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城市导航>上海>休闲>

上海的“十里洋场” 南京路步行街外地游客必逛之地

来源:金玉米 编辑:红酒 时间:2013-05-28

 南京东路就是“十里洋场”

    在很多介绍上海的书中,都称上海是“十里洋场”,主要是说明上海的繁华。而在上海“十里洋场”有个特指的地方,那就是南京路。1843年上海开埠后,南京路即确立了上海近代商业发祥地的地位,人称“大马路”,南京路是东起外滩,西抵静安寺,全长10里,且近现代时期曾为外国殖民者的租界,因此又称洋场,所以曾被称作“十里洋场”。到了1930年代,“十里洋场”南京路已是蜚声中外。而这里的“繁华商业街南京路”主要指的是南京东路一段,南京东路上的先施、永安、新新、大新这些引领亚洲时尚潮流的经典名店,出售的商品是西装革履、旗袍高跟鞋,当时的上海就已经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经济中心和时尚之都,即便是风云一时的香港当时也只能攀附上海的名声,自称“小上海”。

 

步行街开街涌进300万游客
    1999年9月20日南京东路步行街正式竣工开街。其实早在1995年,南京路就开始“试行”步行街,不过那时还不是“纯粹”的,正常工作日时,街边仍有围栏,街上有20路公交车通行,但到了周末时,这些围栏都会被收起来,20路公交车也会改道。步行街从“试行”确定为“正式”后,为将20路公交车“彻底”改道,不得不拓宽其南北两侧的天津路、九江路、汉口路,为此,黄浦区政府曾斥资5亿动迁。随后,为改造成真正的步行街,南京东路进行了一年多的全封闭施工。由于施工时间长,步行街的概念在当时也非常新奇。施工结束后、正式开街前的半个月,国内外媒体便纷纷聚焦于此,竞相报道。结果,正式开街那天,整条街上全是黑压压的人头。通过监控统计,当天的客流量达到了300万人次。从此,南京东路步行街成为是中国商业街步行街的样板工程。

 

民意调查上海人最喜爱南京东路
    2009年7月,《东方早报》的东方民意启动了一次有关上海的问卷调查。调查,以上海衣食住行为对象,征集市民对上海的城市印象,评选自己心目中“最上海”的生活印象。共计有1554名上海市民参与了问卷调查,其中男性746人,女性808人。在“市民最喜欢的上海综合购物区”调查中,南京东路商圈(步行街等),徐家汇商圈(美罗城等)和人民广场商圈(来福士等)占据前三位。答案是出人意料的,想来现在的上海人很少会把逛街购物锁定在南京路步行街,近几年上海的商业如星星燎原之势遍布市区,浦东有大拇指广场、陆家嘴的正大广场,东北角有五角场商业中心,北部有大宁国际购物中心,西北部有梅川路步行街,西南面有大名鼎鼎的徐家汇商业区,更何况市区老牌的南京西路、淮海路、四川路都在商业形态上有了升级,想想周围的朋友,早把南京东路步行街让给了外地朋友。又看见统计数字显示,南京路商铺的交易量虽然大,但单笔消费金额通常十分低,当年高档的先施、永安公、第一百货等如今都不再能进入上海前十的高尚消费场所。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又想想,每年年末的打折季,新世界总是人满为患,上海人虽然把步行街让给了外地人,可其周围的商场、饭店、咖吧,依然是上海人最喜爱的聚会、聊天、休闲的场所吧。

 

■指点
历史:南京东路的历史稍早于南京西路,150年前,由麟瑞洋行大班霍克等人发起,在南京东路丽华百货公司附近建起了上海的第一个跑马场,同时搞了一条通往外滩的小路,因为国人经常看到老外们在这路上骑马,故称此路为马路。它的正式名字为花园弄(PARK LANE),上海人便根据其发音习惯称其为派克弄。当初的花园弄只有从外滩到现在的河南路一段。1999年9月20日南京东路步行街正式竣工开街,从此,南京东路步行街成为是中国商业街步行街的样板工程。
东西南京路的区分:南京路分为两段,传统意义上的南京路步行街指的是南京东路这一段,素有“中华商业第一街”的美称。当年的“永安”、“先施”、“新新”、“大新”四大著名环球百货商店的老建筑都恢复了旧貌。比起外地游客云集的南京东路,南京西路被昵称为“南西”,更加得到当今沪上时尚男女的青睐——这里也是国外奢侈品牌最密集的地区。尤其恒隆广场、中信泰富、梅陇镇伊势丹相连的这个路段,号称“凹造型”人士的“兵家必争之地”。
地理:现在的南京路步行街,也就是南京东路的部分,位于黄浦区,西起西藏中路,东至河南中路,再向东走就是外滩,全场仅1200多米。


交通:地铁1、2号线的人民广场站和地铁2号线的南京路站,都可以直达南京路步行街。
游程策划:从地铁1、2号线人民广场站的地下通道可直接进入新世界城,过了西藏中路地下通道就是市百一店和南京路步行街,进行游览步行街,步行街东端是河南中路地铁站,从这里乘上地铁2号线去浦东陆家嘴(东方明珠、金茂大厦),或折返去南京西路上另一块顶级“商圈”——梅龙镇、中信泰富和恒隆广场。

 

步行街交通:步行街的游览车又称叮当车,通行时间8:00-22:00,车顶保留了老式电车顶棚的弧形,车厢的两侧则是完全敞开的。路线从西藏路到河南路,车票价格统一为2元。游客在起始站点先自行上车找座位,等车厢坐满之后,售票员在车窗外开始收费,可乘坐24至30位游客。需要注意的是从下午到晚上秩序比较混乱,经常有抢位置的现象出现。

 

杜莎夫人蜡像馆:位于新世界商厦10楼。这是全球第六家杜莎夫人蜡像馆,观众除了可以与80多尊足以乱真的中外明星蜡像留下亲密合影外,最为知名的“惊声尖叫”惊悚互动展区亦可一玩。展馆全年365天开放,营业时间从早上10点一直到晚上10点,但是最后售票时间为晚上9点。普通票价为成人135元,学生100元,儿童及70岁以上老人60元。

 

老建筑:走在步行街上,千万别忘了仔细看看市百一店(原“大新公司”)、永安百货(原“永安公司”)、上海时装公司(原“先施公司”)和第一食品商店(原“新新公司”)这“四大公司”,无不把南京路的过去与今天不断迭映在眼前,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为这条百年老街增添了别样的魅力。特别是已不算年轻的市百一店,就矗立在南京东路、西藏中路口,这座解放前的“大新公司”是当时南京路上最好的建筑之一,如今虽不再代表时尚和流行,却依然是上海商业文化的一个象征,几十年来一直是中国最著名的百货公司。这4大公司的老建筑皆在西藏中路到浙江中路之间,这也是步行街最精华的部分了。

 

名店
●老大房:最有特色的是熏鱼和鲜肉月饼。尤其是熏鱼外面的那层糖酱,是用祖传秘方配制而成,咸中带甜,外脆内酥。鲜肉月饼采用的是精制肉酱,经260度高温烘烤而成。  
●邵万生:专营自产自销宁绍风味糟醉食品,醉泥螺和醉蟹不仅闻名上海,在东南亚和港澳也有名气。  
●蔡同德:初创时属前店后工场性质,前面是店堂出售丸、散、膏、丹、胶、露、药酒和配方,后边是煎熬驴皮、龟版、虎骨、鹿骨等胶剂和自制各类膏、药酒工场,以自产虎骨木瓜酒和洞天长春膏见长,成为沪上四大国药号之一,风靡海内外。  
●沈大成:集点心与风味小吃之大成,故取店名沈大成,其中以糕团著称。   
●张小泉:张小泉剪刀剪绸不带丝,剪布干净利落,不生锈,刀口损伤小,其剪刀头片上还刻有图案,令人爱不释手。  
●朵云轩:经营中国书画及其相关的文房四宝著称,它的木版水印复制艺术则与北京的荣宝斋分别雄峙于大江南北。  
●吴良材:茂昌和吴良材为同一类型的老字号,专营各式眼镜。
●亨达利钟表行:建于20世纪初,原为德商礼和洋行产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华商孙美堂买下,在全国各大城市普设分支机构,被国内同行尊为钟表业鼻祖。
●老凤祥银楼:创设于1848年,为沪市银楼业九大同行之一。
●培罗蒙西服:创建于1928年,目前保持着老字号西服店特有的雄风。

 

虹庙:又称保安师徒庙,据说是明代时从虹口迁来,故名。传说《庵堂相会》这出戏讲的故事发生在虹庙。原先是一座小小的土地庙,因南京路日益繁荣,此庙的香火也日盛。当年香客以社会下层妇女居多,花界、伶界犹信。1900年一场大火,使庙宇受到严重创伤。直至1963年关闭。现在南京路上有个虹庙艺术馆,安身与海伦宾馆对面的石谭弄内,亦有菩萨供奉,艺术馆内主打展出法国里尔的科技与文化,但我看最显眼的地方是那个法国餐厅,可吃饭的食客寥寥。

 

吃喝:南京路步行街上的老字号美食用一双手基本上是数不完的。泰康的零卖饼干、新雅的广式点心、燕云楼的片皮鸭、真老大房的熏鱼和鲜肉月饼、沈大成的糕点、三阳、邵万生的南货、第一食品公司的一应俱全等等,很多店至今还是上海人自己办年货的必选。

 

另类玩法:假如肯早起,那你一定要来看看六七点钟的步行街。那时的步行街,商店均紧闭大门,清洁工在进行路面的清洗工作,可街上却热闹非凡,人们有的跳着交谊舞,有的打着太极拳,有的在溜滑板,有的在打羽毛球,真是玩什么的都有,不像是一条商业街,倒像是一座公园,与白天的喧嚣相比真是两个世界。

 

提示:南京路步行街更像一个景点,而不是一个购物场所,是条通外滩的通道,因此笔者建议外地游客不必急着在步行街购物,但记得在这里卖点上海特色的食品吃吃,真的要购物的话,淮海路、徐家汇才是好地方。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