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奢华>转载>

摄影人必看的十部最出色的摄影电影

来源:金玉米 编辑:星星 时间:2017-08-22

第十名——《恋相狂/不速之客One Hour Photo》(2002)

 


 


出品:美国
导演:马克·罗曼尼克Mark Romanek
主演:罗宾·威廉斯Robin Williams康妮·尼尔森Connie Nielsen
 
点评:本片按原文字面译为“一小时快照One Hour Photo”当无异议,但看过全碟故事,按内容另译为“恋相狂”感觉更贴切。片中的“恋相狂”,是一家超市的相馆里一个鳏夫——照片冲洗员西摩。他长期为女顾客妮娜冲洗家庭照,从照片里对妮娜及其家人逐渐熟悉。西摩看到妮娜和丈夫威尔恩爱相拥、他们可爱的儿子从婴儿长成9岁小少年;西摩随时分享这个家庭的幸福、彷佛跟随这个家庭一起度过每个假期……但是,在西摩倾心“恋相”的过程中,发觉了这个幸福家庭隐现的危机。他不能容忍这个“完美”的家庭出现“入侵”和“背叛”。于是,西摩不顾被老板炒鱿鱼,愤然“出格”地肩负起纠正错误、护卫这种“美好”的责任。
 
第九名——《高潮艺术/高档货High Art》(1998)

 


 


出品:加拿大
导演:丽莎·查罗登科Lisa Cholodenko
主演:拉妲·米契尔Radha Mitchell艾丽·西蒂Ally Sheedy
 
点评:一位年轻的女实习生,在一家小型杂志公司工作时,接触另一名吸毒成瘾的女同性恋摄影师,两人互相利用以帮助自己的事业,却慢慢地爱上了对方。该片触觉大胆而尖锐,包含着独立电影所特有的精髓。但和一般同志题材电影不同的是,丽莎·查罗登科在性感和激情之间还有一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智慧和机巧。导演通过描写这样一个纽约新波西米亚式人群的情感故事,讲述了关于理想、艺术、事业、诱惑、牺牲和爱的冲突的多元主题。
 
第八名——《后窗Rear Window》(1954)

 


 


出品:美国
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
主演:詹姆斯·史都华James Stewart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
 
点评:该影片成功地制造出恐怖与悬念的气氛,形象地发掘出个人内心深处隐藏着的偷窥心理与欲望。影片最终展现出了人性最深层的恐怖和最异常的思想。《后窗》不仅仅是针对窥视欲的思考,还涉及了对爱情很深的理解。很显然,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对这一人类生活切片并没有心存乐观:在影片结尾丽萨在看到杰夫睡着后,把手中的小说扔掉,换了一本时装杂志,看来这对扯皮的一对儿问题是不能解决了。这部把偷窥与谋杀进行饶有兴味地组合的影片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后期作品的典范。平凡甚至乏味的生活背后的谋杀,带着些微阴暗面的幽默,精巧的故事设计,出人意料难以预测的结局,都深深打上了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作品的烙印。
 
第七名——《偷心/诱心人Closer》(2003)

 


 


出品:美国
导演:迈克·尼科尔斯Mike Nichols
主演:朱莉娅·罗伯茨Julia Roberts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裘德·洛Jude Law
 
点评:故事中的两对情人本相安无事,却由于一对的男方搭上另一对的女方,而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起来。就这样交织着激情、欲望、放纵和背叛,四个男女的爱情故事在镜头前被慢慢放大,剧情令人无比深思。得到了好朋友约翰·凯利的资助后,迈克·尼科尔斯开始了拍摄前的筹备,并让四位主演进行先期排练。拍摄前这段为期四周的排练,让导演和演员都认清了彼此的定位。迈克·尼科尔斯习惯于在拍摄前排练,但是这次将不同于以往的经验。对于《偷心》来说,故事具有相当大的跳跃性,时间和各幕间的跨度也很大,电影拍摄的时候很零碎,因此他决定集中排演,以熟悉下一幕会发生什么。
 
第六名——《派克/贝克Pecker》(1998)

 


 


出品:美国
导演:约翰·沃特斯John Waters
主演:爱德华·福隆Edward Furlong克里斯蒂娜·里奇Christina Ricci
 
点评:在这部幽默的喜剧电影中,主角Pecker是个18岁青少年,在三文治店工作,喜欢帮家人朋友拍照,他的作品被来自纽约的艺术经纪人罗利看上,更因此登上杂志的封面,一夕间成为摄影界的明日之星。但是他却为家人朋友带来了空前的灾难,突然间贝克成为家中的狗仔队,全家再也没有隐私……
 
第五名——《放大/春光乍现Blow-Up》(1966)

 


 


出品:意大利
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
主演:瓦妮莎·雷德格瑞夫Vanessa Redgrave戴维·海明斯David Hemmings
 
点评:这部根据短篇小说改编的影片主要情节像是一个简单的侦探故事,摄影师托马斯是个玩世不恭的年轻人,某一天他在一个公园里偷拍了一对似乎是热恋中的男女的一系列照片。这个名叫简的女人发现后近乎疯狂,甚至不惜献身地要得到这些照片的底片,似乎这些底片将泄漏什么秘密。托马斯怀疑之下放大了照片,在极其细微之处,他相信自己发现了一次谋杀,而简即是这次神秘谋杀的关键人物。影片在此似乎是在探讨一系列的哲学和心理学问题,主观现实和客观现实的性质,社会现实和正在日渐发展的工艺技术水平的关系等等,这些题目在现代工业遭到怀疑的60年代正是最重要的社会和哲学论题。现代都市(伦敦)年轻人颓废的生活为他的故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现实基础和理想背景。
 
第四名——《情如物证Proof》(1991)

 


 

出品:澳大利亚
导演:乔斯林·穆尔豪斯Jocelyn Moorhouse
主演:雨果·维文Hugo Weaving罗素·克劳Russell Crowe
 
点评:《情如物证》讲述了马丁一出生就是个盲人,为了证实别人告诉自己的话是否都是事实,他从10岁起便开始坚持不懈地用手中的照相机拍照。为了证明自己未被欺骗,也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在一次邂逅之后,平凡的厨师安迪成了他最信赖的人,尽管他们的友情也经历了种种考验。澳洲女导演乔斯林·穆尔豪斯一鸣惊人的处女作,曾获六项澳洲电影奖,以及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特别推荐奖。《情如物证》的主要角色只有三人。导演以抽丝剥茧的细腻手法来探讨人与人之间互相依赖与猜忌的关系,感情浓郁却又不失幽默,雨果·维文、琴妮薇皮科、罗素·克劳均演出精彩。
 
第三名——《战火下Under Fire》(1983)

 


 


出品:美国
导演:罗杰·斯波蒂伍德 Roger Spottiswoode
主演:尼克·诺特Nick Nolte艾德·哈里斯Ed Harris吉恩·哈克曼Gene Hackman
 
点评: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美洲国家的革命战火遍地燃烧,而美国的新闻记者有很多所谓的战地通讯员其实只是坐在大酒店里依据一些道听途说的消息发新闻,根本无法发掘到真相。本片对这种现象作出深入的反思,使观众对“战争新闻"的生产内幕多了一番了解。故事背景是尼加拉瓜的首都马拿瓜,尼加拉瓜腐败政权Somozoa倒台前的日子,临近于1979年的革命前夕,处于三角关系的三名摄影记者,被卷入了政治阴谋之中。
 
第二名——《生于红灯区/生于妓院Born Into Brothels》(2004)

 


 


出品:美国
导演:Zana Briski、Ross Kauffman
 
点评:本片荣获“第77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大奖DOCUMENTARY FEATURE”。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一个新闻记者教加尔各答红灯区的孩子摄影的故事,在片中摄影成为一种改变人命运的可能性。印度红灯区成长的小孩,面对贫穷、苦难和绝望的环境,是否有机会挣脱与其母亲相同的宿命?一群在加尔各答红灯区生活的孩子们,在导演的带领下,逐步接触平面摄影的学习经过。《生于红灯区》中的主人公,印度小女孩儿Preeti Mukherjee已经沦为亚洲最大的红灯区中一名性工作者,而2005年她还在洛杉矶的柯达剧院手捧小金人激动落泪。
 
第一名——《无主之城City Of God》(2002)

 


 


出品:巴西
导演:费尔南多·梅里尔斯Fernando Meirelles卡迪亚·兰德 Kátia Lund
主演:马修斯·纳克加勒Matheus Nachtergaele艾莉丝·布拉加Alice Braga
 
点评:两个男孩同在里约热内卢的暴力社区长大,却是各走各路︰一个成为了摄影师,另一个成为了毒贩。影片给人凌厉的视觉冲击,镜头快速的切换如同一把反复磨砺的匕首闪耀出夺目的寒光。干脆、直接地表现一切值得被表现的事物,绝不拖泥带水。影片借用了在纪实片中很少涉及的拍摄手法,如MTV式的迷幻色彩、高速闪现和突然定格等。比视觉形象更触目惊心的,是影片对犯罪场景的直接刻画。影片所要表述的并不只是布斯卡和Dadinho的心路历程,片中真正的主角是:神之城。在这个贫困的地方,发生了几十个纠缠不清的故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从未有人涉猎过的领域。其中一幕幕真实的故事,有爱,有笑,也有争斗。这是里约热内卢的真实写照,正是这个原因才使它成为了一部令人叹为观止的影片。
 

上一篇:古典黑胶LP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