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宫庭十大奇珍异宝
大唐盛世,万国敬仰,四面八方前来朝拜的使者络绎不绝,进贡的宝物更是不计其数,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充斥朝库,每件都有它的神奇之处,可谓每件都是无价之宝,除了小部分皇帝留在身边把玩之外,很多宝物皇帝连看都不看一眼就赏给了身边的皇亲国戚,经安史之乱后,这些宝物大多下落不明,又历经千年的风雨,现如今都已不知去向,唯有留下了一个个令人赞叹不已的神奇传说。
这些宝物当中,最著名、最神奇的当属以下十件:
游仙枕
一个枕头,当然,这可不是普通枕头,这是当年龟兹国(西域)进奉给唐玄宗的宝贝,其色如玛瑙,温温如玉。工艺较为朴素,表面看不出什么,但如果枕上它睡上一觉,就会梦到十洲、三岛、四海、五湖等等这些美仑美奂的仙境。唐玄宗因此命名为“游仙枕”,后来赐与了杨国忠。再后来就不知国舅藏哪去了。
自暖杯
宫庭内库珍藏的宝贝。杯子呈青色,有纹如乱丝,杯壁像纸一样薄,于杯足上有缕金字,名曰 “自暖杯”。把酒注之杯子里,那酒能自暖,并有热气冒出来,时间再久一点,酒面就像烧开的水一样沸动。
辟寒犀
交趾国(越南)开元时进贡的宝物,色黄如金。用金盘置于殿中,温温然有暖气袭人,可以御寒。当年交趾国还进贡过一枚给隋文帝。
夜明枕
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有一个夜明枕,用一种奇异的玉石做成,一到晚上,会放出奇异的光芒,放在堂中,光照一室,不用点蜡烛。估计和“葡萄美酒夜光杯”里的夜光杯用的是一样的材料。
浮光裘
宝历元年,南昌国进献的宝物。用紫海水(一种染颜)染的地儿,用五彩丝线蹙成龙凤,各一千三百个,再缀上九色真珠构成的。皇上穿着它,到北苑打猎,朝阳一照,光彩闪动,看的人都感到耀眼夺目。据说,起始皇上也不觉得有其他特别之处,毕竟皇宫中像这类宝贝也不少,直到有一天,皇上驰马追一只飞禽,忽然间下起暴雨,但是浮光裘一点没湿,这才赞叹它是件异物。
夜明犀
宝历元年,南昌国进献的宝物。形状有点像通天犀(一种上下贯通的犀牛角),夜间可以发光,能照一百步远,据说即使用十层布蒙上,也不能蒙住它的光耀。皇帝命人把它切割做成腰带,每次戴着出去打猎,到了夜晚光如白昼,都不用点烛举火。
软玉鞭
天宝年间外国进贡献来的宝物,鞭的末端刻有文字:“软玉鞭”。软玉鞭用一种罕见的玉石做成,玉质好花纹美,亮得可以当镜子使用,蓝田玉也没这种材料好。软玉鞭能伸能曲,材质却又坚硬无比,刀斧不伤。松开时有一尺长,用力拉直就是一丈长。把它捻成鞭梢,表里通莹象琴弦,即使合并十个人的力气,也拉不断它。用它做琴弦,奏出的声音极美,鬼神听了都发愁;用它做弩弦,那么箭就能射出去一千步远;用它做弓弦,那么箭就可以射出去五百步远。唐德宗赞为神物,命人用薄如蝉翼的绸子绣成装鞭的口袋,用碧蚕丝做成鞭梢。碧蚕丝,就是永泰元年东海弥罗国进贡献来的。说他们国中有桑树,枝干盘曲,遮天盖地地生长。大的连绵十几里,小的也能遮一百亩地的荫凉。树上面有蚕,有四寸来长。它的身体是金黄色的,它的丝是碧绿的,也叫做金蚕丝。软玉鞭珍藏在皇宫内府。到朱泚作乱于京师的时候,软玉鞭就失踪了。
玉龙子
玉龙子,是唐太宗从晋阳宫得到的宝物,珍藏在内宫中。玉龙子虽然长宽不过几寸,却温润精巧,人间不可多得。后武则天赐给了唐玄宗。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当时武则天召见众皇孙,摆出各蕃国进贡的宝物,让皇孙们来自由选取,以观察他们的志向。众皇孙纷纷争抢,只有唐玄宗坐着不动。武则天认为他很不一般,抚摸着他的背说:“这个孩子应该成为一个太平天子。”于是让人取来玉龙子赐给他。等到唐玄宗即位,每当京城久旱不雨,他就虔诚地向玉龙子祈祷。要下雨的时候,玉龙子的龙鳞及鬃毛都像在动。开元年间,三辅大旱,唐玄宗又向玉龙子祈祷,但十多天以后也没下雨。他便把玉龙子扔到南内的龙池中,顷刻之间风雨大作。他游幸西蜀时,车驾来到渭水,将要渡河,左右侍卫无意中从沙中拾到了玉龙子。唐玄宗认出就是自己丢弃的那只玉龙子,不禁喜极而泣。更神奇的是,从此以后,一到晚上,玉龙子就发出奇异的光芒,把屋里照得通亮。后来唐玄宗回京后,把玉龙子藏在宫库中,被一个小黄门偷偷拿去送给了李林甫。
玉辟邪
唐肃宗曾赐给李辅国两枚能散发香味的玉辟邪,各高一尺五寸。玉辟邪做工巧夺天工,并且能发出一种奇异的香气,数百步之外就可以闻到。即使锁在铁匣子石柜子当中,也不能掩盖它的香气。有的人不小心用衣服搽抹了玉辟邪,香味经年不退,即使把衣服放水里冲洗多次,也洗不掉。据说李辅国常把玉辟邪放在座位旁边,有一天,他正在梳洗时忽然听到两个玉辟邪一个发出大笑,一个发出悲号。李辅国大惊失色,认识它们是邪物,就把它们砸得粉碎,扔到厕所里。从此以后常听到厕所里有冤鸣之声。扔掉玉辟邪后,李辅国所居住的安邑里,一个多月之后还有香味。不到一年李辅国就死了。当初把玉辟邪弄碎的时候,李辅国有个爱婢慕容宫,知道这不是平常之物,偷偷地保存了些碎屑。后来的宦官鱼朝恩花了三十万钱把零碎的玉辟邪买了回去。传说,鱼朝恩将被杀的时候,那些散发香气的玉屑,化成白蝴蝶,冲天而去。
青泥珠
武则天时,西蕃某国进贡青泥珠一枚。珠子像拇指那么大,微微发青。起初武则天并不知青泥珠的神奇,就把它送给西明寺的和尚。和尚把这颗珠子装在金刚的脑门儿上。后来和尚讲经,有一个前来听讲的胡人见了这颗珠子就目不转睛地看。十几天里,他总在珠下凝视,心并不用在听讲上。和尚就问胡人:“施主想要买这颗宝珠吗?”胡人说:“如果一定能卖,我保证出重价。”和尚最初的要价是一千贯,渐渐涨到一万贯,胡人全都答允。于是定到十万贯,成交。胡人买到此珠之后,剖开腿上的肉,把珠子纳入其中,然后马上启程回国。和尚不久就把这事向武则天禀奏,武则天下令寻找这个胡人。几天之后,使者找到了那胡人,问他宝珠在什么地方,他说已经把宝珠吞到肚子里了。使者要剖开他的肚子检验,他没办法,只好从腿肉中取出宝珠来。武则天召见那胡人,问道:“你花重价买这珠子,要用它干什么呢?”胡人说:“西蕃某国有个青泥泊,泊中有许多珍珠宝贝。但是淤泥很深,无法将珍宝弄上来。如果把这颗青泥珠投到泊中,淤泥就会变成水,那些宝贝便可以得到了。”武则天这才知道青泥珠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