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城市导航>山东>美食>

山东名吃

来源:金玉米 编辑:迪拜 时间:2011-12-04

山东是中国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多样的民俗风情决定了山东和其他地域的不同。中国四大菜系中的鲁菜,就是在普通中透着特色的一种。但说到鲁菜,似乎并不能含括齐鲁大地上的奇珍与异味。几年中,曾去了山东许多地方,每个地方差不多都能拿出自己的绝活供品尝。现将听过看过吃过的一些名吃罗列出来,以飨看客,勾起你我食欲。
    满汉全席:过去孔府招待皇帝才置办的宴席,据说菜有196道,餐具404件,全是名菜佳肴,其做法、上法、吃法有颇多讲究。
    鱼翅四大件:孔府名菜,开始先上四个干果、四个鲜果八个盘;尔后上大件鱼翅,跟两个炒菜行件;第二个大件是鸭子大件,跟两个海味行件;第三个大件是鲑鱼大件,跟两个素口淡菜行件;第四个大件为甘甜大件,如苹果罐子,跟两个行菜,如冰糖银耳、糖炸鱼排等。大件之后,上两盘点心,一甜一咸。接着再上四个瓷鼓子的饭菜。如果上“一品锅”,可以代替四个瓷鼓子,因为锅内有白松鸡、南煎丸子加油菜、栗子烧白菜、烧什锦鹅脖等四样菜。再后上四个素菜,紧跟四碟小菜。最后上面食。
    海参三大件:孔府名菜,先上八盘干鲜果,然后上海参大件。第二、第三个大件是神仙鸭子、花篮鳜鱼(俗称花鲫鱼)或诗礼银杏。每个大件也要跟两个行菜,如活虾、炸熘鱼、三鲜汤等。饭菜仍是四个,如元宝肉、黄焖鸡等,四季往往有别,秋天是菊花火锅,两个火锅一荤一素,冬天是杂烩火锅、什锦火锅或一品锅。
    芙蓉百花鲍:烟台名吃,以烟台长山列岛出产的名贵盘大鲍鱼加上鸡牙子肉、肥肉、鸡蛋清等制成的一道名菜,选料讲究,造型美观,汤汁清澈,鲜嫩可口。
    临朐全羊宴:已有200年历史,用当地山羊,做成锅烧羊肉、宫爆羊肉、溜羊茸、酱羊排、烧羊头、扒羊蹄、焖羊腿、烩天花、卤羊肝、炒腰花等。重头菜要数全羊汤,酸、辣、麻、香,清素不膻。上菜的顺序为:先上糖、盐、酱、醋、大葱、胡椒面等作料,再依次上冷盘、拼盘、热菜。
    福山传统菜:30年代“吉升官”的菜最具代表性,常行菜有60多道。有雪花丸子、糟熘鱼片、熘虾仁、烧蛎黄、全家福、虾子海参、焙大虾、三不粘等。
    九转大肠:济南名菜,清光绪年间由“九华楼”酒楼首创。店主开九处店铺,均以九字冠铺名之首。有一次烹烧大肠上桌,客人食之叫绝,赠名九转大肠。后来此菜名声渐高,成了鲁菜当中红烧菜的代表。
    宫保鸡丁:济南名菜,保,不是煲,也不是爆。源于清代山东巡抚丁宝祯曾被赐封为太子太保,简称宫保。他最喜欢家厨周进臣、刘桂祥等人烹制的炒鸡丁,每宴必用此菜待客,一时享誉天下,得名宫保鸡丁。
    黄家烤肉:济南名菜,相传是明末章丘黄家湾一个姓黄的人用整只猪烤制而成的一种名吃。皮酥、肉嫩,味清香,肥而不腻。单吃鲜香可口,若烩以白菜、豆腐则更具风味。现在,济南异香斋专门制作。
    黄河刀鱼:黄河入海口有句渔谚说麦稍黄,刀鱼长。黄河刀鱼属于鳀科,又叫茅刀鱼,小的六、七寸,大的一尺多长,身薄色亮,细鳞小肚,吻短圆突,像一口尖刀。它们有时游到海里,有时又游到河里。其脂肪丰厚,且肉质细嫩,烹调无需多少佐料,肉味香美。民间习惯以单饼卷食。
    黄河鲤鱼:济南名菜,其中糖醋黄河鲤鱼历来被誉为山东名菜之首。另外还有棒子鱼、红烧鱼、干烧鱼、瓦块鱼等做法。
    吉祥长寿:微山湖名吃,用湖鸡与湖产甲鱼为主料烹制而成,野味十足。
    断鳝:锦秋湖名吃,又叫蒲芯炖鳝鱼。用草木灰去掉鳝鱼粘液,去除内物,小锤碎骨,切块,油炸,加湖水,加蒲菜芯等佐料,文火炖熟。此吃法已流传数百年。
    生呛梭子蟹:莱州湾盛产“三疣梭子蟹”,汛期一年分“麦黄蟹”和“豆黄蟹”两次。秋天,先煮好腌蟹子用的汤水,冷却后,装进坛子里,再将活蟹子放入汤中,让其饱饮腹中。然后封坛20天,开坛即食。
    博山酥锅:博山民间传统名吃,传说是清朝初年颜神镇一位叫苏小妹的女子首先制作的,故叫苏锅。又因用醋较多,以鱼酥、肉烂为主要特征,且“苏”与“酥”谐音,故名:博山酥锅。用料是鸡、鸭、鱼、肉、海带、白菜、藕等,可任意增减。现在酥锅已发展到淄博各地宾馆、饭店,成为冬季的时令佳肴。
    朝天锅:潍坊名吃,始于清初,因露天设摊,锅无盖,故曰朝天锅。做时将母鸡和猪的肠肚一起煮,熟后,热肉汤加上香菜、葱花、酱油,每人一碗。肠肚切好卷入饼中,就汤吃。
    清炖开凌梭:沾化名吃,用当地越冬梭鱼,去鳞清汆,再用旺火炖熟,味道鲜美无比。
    七珍煮羹:威海名吃,汤白,纯系山中野珍,有七彩之色,堪为汤中佳品。据传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于金大定十六年来到昆嵛山南麓的圣经山,收下了七位弟子,后称北七真人。七真人每人爱吃的一种山珍,传入民间,七种山珍放在一起煮,即为七珍煮羹。
    山亭羊肉汤:枣庄名吃,以其独特的风味,被誉为鲁南第一汤。其特点是:汤白、味鲜、无膻味、肉质滑嫩。 
    单县羊肉汤:制作精细,调料齐全,色泽光亮,呈乳白色,不膻不腥不腻。如今已风靡全国各地。
    台儿庄张家狗肉: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制作精细讲究,选用十几种名贵佐料,配以百年老汤,香而不腻,烂而不散,鲜美可口,色味俱佳。
    保店驴肉:德州名吃,民间有“长官包子,大柳面,要吃驴肉上保店”的传说。严格按传统方法制作,瘦而不柴,肉质鲜美。
    东营肴驴肉:刚出锅的肴驴肉呈紫红色,内外一致。肉质硬实但易咀嚼,味道浓香却不油腻。汤中含有中药,夏天不易招虫,不易变质。
    曹县烧牛肉:菏泽名吃,由特殊工艺制成,味道独特。早在民国时期,曹县烧牛肉就已享誉海内。
    德州扒鸡:全称德州五香脱骨扒鸡,成品鸡趁热一抖,骨肉立马分离,吃起来鲜嫩松软,清香不腻。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如今行销全国各地。
    魏氏熏鸡:聊城北关魏永泰于嘉庆十五年创制,已有近200年历史。经熏制的扒鸡,水分少、皮缩裂、肉外露、无弹性、药香浓,存一年不变质。老舍先生誉其为“铁公鸡”。
    南阳烧野鸭:微山湖南阳镇名吃,选用当地产的野鸭烤制。特点是香、嫩、鲜、酥。传闻旧时客商为吃南阳野鸭,常常百里奔波,夜泊湖中。
    托板豆腐:临清运河名吃。讲究水汪,筋道。切成骨牌大小的长方块,放在一块木板上,把嘴凑上去吃。
    泰山三美:白菜、豆腐、水。泰山白菜又叫城白菜,因为颜色光洁,白中透出淡黄,酷似象牙颜色,又称象牙白。体大,心实,清脆。泰山豆腐,用小石磨推磨,加泰山水成浆,经多道工序细心制作。其特点无苦味,无涩味,细嫩如玉似脂。泰山水清甜爽口,无杂质,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矿物质。
    武定府酱菜:已有360多年的历史,清代成为朝廷贡品,故又有贡菜之称。具有鲜、甜、脆、嫩四大特点,有“山珍海味好伴侣”之誉。
    玉堂酱菜:济宁名特酱菜,清代姑苏人戴玉堂,用南方技术生产北方风味酱菜,一时被誉为“京省驰名”、“誉压江南”。主菜有包瓜、磨茄等。
    京冬菜:日照名特酱菜,始创于清咸丰年间,选用当地产的大白菜闷制而成,装在坛中,可保存三年。既能作平日餐桌上的小菜,又可当鱼汤、蛋汤的佐料。
    八宝豆豉:临沂名特酱菜,清道光年间由“唯一斋”酱园研制。用大黑豆、茄子、鲜姜、杏仁、鲜花椒、紫苏叶、香油、白酒等放在坛中,发酵而成,故称八宝。第一年在茄子收获季节配料装罐,发酵10-12个月,第二年中秋开罐,此时豆粒光泽黑亮,香气醉人。
    临清进京腐乳:临清济美酱园的传统产品,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民国初期,济美酱园与北京的“六必居”,保定的“槐茂”,济宁的“玉堂”齐名,被誉为江北四大酱园。进京腐乳选用当年优质大豆为原料,经浸泡、过滤、煮浆等十几道工序制成。
    捶藕:锦秋湖名吃,七月以后,取干净嫩藕,用荷叶包好,拿拳头轻捶,加上白糖,以莲梗作箸,作管,食之,吸之,一身清香,数日不散。
    烟台焖子:传统名吃,已有上百年历史。由上等地瓜粉团制成焖子,凉透后切成小方丁,下锅两面煎至发黄,铲入盘内,浇上麻酱、蒜泥等佐料,热脆、香辣,风味独特。
    糁:音san,古沂州(今临沂)风味小吃,迄今已有2400余年的历史。糁这种吃食在临沂非常流行,无论在街边小摊还是在大酒店里都能喝上。多用鸡肉(或牛、羊肉)和麦仁、面粉、葱、姜、盐、胡椒粉、五香粉、香油、酱醋等原料,经多道工序制成,汤稠味浓,讲究热、辣、香、肥。
    孔府糕点:由专门技师制作,技艺世代相传,明、清时公认超过北京名点。分内用、外用两大类。
    呱嗒子:也叫“牛舌头”,是济南回民独有的手艺,又薄又脆,形如牛舌头,有咸、甜两种。
    起糕:文登、乳山名吃。把薯面放于瓦盆中,细细洒水,反复搅拌,和匀后放锅内大火蒸,切成方块吃。由于太好吃,吃得快,容易噎人,故又称“噎煞狗”。一般要配着稀饭食用。
    枣旮旯:济南传统食品,烤炉上摆鹅卵石制成的一种枣泥饼,样子凸凹不平,味道香甜可口,据说本来叫枣疙瘩,后传为枣旮旯。
    锅子饼:滨州传统名吃,相传此饼乃清末西关一邢姓店家制作,又称邢家锅子饼。先用软面做两个小饼,在熬子上烙黄备用,再用鸡蛋、熟肉、豆腐、香菜制陷,卷入饼中,稍煎,切成块食。
    吊炉烧饼:高青县著名面食,面粉和制配以芝麻、麻汁、花椒、盐。上灶为反扣的铁锅,下灶为盘好的铛锅。把饼放在铛锅中,用上下灶中的木炭火烘烤,外酥里焦,堪称美味。
    周村薄酥烧饼:特点在于薄上,黄灿灿的圆饼上,粘满芝麻,吃起来又香又脆,分甜、咸两种。现在到周村,可参观制饼技艺表演。
    滕州大煎饼:讲究味正,不能发酸。饼又大又厚,每斤才称四个。方言称为“碾拧”。
    媳妇饼:文登名吃,选用白面、鸡蛋、猪油、白糖,饼做得要厚,要香,要甜,吃了长劲。原是女方出嫁放在箱底带到婆家送给新郎的体己干粮,俗称媳妇饼。
    盛家火烧:荣成风味小吃,讲究三把火就得熟,故又名三把火火烧。刚出炉的火烧,一面酥脆,一面柔软,中间白中透黄,层次分明。吃时不粘口,不噎人,吃过之后不觉得口干。
    杠子头:潍坊有名的硬面食品,和硬面,用枣木杠子压。中间薄,有孔,边厚。源于古时,用麻绳串成串,挂在鞍边、车旁,食之方便。凉吃越嚼越香;热吃,用菜、肉去烩,柔韧不散,非常有味。
    小红楼牛肉灌汤包:青岛名吃,有60年的历史,松软筋道,肉鲜多汤,鲜而不腻。
    长城三鲜水饺:青岛名吃,馅心材料随季节变化,著名品种有海参虾饺、鲅鱼水饺,保持了海鲜的原汁原味,鲜美滑爽。
    潍坊和乐:又叫饸饹,一种古老的面食,贾思勰和蒲松龄都曾描述过。潍坊和乐用面粉加淀粉制成,长且韧,不易断,乡间多以此祝寿。出锅后,配上鸡鸭肉卤和“憨肉”一同吃。
    猪耳朵面:文登、乳山名吃,分别和麦面及薯面,用麦面包薯面,擀薄饼,切成面条,两层白夹一层黑。煮熟浇上海味卤汁。
    福山大面:又称拉面、抻面、摔面。面条分扁圆两大类,十几种,面品也分常行面、特制面两大类十几种。佐料和调味,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且丰富多味。从前吃福山大面用的是沙碗,据说这样吃不改味。
    谷香村排骨面:青岛名吃,具有70多年的历史,其排骨面、熏鱼面和虾仁面最为著名。分为海鲜、肉类、素菜三大系列。久泡不软,汤鲜味醇。
    渔家饭:长岛饭食,主要有大鱼饺子、鱼包子、鲜鱼面、鱼味糊糊汤、海菜、夹子、海菜汤、海胆汤、海兔酱、牛毛菜等。作渔家游,可一享口福。
    红绿八宝饭:八宝饭本来是泰安民间的节日食品,据传自乾隆喜欢上了以后,开始闻名。现在的八宝饭,主要以江米为主料,加红枣等十几种配料制成。
    把子肉干饭:济南小吃,选取有肥有瘦的猪肉,切成长条,用麻绳捆成一把,煮好,再放在酱油中炖。白米饭浇肉汤,把子肉下饭。   

 

上一篇:烟台美食地图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