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是什么样的?我们从微观上说,去到大脑的层面,改变到底是什么模样的?改变发生时,我们的大脑有什么变化?直到1998年,神经科学家认为大脑是不变的,我们生来具有一定的神经元,一定的通道,大脑在三岁之后不会生长,不会改变,开始时大脑可能会改变发展。但三岁之后,不会再改变,这个理论直到1998年仍站得住脚,也就是在不久以前,这个理论让人相信,并实际证明了“快乐是随机现场”的正确。你生来具有一个的基因,生来具有一个的倾向,具有一定的神经元通道,有一些经历对你产生深刻影响,正如弗洛伊德的论点。而剩下的人生,就是围绕那个水平波动,不会改变。
直到1998年,科学家开始发现大脑其实是改变的,并得出神经可塑性的概念,神经可塑性是指神经元有可塑性,它们会改变。不仅如此,不只大脑的通道会改变,一会我们就会看到,他们还得出另一个概念,即神经形成,神经元是发展的。在人的一生中不断生成,直到我们死去。因此,事实并不是,我们生来具有一定的神经元,然后就一直走下坡,传统的认识让我们相信这种说法。今天仍有很多人相信这种说法,不,神经元是发展生长的,在人生过程中不断出现,原来大脑在很多方面很像一块肌肉,使用它就不会失去它,使用它能让它再生,让肌肉更发达。问题是,要如何使用它,才能让它帮助我们,变得更加快乐,我们来看看大脑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大脑里有数以百万计的通道,神经通道,不同神经元在大脑里的连接,看上去就像这样,你们能看到有些很薄,是新生的;有些更厚,更健全。它作用的方式很像自然界,即有大河,宽敞的渠道,也有小河。狭窄的渠道,原理是这样的,每次神经元之间发生联系。换言之,你的思维模式有特定的路径运作,那个路径会成长,像河流一样,每次有水流过,河流都会变得宽一些。没有水的时候,神经元不工作时,打个比方,它会萎缩一点。使用时神经通道得到扩展,不使用时就会萎缩。如果一条新的神经通道刚刚生成,因为神经是有可塑性的,神经通道不断生成,因为有神经形成。新的神经元不断生成,开始时很薄,举个例子,我学法语,学了一个新词,我的大脑里形成新的联系,如果我只听了这个词一次,神经通道会分裂,会消失。
如果我不断重复听到那个词,最后通道会变得越来越厚,我说的比实际过程简化得多。但它会变得更厚,我就会一生记得这个词,就像形成了一条新的河流,不再是涓涓流淌的小溪,可能在某一天消失。这是我们理解改变思维的,关键方面,并最终提升我们的幸福感。神经通道会自我巩固的,像河流一样,想一想,下雨时,下倾盆大雨时,水流向已有的河流,流向渠道,流向我们建好的沟渠。如果之前什么都没有,那么形成一条河流或小溪会更难。我们的经历也更倾向于流向,已建成的神经通道并进一步加固它,而不是生成一条新的神经通道,以如果我们想记住什么东西,和其他东西产生联系是个很好的方法,和已有的神经通道,已有的记忆产生联系。
让我再解释一次,理解这一点很重要,理解这一点,其实… 这是Carol Dweck 斯坦福的教授的研究结论,理解神经可塑性。理解我们如何实现改变,能让我们更容易成功,能让我们更加快乐,理解这一点很重要,已建成的神经通道吸引更多活动,从而变得更厚。没有建成的通道,一条小溪更容易消失。
当它变得更宽,就更可能保留下来,不仅保留下来而且能继续生长,它是自行巩固的。习惯就是如此,一种做法被反复巩固,就变成一种习惯,比如打网球,你反反复复运用正手击球,开始时你要考虑怎么打,必须集中精神,手腕翘起来一点,知道球拍应该停在哪里。但一段时间之后,挥过几百几千次后,你不用再考虑怎么打,它已经刻成槽。我使用“刻成槽”这个词,因为事实上你创造了一条新渠道,只有有球飞过来,你不需要再考虑,它被吸引,你的思维被引向那个或那些特别的通道。很多通道,告诉你“举起球拍击球”,完全是自动的。音乐也是如此,经常练习演奏的人,或经常练习一种运动的人,他们的大脑真的会改变形状,更多神经通道在那个区域形成,“让我演奏C调”、“让我的手指这样移动”。根据我看到的乐章,特定的神经通道被创造出来,大脑在那些区域变成更厚,更多经验流入,做得越多,经验流入的越多,直到它变成沟槽。让我不需要考虑就能演奏降C调,完全是自动的。
他们做过一项研究,这是做过的首批研究中的一项,让他们发现大脑其实是改变的。他们让伦敦的出租车司机或新手司机,他们如果想获得执业证,他们的许可,他们必须学习伦敦地图,伦敦地图,比纽约地图复杂得多,去过伦敦的人都知道。但他们花很多时间研究地图,他们发现司机们的大脑,他们的视觉皮质的一部分发生变化,在司机学习伦敦地图前后,因为他们在使用那部分大脑。他们有经验,这些经验在大脑中形成沟槽。当有人说“牛津广场”时,他们立即知道,要走哪条街才能去到牛津广场,他们的大脑变得更大,那改变了他们的神经可塑性,那是个好消息,是非常好的消息。
那意味着我们可以控制,我们可以引入改变,在大脑中既有健康通道也有不健康的,比如说,一些消极的通道。一个总是忧心重重的人,一个事事担心的人,只要有事发生,他们立即转向,“那对未来意味着什么?”、“那对我的期望意味着什么?”、“那对今天意味着什么?”,时刻担心各种事情,甚至经常为好事担心。他们会立即把好事理解成需要担心的事,或者发现缺陷,消极思维会通过那条大脑通道。再说一次,通道是自行巩固的,我会通过那条通道不断寻找我的缺陷。
我还记得自己的亲身经历。当我获得本校的奖学金时,我得到了奖学金,但我的大脑立即开始想 “但我为什么没得到另一个?”我有那么多事情值得感激,但作为消极者,神经通道,经验流向的河流是条最大的河。当时对我来说,最宽的河流就是消极的,也有积极的渠道,积极的渠道是什么?积极者,一个即使在困难环境也能发现恩惠的人,也许不会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但他会从发生的事情中寻找恩惠,乐观主义者,乐观主义的渠道更大更宽,经验流向那里。今天我们对大脑的认识更多,这些渠道存在在哪里?
我给大家举个众所周知的例子,我们都知道,经常使用左侧前额皮质的人,和经常使用右侧前额皮质的人相比,要更快乐、更易受积极情绪的影响,对痛苦情绪的适应性更强。前额皮质这部分的活动更多,与右侧前额皮质相比,右侧活动更多的人,和左侧活动更多的人相比要更压抑。今天我们知道这些,是因为有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因为我们有脑电图,能看到大脑两侧的运作。但几百年前,我们已经知道这一点了,我们知道这边与积极情绪有关,前额皮质这侧的活动越多,与痛苦情绪相关联。
怎么知道的?因为人们发生意外时,意外发生在他们身上。左侧前额皮质受损时,他们经常变得更抑郁。因为右侧的活动更多。相比而言,另一方面如果意外发生在右侧,右侧受损,人们经常会变得更快乐,我不建议以此为干预方法,不管有没有父母在家,都不要在家尝试。但是如果走在街上,碰巧摔倒,最好往这边摔(O(∩_∩)O哈哈~),大家记往了。需要记住的更重要的事是,相同的刺激往往造成不同的反应,世界不只是外在世界,还有一个内在世界。记往对同一个头脑来说,正如爱默生所说,同样的世界…对不同的头脑来说,同样的世界即可能是天堂也可能是地狱,要看那种经验流向哪里。多年来,我变得,更像一个积极者,通过修习、通过沉思、通过书写、写日记、通过身体锻炼,我变成了积极者,为此我付出很多努力。
我人生最大的财富,是我娶了一个完美的积极者,我的妻子Tommy。她不需要后天的努力,举个例子,我们参加一次派对回来,派对上有个人一个劲地说话,你们遇到过吗…一个说个不停的人,我正要和Tommy抱怨,说个人就是个话唠,她在我开口前说了什么?她说,“你看那个人多好,他对所做的事是如此热情?”。在我眼中多话,在她眼中是热情,她自动地发现恩惠。这里有基因因素,我们会谈到基因,让某些人比其他人更善于发现益处。但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加以培养,我们可以一条通道一条通道地塑造。我们所做的就是改变大脑,我们会在讲到“念”和“冥想”时讲这个问题。冥想,比如经常做瑜伽,能改变我们大脑里的通道,让左侧相比右侧更活跃,让我们更易受到积极情绪的感染,对痛苦情绪有更好的承受力。
我们可以改变大脑,利用神经可塑性和神经形成,下周我们会谈到两种类型的改变,第一种是渐进的改变,这种改变是一点点凿掉多余的石头,这种改变,就像自然界的水冲刷石块,历经时日,让石块变得更薄更光滑。渐进的改变,这是世上最常见的改变,这是健康的改变,没有捷径,需要时间。然而改变的过程可以和结果一样让人享受,想想学习演奏乐器,它需要时间,是相同的过程,因为我们在大脑里创造新的神经通道。当我们学习演奏乐器时,我们享受十年的学习过程,最后在Leverett学生社交室里举办的音乐会上演奏。
我们可以享受最后站在台上演奏前的乐趣,所以改变本身也可以很有趣,我们即能享受过程也能享受结果,它需要时间,很多时间,也有实现改变的剧烈方法。如果用水冲刷石头,来比喻渐进的改变,可以用拿大锤,砸石头来比喻剧烈的改变。就像摩西那样,剧烈的改变,不需要太多时间,立即发生。但要记住的重要的一点是,剧烈的改变不是一步奏效,剧烈的改变,经常需要很多准备功夫。打个比方,你需要很多力气去挥大锤,,还要有力气砸下去,所以也需要时间,两者都需要时间,记往这一点很重要,为什么?
Martin Seligman说过 “相信有捷径通向满足,绕过个人力量和美德的训练,是很蠢的。 它导致很多人,在坐拥巨大财富时感到抑郁,精神饥渴而死”。这是当今世界不快乐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先提示一下,我会在结束前多讲一些,有多少同学读过 Stephen Covey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好,不少同学读过,很好的一本书,就算不是最好也是其中之一的自励书。Stephen Covey在书的开头,谈到他的博士论文的研究课题,他所做的是,看过去200年来成功的文学作品。他发现1930年是个分界线,1930年之前,19世纪和20世纪初,自励在于性格改变。
从内在改变自己,需要努力挣扎,跌倒再爬起,经历苦难,一步步地改变。缓慢渐进地实现,1930年剧烈改变,从性格改变变成一步奏效。想发财,如何结交权势,现在就做。秘密就是,快速改变,立即改变,轻易的改变。1930年代以来,我们看到人们幸福感不断下降,人变得更加抑郁,更加焦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希望相信他们能发到一步奏效的办法。没有一步奏效的办法,需要时间去实现改变,但改变的过程可以是很享受的,如同最终实现改变一样乐趣无穷,令人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