进行组合。
海水江崖纹玉笔架 明
龙蝠纹玉如意 清
十二支神 近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