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城市导航>江苏>旅游景点>

导游口中的气质扬州

来源:金玉米 编辑:大海 时间:2013-04-24

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的文昌路

▲中国古代桥梁代表作——五亭桥

瘦西湖钓鱼台 

建于唐代的石塔 

▲日本国宝复制品——鉴真干漆夹像 

扬州的气质

生态、人文、宜居,灵动、宁静、现代,扬州的气质楚楚动人。

而文化是扬州最独特的气质。

如今的扬州,已成为一种生活模本,使处于喧嚣烦躁中的现代人,找到了修身养性的幸福归宿;使渴望大展身手的创业者,找到了释放激情的乐园热土;使声名赫赫叱咤风云的巨头们,找到了张扬资本夸张品牌的财富宝地。

扬州的气质是文化,扬州的气质是优雅,扬州的气质更是鉴真那样锲而不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韧!

扬州榜单

■在2007年中国社科院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中,扬州环境竞争力、制度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进入前10位。

■大陆最适宜投资城市。

■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扬州综合竞争实力在200个城市中排名第49。

■今年1月17日,首届中国和谐城市论坛在北京举行,扬州入选“公众心目中的中国和谐之城”,成为江苏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

【人物名片】

龚吉林

扬州第一代导游,带团20多年。2007年度扬州“金牌导游”。

【第一站】

蜀冈—瘦西湖:“环游”扬州2500年

细细品味原点瘦西湖

■看点:

御码头、大虹桥

如果为“烟花三月”寻找一个原点,那只能是瘦西湖。

乾隆御码头前的天宁寺有乾隆的行宫。看见码头的青石了吗?这些青石就是乾隆年间砌码头所用,历经200多年风雨,坚固如初。

“扬州好,第一是虹桥。”碧水逶迤西折,就荡到大虹桥。登桥远望,不仅可见湖水如带,桃红柳绿,画舫笙歌,更可见远处小金山上的山亭,隐隐约约。

■看点:

长堤、徐园

步入瘦西湖南门,脚下600米长堤直至徐园。

堤边的柳与别处是不同的。当年隋炀帝开挖运河时,翰林学士虞世基建议在河堤两岸大量插柳,既可护堤,又可遮阴。隋炀帝大喜,亲手先栽一株,又赐垂柳姓杨。所以,外地的柳树到了扬州就称杨柳。如今,杨柳成了扬州市树。

园中有园是瘦西湖的特色。穿过徐园,越过小虹桥,就是小金山。清时,为了让乾隆皇帝能直接乘船去平山堂,新开挖一段莲花埂新河,小金山就是用开挖出来的河泥人工堆积而成的。沿着山路,拾级而上,岭上便是风亭,匾额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阮元所题。

■看点:

钓鱼台、五亭桥

小金山西麓有一条岸柳成行的长堤,伸向湖心。长堤的顶端就是吹台,也叫“钓鱼台”。钓鱼台建于清乾隆年间。

钓鱼台前这座环拱石桥就是五亭桥。因其形状像一朵盛开的莲花,所以又叫“莲花桥”。它被著名桥梁建筑专家茅以升评价为“中国古城交通桥与观赏桥结合的典范”。

五亭桥南面为莲性寺,原称“法海寺”,初建于元代;清康熙四十四年,改名“莲性寺”。里面有名的建筑是白塔,已有近200年的历史。

■看点:

熙春台、二十四桥

过白塔,前面就是熙春台,它是当年为乾隆皇帝祝寿的地方,因此处处体现出皇家园林富丽堂皇的宏大气派。从熙春台向东,望春楼隔湖相望。望春楼之西为“小李将军画本轩”,两者之间有水池曲桥相连。从画本轩向北,过小石桥西折,便是闻名遐迩的二十四桥了。

你听,湖面上,船娘们清脆的民歌悠悠飘来;湖边亭榭内,丝竹绕梁,民间艺人演绎的是流传了200多年的扬州清曲、扬州弹词;那边还有说评话的、演木偶的……在这里,历史遗存、自然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存高度融合到了一起。

目光穿越2500年历史

■看点:

古邗沟、汉陵苑

站在瘦西湖,向东南方向看,是古邗沟,扬州城市的起点。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凿邗沟、筑邗城,为扬州城2500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将视线逆时针旋转,首先可以看到汉陵苑,此处陈列有汉武帝之子广陵王刘胥的墓。墓中出土的“黄肠题凑”式棺椁,用珍贵楠木制成,结构复杂、规模庞大、稳重壮观、构件比例协调严谨,世所罕见。

除了汉代的遗迹,这里还是唐子城景区,有唐子城、唐西华门、唐十字街遗址和铁佛寺、唐城遗址博物馆(唐诗碑廊)等景观。

■看点:

大明寺、笔架山

视线再往西南转,蜀冈东峰上有隋朝迷楼。据说进得楼去,千门万户,百折千回,竟不知身在何处。

视线再往西转,蜀冈中峰上矗立着的是大明寺。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故称“大明寺”。

瘦西湖北侧,是笔架山景区,此处留有宋朝遗迹。史载扬州宋代有三城:宋大城(位处现老城区)、宝佑城(位处蜀冈)和夹城(笔架山)。如今的宋夹城,已经是扬州一处重要的湿地保护公园。

收回视线,再往南看,是明清古城一代代叠加而成,如今热热闹闹的城区。

【第二站】

一条文昌路:“穿越”唐宋元明清

东部自然风光带

■看点:普哈丁墓园

在解放桥上东眺,你会发现一大片蓊郁的林木里,隐藏着一座静穆的庭园,南宋来扬传教的普哈丁便安葬在这里。普哈丁是穆罕默德的第十六世裔孙,被回族人视为先贤。

沿路往西,不多远便是琼花观。这里就是传说中隋炀帝看琼花的地方。琼花观原本是后土祠,始建于西汉成帝元延二年。到了宋徽宗政和年间,徽宗赵佶赐“蕃釐观”匾额,所以琼花观又称“蕃釐观”。

再往西走不多远,街道南侧,有一口“宋井”。它开凿于南宋嘉熙四年,至今仍在汩汩涌动。

古城保护核心区

■看点:文昌阁

走到前面的十字路口,就来到扬州的古城保护区。明清古城,在这里叠加衍生。站在十字路口北望,便是今年“4·18”主会场所在的“双东”老街区;往南看,则是扬州清朝最热闹的教场所在。老街深巷,青砖灰瓦,无数历史遗存在这里散落。

十字路口的中心,矗立着一株巨大的古银杏。历尽沧桑的枝干上,嫩绿的新叶在轻风中摇曳。相传这里是谢安故宅,清雍正年间建谢公祠。岁月悠悠,而今只留下这棵老银杏淡然耸立。过了十字路口,就是清盐运使司衙门;再往前,小秦淮河横穿而过,河上架着一座董子桥,桥西北留有董子祠。

顺路继续往西,文昌阁矗立街心。它是扬州的地标。文昌阁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因是扬州府学的魁星楼,故名“文昌阁”。如今,文昌阁已置身商海,周围林立着现代化的商场。不过,出于对文化的尊崇,扬州人作出了这样的决定:文昌路老城区段所有建筑高度以文昌阁为标准,建筑外形必须仿古。因此,在彰显着古典符号的现代化建筑群里,文昌阁作为扬州文化的标志依然傲然挺立。

■看点:文昌商圈

站在文昌阁这个点,你立刻会被浓郁的现代商业气息包围。

历史的“文昌”与现代的“商盛”,在这里奇妙地融合。事实上,商业旺盛一直是这个城市重要的特质。

商业是交流、流通,是像水一样的灵动,为一个城市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当开放的扬州再一次与商业文明拥抱时,国际资本在文昌商圈毫不犹豫地降落,让这个商圈奇迹般的热力四射,成为整个苏中时尚潮流的源头。

从历史的层面上来看,整条文昌路的确记录着一个城市的岁月痕迹。但文昌路更是一条商业繁盛的路,一条财源滚滚的大道。鳞次栉比的商店、一家比一家高档时尚的购物场所,只是它的表象;掩藏在这条路下的,是一个城市的开放心态,是一个城市无与伦比的现代气质。

■看点:千年银杏、石塔

文昌阁往西,街心又有株古银杏,一座唐石塔是它千年的伙伴,这是唐代木兰院的遗物。树呈V形,高20米,冠幅350平方米,树龄1300多年,是扬州排名第一的古树。这株银杏虽已千年,但每年秋天依旧硕果累累。

古银杏北侧就是石塔寺遗址,本是晋代遗刹,名蒙因显庆禅院。南朝刘宋元嘉年间,改为惠照寺,唐朝更名“木兰院”。唐开成三年,得古佛舍利于木兰院,建石塔藏之,易名石塔寺。

繁华新城西区

■看点:双博馆

过了石塔,一路西去,你可以领略到扬州城市重心逐步西移。这里有扬州博物馆和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2500年的历史,以浓缩的形式收藏于此。扬州也是古籍雕版印刷业的发源地之一,是国内唯一保存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收藏着明清以来的古籍版片近30万片,全面展示整个中国古代雕版印刷史。

■看点:扬州火车站

穿越2000多年的文昌路,到了西头,立刻节奏明快起来。这里,伫立着一座充满现代时尚气息的火车站。当火车成为扬州人生活中几乎觉察不到的一部分时,回想起4年前,扬州火车通车时,扬州人百年梦圆的激动与呐喊,让人不胜感慨。

■看点:润扬大桥

铁路是一个城市加速的起点,而南边的那座跨越长江、跨越扬州人千年梦想的大桥,更是让扬州交融开放的基因,再一次激情释放。

从铁路通车、大桥通车,到机场建设的启动,一条条高速对外交通通道,编织着新扬州腾飞的梦想。

文昌路,这条扬州城区东西交通的大动脉,就是这样以荡气回肠的方式,传达着这个城市历史文化的厚重积淀,传达着这个城市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特质。

【第三站】

鉴真纪念堂:体会坚韧不拔的鉴真精神

扬州是鉴真的家乡,更是连接世界文化的开放平台。小平同志曾经评价:“在中日人民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鉴真是一位作出了重大贡献,值得永远纪念的人物。”对扬州而言,宗教文化是扬州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鉴真文化不仅是宗教品牌,更是扬州的文化品牌和城市品牌。

■看点1: 梁思成设计

为了纪念鉴真在中日友好史上的历史功绩,1973年,扬州在大明寺内建造了鉴真纪念堂。从大明寺的大雄宝殿往东走,迎面看到的建筑便是鉴真纪念堂。

纪念堂由我国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设计,分为两组。一组为四松堂构成的清式四合院,南为纪念馆,北为门厅,由游廊周接。天井内有4棵古松,廊悬云板、木鱼,精舍巧建,清幽雅洁。另一组为仿唐式四合院,有纪念碑亭、纪念堂,再由抄手游廊将两建筑周接。园内植佳兰芳卉,其中樱花为1980年鉴真大师像回故里探亲时,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森本孝顺长老所赠。这两组纪念堂一为清式,一为唐式,分之为二,但同处一条中轴线上,又合而为一。

■看点2: 中日交流

正堂完全仿照日本唐招提寺主体建筑金堂样式,只是形制由七楹变为五楹。金堂是鉴真当年亲自设计,保持了中国盛唐的建筑风格,又融合日本当时建筑的特点。现在纪念堂又仿照金堂,其用意当然是体现中日文化互相交融的特点。

纪念堂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正殿中央坐像为鉴真干漆夹像,是我市雕塑艺术家刘豫按照日本唐招提寺“模大和尚之影”而造,结跏趺坐,合闭双目,神态安详。殿前石灯笼是鉴真大师像回故里时,唐招提寺住持森本孝顺长老所赠。

■看点3: 扬州讲坛

如今纪念堂身后,又兴建了鉴真学院以及鉴真图书馆。鉴真学院已成为扬州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扬州讲坛”定期在这里举办,名家大家在此与市民交流。

近年来,扬州在日本、东南亚等地推出鉴真故里游;与日本有关方面联合推出鉴真国际马拉松大赛;鉴真书画院将日本乃至世界书画艺术集聚扬州;鉴真医学院加强了中日医学文化的交流……接下来,扬州还将建鉴真养老院、鉴真爱心超市,进一步放大鉴真文化的辐射半径。

■看点4: 重读鉴真精神

唐代高僧鉴真先后六次东渡,其中五次渡海都失败了。直到天宝十二年(753年)十一月,他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以惊人的毅力成功踏上赴日弘法的征途。在日本10年,鉴真以忘我的精神,把中华佛教戒律和唐代文化精华带到日本,对日本佛典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此外,鉴真对于日本的医药学、书法、建筑、雕塑、美术等方面的发展都有巨大促进作用。

今天,我们重读鉴真精神,重读他那永不退缩的进取精神、不惧艰险的拼搏精神、舍身忘死的牺牲精神、开启文化交流的创新精神、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韧精神,在如今这个喧闹的时代,鉴真精神不能不让人受到极大震撼。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