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著名土特食品
上海小吃在南宋时即有记载,明初上海成为东南名邑,制作渐趋精美,在清时随着上海商业日益繁荣,应时适令的各类米、面类小吃品种更为丰富。清末,上海列为对外通商口岸后,相继吸取了各地风味小吃精华,几乎包括了全国各主要地方的特色,并加以发展和提高,形成自己的特色。上海小吃特点是品种繁多,兼具南北风味;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应节适令,因时更变;供应方便灵活。
上海著名土特食品有:桂花糖藕、鸽蛋圆子、金瓜、酱包瓜、鸽牌龙虾片、松江四鳃鲈、邵万生南味食品、小绍兴白斩鸡、稻香村鸭肫干、枫泾丁蹄、进京乳腐、豆腐干、水蜜桃、亭林雪瓜、城隍庙五香豆、上海梨膏糖、三黄油鸡、它似蜜、五芳斋糕团。

鸽蛋圆子
鸽蛋圆子是沪菜菜谱之一,以鸽蛋为制作主料,鸽蛋圆子的烹饪技巧以煮菜为主,口味属于甜味。鸽蛋圆子的特色:糯米滑润,冷而不硬,糯而不粘,香甜清凉。
1930年有王姓摊专为城隍庙湖心亭得意楼制作用糯米粉包裹特制糖馅的蛋形圆子,小巧玲珑,软糯润滑,甜而不腻,深受吃客欢迎,并从此一举成名,成为传统食品。

酱包瓜
酱包瓜以生瓜作原料。生瓜皮色乳白,肉厚皮薄,水多味淡,质地细密,经用纯面粉制作的甜酱,采取特殊工艺精心腌制,便成酱包瓜。酱包瓜肉厚皮薄,食之甜而不腻,脆嫩爽口,堪称是酱瓜中的佼佼者。瓜体呈透明状,放在灯光下一照,条条都是嫩黄色的晶体,里边的瓜子粒粒可数,切片佐食,胜似蜜。它的主要制作方法是将生瓜放在甜面酱中腌制,加工腌制的原料和工艺特别讲究。

稻香村鸭肫干
鸭肫即鸭胃,形状扁圆,肉质紧密,紧韧耐嚼,滋味悠长,无油腻感,是老少皆喜爱的佳肴珍品。熟品外棕黄色,内鲜红色似火腿,肉质紧密,咸淡适宜,鲜美可口,细加咀嚼,鲜味益显,余味绵长。可生津开胃,促进食欲,富含蛋白质,营养丰富。
鸭肫的主要营养成分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E和钙、镁、铁、钾、磷、钠、硒等矿物质。鸭肫铁元素含量较丰富,女性可以适当多食用一些。

枫泾丁蹄
上海枫泾丁蹄是上海地区的特产。上海枫泾丁蹄具有冷吃“香”,蒸熟后吃“糯”的独特味道。它与镇江“肴肉”,无锡的“无锡肉骨头”一样享有盛名。枫泾丁蹄品种分为全蹄、半蹄、蹄筋3种。全蹄净重1.4市斤,半蹄0.7市斤、蹄筋0.18市斤。色泽暗红光亮,热吃酥而不烂,冷吃喷香可口,肉质细嫩,汤质浓而不腻,十分可口,久吃不厌。

进京乳腐
上海郊区奉贤县鼎丰酱园生产的“进京乳腐”久负盛誉,是全国著名的优质乳腐之一。品种有红乳腐、白乳腐和花色乳腐三种。红乳腐包括大红方和小红方。白乳腐包括糟乳腐、油乳腐和白方,花色乳腐品种更多,以配料而命名,如玫瑰乳腐、油辣乳腐、火腿乳腐、虾子乳腐等等。其中以玫瑰乳腐最具江南特色。它是以小红方作基础,加入馥郁的玫瑰花和其他调料精制而成。各种乳腐都可用大口玻璃瓶盛装,只要灌满卤汁,密封瓶口,放在阴凉处经久不坏。

城隍庙五香豆
城隍庙五香豆,产地中国上海。“不尝老城隍庙五香豆,不算到过大上海!”这是凡到城隍庙中外游客众口一致的评语。城隍庙五香豆皮薄肉松,盐霜均匀,咬嚼柔糯。吃到嘴里香喷喷、甜滋滋,别有风味。在上海,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上海梨膏糖
上海梨膏糖,中华老字号产品,是上海市的著名特产之一。梨膏糖是纯白砂糖(不含饴糖、香精、色素)与杏仁、川贝、半夏、茯苓等十四种国产良药材(碾粉)熬制而成。口感甜如蜜、松而酥、不腻不粘、芳香适口、块型整齐、包装美观,由于品质优良,疗效显著。上海梨膏糖历史悠久,起源可追溯到唐朝,在清朝盛行,目前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深受广大男女老少的喜爱。

三黄油鸡
三黄油鸡是中国菜系沪菜菜系中很有特色的菜式之一,三黄油鸡以母鸡为主要材料,烹饪以煮菜为主,口味属于咸鲜味。“白斩鸡”又因其用料是上海浦东三黄鸡(脚黄、皮黄、嘴黄),故又称三黄油鸡。

“五芳斋”糕团
“五芳斋”糕团,上海传统美食,由上海“五芳斋”糕团点心店生产。其糕团选料讲究,注重用糖,以苏州、常州等地产的粳米、糯米为主料,松子、瓜子、芝麻、赤豆、桂花为辅料,水磨制粉,因不同品种,讲究不同配料方法,并应季节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