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中国的国歌合集



《巩金瓯》是中国第一首法定的国歌,
于宣统三年八月十三(1911年10月4日,武昌起义前六日)由清政府颂定。它是当时宪法内容的一部分。
中国第一首法定的国歌,巩即巩固的意思,
金瓯在中国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以指国土。所以巩金瓯有巩固国土的意思。
巩金瓯,
承天帱,
民物欣凫藻,
喜同袍,
清时幸遭。
真熙皞,
帝国苍穹保,
天高高,
海滔滔。
译文
国土如金瓯巩固,
受天覆庇。
民众万物如野鸭嬉于水藻般欣悦。
喜见同袍,
有幸遇着太平时世,
真是和乐自得。
帝国蒙上苍保佑。
青天高高在上,
大海翻腾不息。

1906年,清政府成立陆军部。
陆军部谱制一首陆军军歌《颂龙旗》,清朝官员们就用这首军歌权代国歌。
中国第一首法定的国歌,巩即巩固的意思,金瓯在中国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以指国土。所以巩金瓯有巩固国土的意思。
说来可笑的是,与这首歌所表达的寓意恰恰相反,仅仅6天之后(即10月10日),武昌起义就爆发了,清政府随即土崩瓦解,迅速走向了灭亡。
因此,这首国歌并没有传唱开来,很快被人们给遗忘掉了。
中华民国的国歌

而使用《中华民国国旗歌》。
中华民国国歌》1912—1915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沈恩孕作词,沈彭年作曲。
《中华雄踞天地间》1915—19161915年,
袁世凯篡夺了中华革命临时政权,废弃了孙中山颁布的国歌,
启用《中华雄踞天地间》为国歌
1916年袁世凯下台。
1920年段祺瑞政府教育部征集国歌,
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作曲家肖友梅将《尚书》中的《卿云歌》选作歌词并作曲,
全歌仅四句16字,
歌词是:
卿云歌卿云灿兮
糺缦缦兮
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
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
并由教育部下令于1921年7月在全国传唱。

《三民主义歌》
1930始《三民主义歌》是最广泛意义上的中华民国国歌,也是民国历史上和近代史是影响深远的国歌,在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被选择为世界最佳国歌。三民主义歌三民主义歌由中国国民党党员胡汉民、戴季陶、廖仲恺、邵元冲合作作词。原为广州黄埔军校的校歌,首次出自民国十三年6月16日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埔军官学校开学典礼中,对该校师生之训词。
1930年3月24日,由于当时中华民国处在训政时期,许多国民党党员提议使用《三民主义歌》作为国歌。由于反对使用一党标志代表全国,所以设立了国歌编制研究委员会,支持国民党党歌。1937年6月3日,中央常务委员会批准了提案,
而在1943年, 《三民主义歌》正式成为中华民国的国歌。
歌词是: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中华民国另设国旗歌,
名为《青天白日满地红》,
由戴传贤作词、黄自谱曲,供升降中华民国国旗及中华台北奥委会会旗时演奏。
歌词为:
山川壮丽,物产丰隆,炎黄世胄,东亚称雄。
毋自暴自弃,毋固步自封,光我民族,促进大同。
创业维艰,缅怀诸先烈,守成不易,莫徒务近功。
同心同德,贯彻始终,青天白日满地红。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以《国际歌》作为国歌。
伪满洲帝国建国歌
大同二年(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四日制定,郑孝胥(伪满洲国国务总理)作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