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城市导航>广东>美食>

吃在广州

来源:金玉米 编辑:盖茨 时间:2012-10-27

菜系:粤菜

吃在广州

东山区:
1、 五羊新城天桥旁的好世界海鲜酒家上海滩餐厅上海菜很地道,味道、服务环境也不错!
2、 五羊新城m记旁的"一品轩"我最爱白切鸡米线,令我这个不爱吃白切鸡的也狂爱吃。
3、 海印星之光电器城向东继续走50米,有间美心烧鹅,香港人开的,味道几好,不过超贵,去了两次,门口都停满了车,实在是fb的好地方。
4、 黄花岗的宗江老川菜比较老牌,谭鱼头觉得算精品。
5、 东风路的普利据说是广州最早的川菜馆,味道也还行。
6、 小洞天是我以前常去的,但现在觉得除了那个川北凉粉,其它麻麻,而且它还由四元涨到六元,没劲。
7、 中山医对面的昔士风有段时间是饭堂,其实好便宜,因为有老火靓汤任饮,就和一同事每天中午只叫一个咸鱼鸡粒炒饭,aa后一人才8元,然后喝多几碗汤,叹着空调看电视。
8、 沙面网球场也有家,咖喱饭,冬荫功汤都让我挺怀念的。
9、 东山口有家小小的日本拉面馆,我总觉得价钱要比中国大酒店的总店便宜太多。
10、 东山区烟墩路十号的ten cafe环境布置很特别,很豪华,有英国的罐装啤酒喝,咖啡也是很香醇。
11、 共和路靠达道路口处有间"手拉手"湖此风味店,有热干面、莲藕汤、红菜苔等。
12、 中山二路中山医科大学正对面有间"1+1+1 山天"食用菌火锅城,专食各种食用菌。
13、 空军医院旁边的九头鸟食府湖北小吃很地道。
14、 梅东路和中山一路交界的吉林大厦的羊肉泡馍,应该比陕西大厦正宗。
天河区:
1、 车陂十字路口,对着万客隆有一排北方菜馆。其中一家湖北菜馆的"红菜苔"比较正宗。
2、 南岗除了吃蛇,以前狗肉也很有名。
3、 棠下那家香辣蟹其实没有天河立交的张记香辣蟹好吃。
4、 天河东炳胜吃鱼生最好,我家湘菜就没有湘村馆地道了。
5、 体育东的澳门街很有葡式特色,中森名菜号称亚洲最大的日本料理,可以去fb。澳门街:德国咸猪手、鸡碎骨、炒鳕鱼头、葡挞,澳门风味,比大排档价钱贵一些,环境一流,环市路珠江大
厦分店:83889703,体育东路金利来大厦首层;38781319
6、 中信广场四楼吃日本料理自助餐还可以。另外几间西餐厅也行。
7、 体育西和黄埔大道交界处的贵州人要比动物园南门的黄果树实惠和味,花江狗肉和酸汤鱼值得推荐。
8、 喜欢去华侨酒店楼下的东北人坐炕,啃酱骨头。
9、 赛马场里有家山西面条,让我这不喜欢面食的人也能吃一大碗。
10、 天河北博斯汤的羊肉串和羊肉汤够味。
11、 广州大道北的安徽人酒楼好象没吃出什么特色。
12、 动物园南门真有不少饭馆,江XiRen瓦罐煨汤很浓,基本上我就为了那碗汤。

13、 水荫路口的川国演义火锅不错,特别是菌汤很好喝。
14、 绿茵阁太多了,泛滥成灾,只喜欢天河城那家,因为可以做陶艺,现在家里有个水杯就是一个人过生日时,在那亲手做成的。
15、 石牌自由空间东西不好吃,歌也普通,但很喜欢它的名字。
16、 员村四横路有一家吃雀的,那里的百鸟归巢价钱比较实惠,味道不错。
17、 中山大道民族学院旁有家雪城饺子馆,那里的东山菜不错。
18、 石牌西路有一家小店卖粉面的,其中的潮州肉丸好吃。
19、 石牌东路的三天什么店,吃食用菌,比较有特色。
20、 天河北嘉怡苑一楼的江南渔村的鸡炖翅顶绝。
21、 中山大道的唐苑酒家也是便宜的吃翅好地方。
22、 龙口东路洞庭鱼头王的分店。味道确实不错。老板姓汤。订座电话:棠下店85661538;龙口东店: 87538593。
23、 员村天河公园对面的小山包上有一家宏奇王品西餐厅,牛排一流,景致一流,套餐分量很足,适合约会。
24、 体育西后的乌江鱼味道好又便宜,就是服务差一点。
25、 珍味馆,大漫风沙肉,珍味鸡(食过包叫好食),碳烧肉,味道一流,价钱都不算贵..环市路西部大酒店:83866138
广州大道天龙酒店3楼:87589988。
26、 珠江新城有个八千代出品的剌身不错啊,三文鱼五十元一斤(比百佳还平百佳要56元一斤)十分新鲜,埋单时同个服务员讲下,话自己是熟客仔,她们会送你每人一个姜汁雪糕的.男仔大概每人三十五元左右,女仔大概30元左右就可以吃得很饱了。
27、黄埔大道的金华酒家潮州菜不错,很受欢迎。

越秀区:
1、 下塘西登峰宾馆走上少少有家"公社食堂"名字很有意思,可以去看看的。我记得那里附近很多大排挡,当年那里啤酒2元一支,实在是去啤啤的好地方。
2、 在恒福路有好几家小餐厅啊,象清真菜馆,老北方饺子馆,锅栈吃火锅;
3、 转进淘金路里面有我家的面食馆,面也可以啊;天长地久红茶馆啊;有间老字号的淘金面馆,小学时候就有同学说那里的面好吃了,现在虽然一般,却是胜在有历史啊,哈哈。
4、 再过去,有东北人,湘妹子,仙踪林,到了世贸就更多了。然后就是不见不散茶餐厅,很多招牌推荐,虽然我觉得味道一般,不过还算便宜。
5、 在越秀南有间"风味馆"是吃牛三星的,以前读中学时经常去吃,都几正噶~~~好多学生喜欢去那里。
6、 大南路的陕西大厦凉皮和糖夹肉要比它的招牌菜肉夹馍可口。
7、 越秀南陕西大厦的的兰州拉面,凉拌菜很地道。
8、 站前路的三峡的酸菜鱼。
9、 童心路的麻婆婆水煮鱼油太多了,连我这肉食动物都怕。
10、 建设六马路的森美是巴西烧烤,除了比旁边的拉丁餐厅好吃,还有几个巴西乐师演奏得好棒,前年的圣诞节,被两个女友强拉去环市路,每家都满员,只有这家新开有位,拿着一杯啤酒和他们聊了几句,然后他们又弹又唱,还拉着我们一起跳,好开心。

11、 巴黎春天五楼有法国大餐吃,曾经宰过一个不怀好意的家伙,然后偷溜再也不理他了(虽然违背我的做人原则,不过对坏人不能心软啊)
12、 世贸的泰国焦叶屋等位太难,还不如去麓湖的广视宾馆分店,好吃且好玩,外籍厨师和服务员载歌载舞,如果你跳过了竹竿舞,还可以打八折。
13、 花园酒店顶层的旋转餐厅中午是198/位,晚餐是228/位,味道一般,西餐。但是景色绝美,适合和心爱的人去。
14、 麓湖路口的韩国金旺庄好贵,但下午有自助餐划算些,不过一月去了东北后,就觉得再也不会去吃这家了。
15、 广大路的老友记我比较喜欢,印尼炒饭又好味又实惠。
16、 沿江中路酒吧街的"1920"西餐吧:以德国菜为主,当然少不了德国咸猪手。

荔湾区:
1、 中山八路有家泰国菜馆,好像叫白象什么吧。我们公司一在泰国长大的洋人去过,和那里的泰国大厨谈过,证明大厨的确是在泰国王宫干过。
2、 地铁陈家祠站上来,有家金莎堡牛排,六个人去点只维也纳全只烤乳牛,两个人去点一只烤牛腿,都是很正宗的烧烤,味道极好,推荐几个人去因为可以几个人a啊,价钱中上,不过下班去很有可能没位子。
3、 周记茶餐厅,不知道地址,饮茶吃饭都好,有的还有自助餐。
4、 惠福西有家西部牛扒晚上的歌很好听,味道也可以。
5、 惠福西路的阳光店:以狗肉闻名。
6、 好象最爱吃的还是三文鱼刺身,如果每月28去一本寿司,带上优惠卡就可以打半折。
7、 流花路 西郊大厦往里的一条胡同里,有一家红辣椒火锅店,生意好得不得了,以吃青蛙著名,而且十分难找,典型的"洒香不怕巷子深",味道没得说!不过,来吃的人好像都是着奇装异服的,男男女女都是。就数我们几个最本份。不过,那个味道真是,哎,真是太好了。从流花路有个大马路转过去,入了再左转,直去看见有间买水果档口。
8、 广州向群饭店多个分店,老字号,蒸鸡,小炒味道不错,价钱适中,龙津分店;81885146;农林下路店:87752818;汇侨新城北一区店:86263706;海珠区同福东32号:84424797。
9、 沙面兰桂坊:乳鸽、冰糖炖雪蛤。
10、 宝华路的大华酒楼:元朗盘菜、杏仁茶。
11、 沙面的牛桥泰国菜馆:广州第一家获得由泰国驻中国领事馆颁发的"thailand' brand'《泰国优质品牌》荣誉证书的泰式餐厅。但价钱较贵。
12、 茅山食府:位于荔湾路小梅大街,以猪身各个部位做主料的特色菜及粥品做主打,风味独特,堪称"食猪专家"。招牌菜:铁板咀猪杂、东坡肘子、烧骨炬饭。
13、 百花甜品店:各式各样的甜点,应有尽有,最适合女生去。

海珠区:
1、 其实河南远了点,有不少大排挡又便宜又好味,特别以江南大道为首,延伸至滨江路,江南西,荔福路,比较有印象的是新兴涮羊肉,江南食府,海印桥脚晓港公园有家蛇王彪,但我却觉得只是地方大,味道和价钱都普通,洪德路女人街的小吃适合边逛边吃,革新路和敦和路晚上的烧烤一直很有名。
2、 广州大道南客村附近的大塘伟记:在敦和一路进去大概500米,原来就是一间普通的饭店,现在扩张的很厉害,楼上楼下左右街坊都打通了,有停车厂,环境就一般,但是菜的味道很不错,特别是癞蛤瘼粥,清甜可口,美极大肠头,而且价钱便宜。
3、 海引桥脚的炳胜酒楼:鱼生、炸叉烧。
4、 明记海鲜城:在客村和万寿路,以吃海鲜闻名,价钱经济实惠。

白云区:
1、 广园东转东莞庄处有好多湛江白切鸡好正。
2、 广园东路转入东莞庄路右手边有间吃客家菜的有道菜叫'水晶鸡',用很多药材来蒸鸡,香喷喷的,清甜的鸡汤,嫩滑的鸡肉。
3、 三元里有家祥林酸菜鱼,环境很简陋,可是排队人众,每张桌上都是一大盘酸菜鱼。
4、 广州太和镇,太和中队路牌指示直入,有个果园(荣达烧鸡场),烧鸡30元一只,鸡杂饭(大20)足六人食,美味青菜.每月去一次,一车面包人(12人),也只需百来块。
5、人和镇的华通海鲜酒家的肥叉烧、碳烧猪大腿和苦尽甘来做得一流,有心思,其他也不错,价钱很实惠,有几款点心值得叫好的,外边有个大广场,室内外环境都不错。驾车出了新机场高速或北环高速的人和出口一直走两分钟就到酒家广场停车。
6、 花都新花镇三东大道石岗路口有间岗南餐厅,食烧鹅一流,我至爱,最值得推荐,电话:86975151。

黄埔区:
1、 广州开发区有家食神乐湘味居,剁椒鱼头的味道很好,其他干锅田鸡,干锅鱼杂也很不错,电话是82222170。
2、 黄埔丰乐北路有不少大排挡不错,比较喜欢有家湖北菜"红菜苔"招牌菜:心太软,莲藕炖排骨。
3、 丰乐北路差不多到姬堂有间用竹搭的大排档,那里的烧鸡脆、香,好好味;
4、 黄埔老港码头旁(丰乐南尽头向东转)有间店出名的是'叫化鸡'。

芳村区:
1、 芳村海景酒楼,者者鱼肠,菜汁包,小餐包,平价海鲜.大件抵食.过年过节我首选。

番禺:
1、 长隆酒店的自助餐,平时128,边吃边看外面白老虎在溜达,享受啊,但我想我自己是不舍得去吃的
2、 华南大桥下的香江酒店,平时中午有68元的自助餐,三文鱼和北极贝,鲑鱼刺身都是新鲜任吃,就是没车不方便啊。
3、 番禺洛溪新城胖子妈,川菜馆,东北粉皮6元,士豆丝6元,大碗抵食。

4、 番禺花园里面有间海怡阁,食鸡,海鲜正,靠海边,好风景,价格适中,人流大,但要开车,订座电话:345021。
5、 番禺迎宾路靠市桥上广珠东线路口有酒档,记不起名字了,招牌菜:红葱头蒸鸡。
6、 祈福新村一条食街,骨头馆,江西菜.等,各取所需,味道不错。
7、 番禺沙溪村,牌坊直入有间最大酒楼,狮子头,牛肉丸,远近闻名。

便宜小食类:

东山区:
1、 强记鸡粥总店在东川路,蔡澜曾经推荐过,银记的布拉肠历史悠久,可是最好吃的虾米肠要10元,真贵。
2、 东川路元运街口的萝卜牛腩很好吃,每天只五点卖到八点,北京路也有一家味道可以。
3、 以前中山二路有家顺德风味的文信老铺,现在好象搬到东川路了,江南大道中也有一间。
4、 吃惯谭鱼头,川国,觉得五羊新城小肥羊真是鲜嫩无比,只是冬天过去了。。。。。。。
5、 五羊新城珠江宾馆后的西北郎的肉夹膜和拌凉皮味道不错。
6、 珠江宾馆对面有个河南郑州烩面馆,小馆子,但牛肉和豆腐很好吃,又便宜,不过卫生条件差。

越秀区:
1、 惠福东路路口的香港东成记的粉面用料足,附近有间小庙,门口有卖桂林米粉,猪脚粉最好吃,但其实我觉得最好吃的在德政北路的那家,门口挂着牌子说得过什么广州美食节金奖,但我却真的爱它。有时我怀疑自己去图书馆是为了吃这碗粉,还是为了去图书馆而吃这碗粉
2、 文明路的醉佳烧鹅,鹅腿饭12元,好逮。
3、 广州百货大厦后面的大马站风味街有猪脚酱,腊味饭,牛腩粉,很便宜。
4、 文明路中山图书馆斜对面的香螺馆:以吃螺为主,名副其实的"全螺宴"。
5、 环市中路越秀山脚的雍雅山房:大鱼头火锅。

荔湾区:
1、 状元坊的钵仔糕1元有两件。
2、 上下九的名小吃就更多了,有家老字号的冰室现在还是传统的经营方法,最喜欢那里的红豆冰。妇女儿童商店旁有条小吃一条街,及第粥,盐锔濑尿虾都可向外地亲友推荐。


广州是一个甜蜜的城市,真的。虽然没有邓丽君那象花儿开在春风里一样的笑容,虽然没有张曼玉、黎明蕴籍而悠长的爱情,但是这里有可以尝到嘴里的,实实在在的美味甜品。
  甜品遍布世界,几乎是所有好食者的恩物。但是,象广州这样在大街小巷正儿八经开着店专门卖甜品的地方却不多。也许是在南方蔗糖产区的缘故,广州甜品多不胜数,其中特有一大类是流质或者膏状的,广州人称之为“糖水”。街上的甜品店卖的也多是这类,所以也叫“糖水铺”。
  广州地处天南,天气燠热,吃东西最讲究清热败火,家庭主妇除了普通的蒸炒煎炸以外,大多还有三样“厨房必杀技”:老火汤、老火粥和糖水。糖水不上正餐,一般只作宵夜,全家坐在电视机前随便吃点,一天的饮食就算基本结束,可以心满意足刷牙睡觉了。家里常做的糖水大多是简便易行,材料就手的,比如番薯糖水、红/绿豆沙、白果腐竹糖水、莲子百合糖水之类。

所谓番薯就是地瓜,番薯糖水简称“番薯糖”,因为材料粗廉,在物质比较贫乏的年代有着无比的优势。做番薯糖水最是简易,只要把番薯切块放到水里,加上红糖一起煮就可以了,有的还放上一点葁。番薯切多大块呢?没有一定之规,但再大也不能大到放不进嘴是不是?虽说是粗食,吃起来还不赖,不过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日子好起来后煮这个吃的就少了。
  红/绿豆沙也是很容易做的那种,就是红豆或者绿豆加上水加上糖一起熬,一般还加一小点陈皮增加香味。做这种糖水就是耗时间,熬到豆子起沙可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因为绿豆性凉,广东人常把它和海带同煮,做成海带绿豆沙,大热天喝了去暑气。红/绿豆沙可以说是糖水中的大丈夫,能屈能伸。纯豆沙糖水简单便宜,加点米和花生还可以做成甜粥填肚子;加上点百合或者莲子,口味丰富了,身价也高了;如果在陈皮上做做文章,一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豆沙糖水可以做成天价美食。广东陈皮主要产自新会,普通的论斤卖也值不了几个钱,好的藏个几十年上百年,卖起来是一钱一钱地论价,比金子还贵。加上好陈皮,红/绿豆沙名字没变,却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不可同日而语了。
  白果腐竹糖水的名字就是由它的材料组成的:白果、腐竹、糖、水。有时还加个鸡蛋打成蛋花,就叫白果腐竹鸡蛋糖水。跟上面两种糖水不一样的是,这种糖水不用红糖,一般就是白砂糖,有的也用冰糖。广东人认为白砂糖吃了会上火,冰糖却是清润的,而“清润”就是糖水的基本功能,所以煮糖水大多用冰糖。自从广州人过上好日子后,这种糖水就取代番薯糖水成了家庭宠儿。莲子百合糖水也是颇为受宠的,只是熬莲子很费时间。因为名字的关系,婚宴上绝对少不了它。一翻觥筹交错,宾主尽欢以后,这款带着美好愿望的糖水就会珊珊而来,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些比较不容易做的也极受欢迎,比如冰花雪耳、冰花木瓜、冰花莲子百合、炖蛋或者鲜奶炖蛋等等。倒不是说工艺有多复杂,主要是炖很花时间,一次又做不了多少,不象上面那些一做就是一大锅。这些品种除了普通的清润以外,都还有养颜的功效,据说常吃可以肤如凝脂吹弹可破。有这个好处,不怕麻烦的自然大有人在。
  所谓“冰花”就是用冰糖炖的糖水,冰花雪耳就是冰糖炖雪耳,以此类推。“冰花”糖水的做法其实不难,把材料放到炖盅里头隔水炖个一小时就行了,要的就是耐心。相比之下炖蛋的功夫就考究多了。炖蛋的基本做法是鸡蛋加水和冰糖打散,盛在碗里隔水炖。说起来很容易,但很难做好。首先蛋和水的比例就不好掌握,一般应该是1:1.5的样子,也就是一只蛋要相当于一只半蛋的水。这个比例掌握得不好,炖出来的蛋不是太硬就是稀稀的根本不成形。窍门是有的,就是打鸡蛋的时候把蛋壳正好一分两半,用其中半只蛋壳量水,万无一失。其次是火候,须用文火慢慢地炖,并常常照看,蛋刚刚全部凝结就收火。这时候的炖蛋,灿烂金黄,清香扑鼻,口感滑腻难以形容。火候太过或者火力太猛,炖出来的蛋就会满是洞洞跟海绵似的。炖蛋时如果不用水用鲜奶则称为鲜奶炖蛋,更是香滑。

广州糖水用牛奶做原料的品种很多,象双皮奶、姜撞奶、窝蛋奶、凤凰奶糊、什么的。照理说广州在南方农业区,牧业极不发达,应该没有吃奶类食品的习惯才对。但事实上广州是全国牛奶消耗量最大的城市,这完全是西风东渐的结果。广州历史上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甚至在最为封闭的明清两朝也是如此,西方的生活方式在这里影响既深且广。至晚在清末,广州人就形成了早上喝牛奶的习惯,上世纪20年代开始糖水铺就在早上供应鲜奶,牛奶也成了糖水的重要原料。
  牛奶制作的甜品里头,恐怕没有比双皮奶和葁撞奶更著名的了。这两种甜品发源地都不在广州,双皮奶出自顺德大良,葁撞奶则是番禺沙湾的名产,据说都是家庭妇女发明的。做双皮奶和葁撞奶不能用普通的牛奶,一定要用广东的水牛奶,因为水牛奶脂肪含量高达9%,而奶牛奶则只有2%。没有那么高的脂肪含量,这两种甜品根本做不来。
  双皮奶的做法是这样的:将鲜奶煮开后,表面会浮起一层奶油,叫做“奶皮”。把这层奶皮挑起来放在碗底,倒出鲜奶,加上鸡蛋白、糖和适量的醋搅匀后倒回碗里,炖好后表面又浮起一层奶皮,“双皮奶”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炖“双皮奶”说起来简单,手艺高低却是一吃就能吃出来。好的双皮奶软滑细腻,有一种浓郁而鲜活的奶香。若在冰箱冻一下冷吃,又另有一番清爽的风味。
  葁撞奶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大致做法是先把生葁磨烂成葁茸,用白纱布包着挤出葁汁盛在碗里备用。牛奶加糖煮开放着,等温降至80度左右快速倒进盛有葁汁的碗里,随手把姜汁和热奶搅匀,等上两分钟左右,碗里的姜奶凝成膏状,匙羹平放在上面能承得住就算成了。因为倒牛奶的时候手势要快,好象突然撞到碗里去似的,所以叫葁撞奶。番禺因为方言的关系,大多叫葁埋奶。葁撞奶味道比双皮奶要清淡,由于葁汁只放很少,几乎不辣却有葁的芳香。
  除了牛奶以外,椰汁也是广州甜品的常用材料。椰汁因为颜色洁白,香浓滑腻,也常被称为椰奶。最常见的椰汁甜品是椰汁西米露。西米口感软滑,晶莹剔透,又被称作珍珠,比起街上流行的台式珍珠奶茶里黑黑的“珍珠”自然漂亮多了。椰汁和西米一香浓一清爽,堪称绝配。夏天在广州热气蒸人的大街上逛够了,走进甜品店喝一碗冰冻椰汁西米露,别提多爽了!还有一种很常见的甜品叫荔芋西米露,则是椰汁西米露加上好芋头煮成的,广东人向来视广西荔浦的芋头为佳品,所以把好芋头都叫做荔芋。荔芋西米露味道香浓,颜色粉紫粉紫的很漂亮,非常得女孩子欢心。此外椰汁西米露还可以加上其他东西比如海底椰、鲜木瓜等等拌在一起吃,叫西米捞,比如海底椰西米捞什么的。

另一大类甜品就是各种糊了,象芝麻糊杏仁糊花生糊之类,品种多而且味美价廉,也是非常受欢迎的品种。其中黑芝麻糊可以说几乎没有广州人没吃过的。这些都很容易做,无非就把材料——主要是果仁——炒香,加上砂糖一起磨成末,混上适量炒过的面粉就算成了。味道和口感如何,主要看炒工、磨工和加入面粉的比例。现在城里人家都没有磨了,虽说有电动搅拌机可以代劳,但自已做的几乎没有,大多是到甜品店去吃。商场还可以买到速食的,用开水一冲就行。但我从来没有吃过好吃的速食芝麻糊,口感和香味都乏善可陈。这两年广州开始有些人在街边放座小石磨做芝麻糊粉,边做边卖,带回家稍微一煮就可以享受到真正的美味,对好吃的人来说真是个不小的好消息。
  红/绿豆沙和几乎所有糊类甜品都可以加汤丸吃。所谓汤丸其实就是汤圆,广州话“丸”、“圆”同音,按模样来说叫“汤丸”似乎也很合适。广州甜品店卖的汤丸一般是麻茸馅的,一般都写作麻蓉。和商店的速冻芝麻汤圆不同的是,甜品店的麻茸汤丸用的是白芝麻,炒过以后略带点黄色,随着白色的糯米皮子被咬开缓缓地流出来,很是诱人。在汤丸这一项上,以会吃著名的广州比起江南人和川渝人就差远了。一般来说在甜品店吃汤丸,得到的就是这种麻茸馅的,其他口味的很少。在生活不太好的年月,干脆就把一块黄糖直接裹到糯米面里头,煮熟以后咬开里面就是一汪糖浆。好在红糖比较香,总比白糖要好。大概是日子刚富足起来那阵子也流行过一阵四川汤圆,口味有好几种,玫瑰汤圆啊什么的,可不知道为什么很快就销声匿迹了。江南的酒酿圆子在广州人看来也是好甜品,但甜品店不大做这种费工费料的东西,多数广州人都是听过没见过,吃就更别提了。
  除了这些地道广式风味的,广州还有一些东南亚风味的甜品,象上面说的海底椰/木瓜/芒果西米捞就可以说是。另外一种比较典型的,有个好玩的名字叫“摩摩喳喳”,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在穗港两地都很受欢迎。摩摩喳喳的做法是把红薯粒、荔芋粒煮酥,但不要烂,然后加入玉米粒和糖,待糖完全溶解后再加入椰汁、花粉奶和西米,再煮开就可以了。这原是东南亚三大街头小贩甜品之一,有热冷两种吃法。还有一种在穗港两地很受欢迎的甜品红豆冰,也是东南亚的三大街头小贩甜品之一,被称为小贩甜品之王。这其实就是加糖浆的刨冰,堆成一座小山,浇上红豆和果冰,好看又解暑。红豆冰也有装在杯子里的,碎冰加红豆再加混入了些许牛奶的甜水。在广州后者更常见。
  上面说的这些甜品都是物美价廉,除了这些,广式甜品里头还有几个很高贵的品种:炖燕窝和炖雪蛤膏。这两种都属中药补品中头等贵重之物,据说对皮肤保养的功效有如仙丹。一般的做法就是用冰糖炖三个小时,也常有用椰汁炖的。当然这就不在街头甜品店的经营范围之内了,只能在酒楼吃到,价格也是动不动就三位数。

写了那么多才发现我是在做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广州的甜品实在太多,口味实在太丰富,根本不可能写完。就连我这样土生土长的广州人进了甜品店,抬头一看餐牌上列得密密麻麻的甜品名称也会时不时犯晕。算了,还不如找几家好店介绍介绍呢!
  先说双皮奶,这是最考功夫的。双皮奶做得最有名的是顺德大良镇的民信甜品店,据说就是发明人开的,有百多年历史了。大良是顺德市政府所在地,离广州大约40分钟车程左右。广州以做双皮奶为主的甜品店也大多是顺德人开的,店名都有一个信字。其中第十甫路的南信是广州最有名的甜品店,1943年就开了,打着“甜品专家”的牌子做生意,真的是客如轮转时时爆满。南信据说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离不太远的荔湾名食家里自称有南信的分号,但南信的人似乎并不愿意承认。另外还有仁信、文信两家甜品连锁店,仁信的做得相当好,文信则不怎么样。
  葁撞奶首推沙湾的沁芳园,这里的马蹄糕和糯米糍也令人食指大动。沙湾所在的番禺现在也并入广州市成为一个区了,沙湾镇离广州市区开车也就是半个多小时的样子,很是方便。它有一个不错的网页,还可以预订。沙湾是广东音乐的发源地,早期广东音乐的主要演奏家和作曲家几乎都出自这里的何氏家族。吃完了葁撞奶,还可以到不远的何府去看看。此外,南信和仁信的葁撞奶也做得很好。
  市区也有打着沙湾的牌子做生意的甜品店,一是永记,一是沙湾甜品食馆。两家的出品都相当不错。葁撞奶是自不必说,还有招牌炒牛奶。牛奶加上蛋和其他材料,其浓郁和滑腻都令人难忘。至于牛奶怎么炒,那就要自己去看喽!不过它们的店都开在小路上,白天很不起眼,晚上却特别鲜明,尤其是永记。广州的小路一般树多而街灯不够亮,永记店面用色是很温暖的深黄和红,灯光一打,绝对是诱惑。

民信甜品
  地址:顺德市大良镇华盖路步行街(总店)
  顺德市大良镇清晖园对面(分店)
  价格:2.50元—10.00元
  营业时间:11:00—凌晨1:00
  沁芳园
  http://www.98168.net/qingfy/
  地址:番禺区沙湾镇南村大巷涌戏院对面(总店)
  沙湾镇中华大道(分店)
  价格:1.50元—8.00元
  营业时间:9:30—凌晨1:00
  南信甜品专家
  地址:广州第十甫路47号
  价格:3.00元—6.00元
  营业时间:6:00—23:00
  仁信牛奶老铺
  顺德:大良镇华盖路93号
  东乐路德富大厦首层
  广州:东川路83号
  上九路名汇大厦
  海珠广场泰康路口
  价格:4.00元—10.00元

营业时间:10:00—23:30
  永记沙湾甜品
  地址:光塔路93号102
  东漖北路合兴苑99号之七
  价格:1.00元—5.00元
  营业时间:6:00—凌晨1:00
  沙湾甜品食馆
  地址:中山八路石路基9号102
  西华路第一津33号101
  应元路153号
  价格:1.00元—15.00元
  营业时间:6:30—凌晨1:00

绿豆沙做得最好的是“开记”,个人认为在广州无出其右者,红豆沙也相当好。它的开山之祖叫叶健开,因为豆沙做得好,人称“豆沙开”,真名反倒没人叫了。开记的绿豆沙特点有三:第一,绿豆是特选的,浸泡去衣后再慢火细熬,完全和水溶在一起;第二,糖用的是一半白一半红,既香又清;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加了草香和陈皮,味道独特,所以干脆叫“香草陈皮绿豆沙”。绿豆沙可以热吃也可以冷吃。大暑天吃一杯开记冰冻绿豆沙,那可真是人间至“叹”(粤语“享受”之意)!文革后开记复业可是广州老居民记忆中的大事,当时有个不愿留名的人还特地撰联赞道:“豆籍火攻衣脱绿,沙因水滚色浮红”,现在装饰着各家分店的门面。开记的麻茸汤丸也是遐迩闻名,特点是糯米皮子加了枧水,爽口不粘牙。不过我觉得稍嫌小了一点,而且皮厚馅少,当然这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开记还有一种叫“生日茶”的糖水,其实就是花生眉豆鸡蛋糖水!广州旧俗小孩生日就喝这个,又好吃又有彩头。开记甜品还有一大优点:不太甜。广州的甜品一般都甜得吓人,吃不得多少,而且对女孩来说有长胖的威胁。开记甜品是我在广州吃过的甜味最适中的。开记分店特别多,主要集中在城西,有一家甚至开到了西边的南海市。

开记
  地址:龙津西路19号(总店)
  和平中路8号(一分店)
  芳村明心路128号(二分店)
  多宝路318号(三分店)
  惠福东路590号(四分店)
  中山八路石路基48号(五分店)
  文昌路38号(六分店)
  南海黄岐鄱阳路9号(七分店)
  景泰直街41号(八分店)
  营业时间:6:00—凌晨2:30
  价格:2.5元—5元

论汤丸,在广州做得名声最响的要数佳叔汤丸王了。佳叔是一位80多岁的老师傅,早年因为汤丸做得好,在中山三路大东门附近开了一家甜品店,后来做出了汤丸王的牌子,分店越开越多。佳叔的汤丸个大、皮薄、麻茸香浓,可以说是名不虚传。这里的绿豆沙不错,也加了香草和陈皮,不过比起开记的绿豆沙还是稍逊一筹。

汤丸王
  地址:中山三路157号
  价格:3.00元—6.00元
  营业时间:7:30—1:00

说到芝麻糊,不能不提百花。百花历史不长,1986年才开的,但名气却着实不小。它在文明路上,没有分店。店很小,只有一张桌子和沿墙边的一圈,挤巴挤巴也坐不了10个人。后来实在不够用了,想把隔壁的店租下来扩充但没租成,只好租了再隔壁的一家,也很小。所以现在百花看起来怪怪的,由两家不连在一起的小店组成,而且因为是在拐角上,两个店面朝向还不一样。百花除了芝麻糊以外,其他糊类也做得不错,擂沙汤丸做得也很好,应该算是比较全能的甜品店,品种多达近百个。百花对面就是华南最大的图书馆——中山图书馆,有一个完全开放的阅览室可以查资料,不需要任何证件。从中山图书馆往东走一点就是广东省博物馆,又叫鲁迅博物馆。鲁迅在中山大学教书的时候,中大就是这里,鲁迅住过的那座大钟楼现在每逢正点还会响。

百花甜品
  地址:文明路201号
  价格:2.50元—5.50元
  营业时间:8:00—1:00

白切鸡
  
  白切鸡是粤菜鸡肴中最普通的一种,属于浸鸡类。以其制作简易,刚熟不烂,不加配料且保持原味为特点。做法是:用1公斤以下的本地鸡,洗净后在微沸水中浸约15分钟,其间将鸡提出两次,然后在水中冷却,表皮干后拌以熟花生油。食时备以姜茸、葱丝拌盐,淋上熟油盛碟中蘸吃。白切鸡皮爽肉滑,清淡鲜美。著名的泮溪酒家白切鸡,曾获商业部优质产品金鼎奖。此外,清平鸡也是白切鸡的一种。

烧鹅
    
  烧鹅是广州传统的烧烤肉食。烧鹅源于烧鸭,鹅以中、小个的清远黑棕鹅为优,去翼、脚、内脏的整鹅,吹气,涂五香料,缝肚,滚水烫皮,过冷水,糖水匀皮,晾风而后腌制,最后挂在烤炉里或明火上转动烤成,斩件上碟,便可进食。烧鹅色泽金红,味美可口。广州市面上烧鹅店铺众多,最为有名的是长堤的裕记烧鹅饭店的烧鹅和黄埔区长洲岛上的深井烧鹅。

蜜汁叉烧
  
  此菜为传统菜肴。其制法是,将去皮半肥瘦猪肉切成条,放入瓦盆内,加作料腌制45分钟后,用叉烧环串起,放入烤炉烤30分钟至熟,用糖浆淋匀,回烤2分钟后即成。此菜肉质内咸外甜,略有蜜味,瘦肉焦香,肥肉甘化。

白云猪手
  
  白云猪手是广州历史名菜之一。其制法是,将猪手(前腿)洗净,斩件,煮熟,再放到流动的泉水中漂洗一天,捞起,再用白醋、白糖、盐一同煮沸,冷却后再泡数小时,即可食用。因泡猪手的泉水取自白云山,故名白云猪手。白云猪手这种菜式酸中带甜,肥而不腻,皮爽脆,食而不厌。制作白云猪手注重色、香、味、型,加上"五柳料"或红椒丝点缀,色调和谐,口味更胜一筹。

艇仔粥 (风味小吃)
  
  旧时广州西郊,河道两旁遍植荔枝树,叫做荔枝湾,古羊城八景之一的"荔湾晚唱"便指这里。每逢夏日黄昏,不乏文人雅士及各方游客来此游玩,游河小艇穿梭往来。其中有小艇专门供应"艇仔粥"。如果岸上或另一艇上游客需要,粥艇上主人便一碗一碗地把粥品递卖过去,很受欢迎。渐渐地,连陆上的小食店也出售这种叫做荔湾艇仔粥的粥品了。
艇仔粥以新鲜的河虾或鱼片作配料,后来还增加了海蜇、炒花生仁、凉皮、葱花、姜等,吃前当即煮粥滚制,芳香扑鼻,热气腾腾,十分鲜甜。无论在街头食肆,或如白天鹅宾馆那样的五星级酒楼,都可品尝到这种广州特有的粥品。

炒田螺 (风味小吃)
  
  田螺与石螺不同,它的特点是壳薄肉厚。与一种叫紫苏的芳香草同炒一镬,便会产生一种香中有辣,辣中带甜的怪味。这一怪味,不但南方人喜欢,连北方人、港澳同胞以及外国朋友都十分喜欢,常常在街头小食档(也可在高级宾馆酒楼里),围着小木桌津津有味地品尝紫苏炒田螺。炒时,还可放上辣椒、葱或蒜、豆豉、盐等调味料品,使其味道更佳。

蒸肠粉 (风味小吃)
   
  一种米制品,又叫布拉蒸肠粉。以广州最负盛名的"银记"肠粉为例:该店坐落在文昌路,专营豉油皇牛肉肠粉,以薄韧香滑著称。解放初期由吴银经营,她得名师传授,学会了蒸制拉肠粉专门技术,其肠粉"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肠粉亦称卷粉、猪肠粉(因形似猪肠),**战争时期由泮塘荷仙馆创制,现小食店、茶楼、酒家、宾馆均有供应。它是将米浆置于特制的多层蒸笼中或布上逐张蒸成薄皮,分别放上肉类、鱼片、虾仁等,蒸熟卷成长条,剪断上碟。加以上原料的叫牛肉肠、猪肉肠、鱼片肠和虾米(仁)肠;不加馅的则称斋肠;米浆中加入糖的叫甜肠。

沙河粉 (风味小吃)
  
  沙河粉是广州一种大众化的米制品。因此粉最早出自沙河镇而得名。其做法取白云山上九龙泉水泡大米,磨成粉浆蒸制,切条而成。沙河粉有百多年历史。其粉洁白薄韧,食法有干炒、湿炒、泡(汤粉)食、凉拌等。沙河饭店专门有沙河粉专席,除咸食、甜食外,还加以各式果蔬榨汁制成彩色沙河粉,色彩缤纷,味道各异。

鲜虾荷叶饭 (名点类)
  
  早年荷叶饭以东莞太平镇制作的最为著名,因这一带盛产荷叶和优质的丝苗白米。每年夏末秋初,稻熟荷香季节,挑选上好丝苗米,加上瘦肉、鲜虾、鲜菇和鲜笋等馅料,用荷叶包好煮熟,作为远行进餐或探亲访友的礼物之用。鲜虾荷叶饭清淡爽口,有荷叶的清香味,向来为广州各茶楼酒家著名的点心食谱之一。现在的荷叶饭,馅料越来越讲究,除鲜虾外,还有鸡肉、瑶柱、蟹肉、鸡蛋、麻油、味粉等,品种不断出新。

下一篇:广州小吃推荐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