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奢华>转载>

25部“必听” 大提琴、中提琴和低音提琴协奏曲

来源:金玉米 编辑:徐家祯 时间:2019-11-22

 

维瓦尔第

Antonio Vivaldi (1678-1741): (1部) 注1

 

降E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408号

Cello Concerto in E flat major, RV 408

 

海顿

Joseph Haydn (1732-1809):(2部)注2

 

C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作品7b/1

Cello Concerto No. 1 in C major, H. 7b/1 (approximately 1765)

D大调第二大提琴协奏曲作品7b/2

Cello Concerto No. 2 in D major, H. 7b/2 (Op. 101) (1783)

 

博凯里尼

Luigi Boccherini (1743-1805):(1部)注3

 

降E大调第五大提琴协奏曲作品474号

Cello Concerto No. 5 in E flat major, G 474

 

莫扎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 (1部) 注4

 

降E大调小提琴及中提琴协奏交响曲作品364号

Sinfonia Concertante for Violin, Viola & Orchestra in E flat major, K. 364

 

斯塔米兹 (卡尔)

Carl Philipp Stamitz (1756-1801):(1部)注5

 

D大调中提琴协奏曲作品1号

Concerto for Viola & Orchestra in D major, Op. 1

 

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1部)注6

 

C大调第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三重协奏曲作品56号

Triple Concerto for Violin, Cello and Piano in C major, Op. 56 (1803)

 

柏辽兹

Hector Berlioz (1803-1869): (1部) 注7

 

哈罗德在意大利

Harold in Italy

 

舒曼

Robert Schumann (1810-1856):(1部)注8

 

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129号

Cello Concerto in A minor, Op. 129 (1850)

 

博坦西尼

Giovanni Bottesini (1821-1889): (2部) 注9

 

b小调低音提琴协奏曲

Concerto for Double Bass & Orchestra in b minor

升c小调低音提琴大协奏曲

Grand Concerto for Double Bass & Orchestra in c sharp minor

 

拉罗

Édouard Lalo (1823-1892): (1部) 注10

 

d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Cello Concerto in D minor (1876)

 

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1部)注11

 

a小调小提琴和大提琴双协奏曲作品102号

Double Concerto in a minor, Op. 102 (1887)

 

圣桑

Camille Saint-Saëns (1835-1921):(1部)注12

 

a小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作品33号

Cello Concerto No. 1 in A minor, Op. 33 (1872)

 

达维多夫

Karl Davydov (Davidov) (1838-1889): (2部) 注13

 

b小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作品第5号

Cello Concerto No. 1 in b minor, Op. 5 (1859)

a小调第二大提琴协奏曲作品第14号

Cello Concerto No. 2 in a minor, Op. 14


 

 

布鲁赫

Max Bruch (1838-1920): (3部) 注14

 

大提琴协奏曲作品第47号“晚祷”

Kol Nidrei for Cello and Orchestra, Op. 47

中提琴与乐队演奏的浪漫曲作品第85号

Romance for Viola & Orchestra, Op. 85

单簧管和中提琴协奏曲作品第88号

Concerto for Clarinet, Viola & Orchestra, Op. 88

 

 

柴可夫斯基

Pyotr Ii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1部)注15

 

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1876–77)

 

德伏夏克

Antonín Dvorak (1841-1904): (1部) 注16

 

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第104号

Cello Concerto in B minor, Op. 104 (1894–1895)

 

埃尔加

Edward Elgar (1857-1934): (1部) 注17

 

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第85号

Cello Concerto in E minor, Op. 85 (1918–1919)

 

普罗科菲耶夫

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 (1部)注18

 

e小调大提琴交响协奏曲作品第125号

Symphony-Concerto for Cello & Orchestra in e minor, Op. 125

 

沃尔顿

William Walton (1902-1983):(1部)注19

 

中提琴协奏曲

Concerto for Viola & Orchestra (1928-29, revised 1961)

 

 

肖斯塔科维奇

Dmitri Shostakovich (1906-1975):(1部)注20

 

E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作品第107号

Cello Concerto No. 1 in E flat major, Op. 107

 

 

 

共25部

 

(大提琴协奏曲:15部

中提琴协奏曲:4部

低音提琴协奏曲:2部

两种乐器以上协奏曲:4部)

 

注1:维瓦尔第一生写过500多部各种各样的协奏曲,与其中的230多部小提琴协奏曲相比,他的大提琴协奏曲数量就少得可怜了。Brilliant Classics出过一套4张的CD,说是《全集》,只收有27首大提琴协奏曲。我有点怀疑是不是就是这么一点。很可能以后还会发现新的。维瓦尔第的大提琴协奏曲与小提琴协奏一样,部部都旋律性极强,但是大提琴协奏曲中,我找不出像《四季》那么出众的一部来作为代表,所以就选了一部我比较喜欢的作品RV408。要是听后觉得很喜欢,大可把他的所有大提琴协奏曲都找来一听。

 

注2:Wikipedia上说 ,海顿写过5部大提琴协奏曲,但第三部“遗失”了;第4和第5 部不是海顿写的,所以,至今肯定是海顿写的大提琴协奏曲只有两部,而这两部也正是古典主义时期的大提琴协奏曲中被演奏得最多的两部作品。要是有人想了解一下“早期”的大提琴协奏曲是怎么样的,我一定会推荐他去听听这两部作品。海顿的这两部大提琴协奏曲中,第二部写于1783年,比较早就发现了。一开始大家也怀疑究竟是不是海顿的作品,到1951年,终于发现了有海顿签名的手稿,于是证明是一部真品。第一部协奏曲写于1761-1765年,以前一直认为这部作品遗失了,直到1961年在捷克布拉格国立博物馆发现了一份手稿的复制品,才知道这部曲子还存在于世。虽有人怀疑其真实程度,但大部分专家都相信这部作品确是海顿所写的。这两部作品都是非常好听的协奏曲。

 

注3:博凯里尼是意大利Lucca出生的作曲家和大提琴家,后来去维也纳工作,最后定居于西班牙,长期为西班牙朝廷服务。在很多爱乐者眼里,意大利好像专门产生歌剧作曲家。其实,在巴洛克和古典主义时期,意大利出了许许多多极其优秀的器乐作曲家,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去欧洲其他国家,尤其是法国、西班牙、德国、奥地利,甚至远到俄国,为那里的朝廷服务。有的一直呆到老死,有的则在老年时回到了祖国。所以,虽然他们都是意大利人,但是成名却不在意大利,而在欧洲别的国家。博凯里尼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既然自己是大提琴家,当然为大提琴写了很多部协奏曲。Brilliant Classics也出过三张一套的《全集》,共录有12部大提琴协奏曲。这些协奏曲,听起来非常像海顿的大提琴协奏曲风格,所以,有人对海顿仅有的两部大提琴协奏曲产生怀疑,不知是否认为它们是博凯里尼的作品了。不管如何,我也在我的“必听”表上选了一部我比较喜欢的协奏曲作为代表。大家可以自选所爱的放进各自的“必听”表里去,然后,还可以把博凯里尼的大提琴协奏曲与海顿的作一比较,看它们像不像。

 

注4:莫扎特不但没有写过大提琴协奏曲,而且连中提琴协奏曲也没有写过。看来,他就是不喜欢低音乐器。这真是很奇怪的一件事。在他出生之前,维瓦尔第、博凯里尼、海顿这些著名作曲家都已经为这两种乐器写过协奏曲了,莫扎特,作为一名音乐知识那么渊博的作曲家,一定不会不知道,不熟悉,但他就是不写!幸亏,他写了一部用小提琴和中提琴独奏的“协奏交响曲”(以前通常译为“交响协奏曲”,也说得通)。这部作品可是莫扎特所有器乐作品中最精彩的精品之一,绝对不能不听!这部作品写于1779年,他刚结束巴黎之旅,回到家乡奥地利的萨尔斯堡。莫扎特从童年到青年时期,好几次去欧洲很多国家演出。一开始都是他父亲带他和他姐姐玛丽亚(Maria Anna Walburga Ignatia Mozart, 1751-1829)作为音乐神童去欧洲各国巡回演出的。1777年那次旅行,莫扎特父亲因为工作无法脱身,就让莫扎特的母亲安娜·玛丽亚·莫扎特(Anna Maria Mozart, 1720-1778)带着莫扎特去巴黎找工作机会。不幸,工作没有找到,母亲却在巴黎去世了。莫扎特于第二年回到萨尔斯堡。那时,莫扎特已经22岁了。他已从童年进入青年时期,音乐也从此成熟起来。这部作品是莫扎特少数几部一听就感到非常忧伤的音乐作品,我猜一定与他丧母之情有关。每次我听到这部作品开始的几个乐句,就情不自禁地感到无限的惆怅、无奈和失望。我听到的最好演出版本也是前苏联小提琴家奥伊斯特拉赫父子的演奏。他们的演奏也是有录音和录像可以找到的。

 

注5:斯塔米兹的名气远没有莫扎特响亮,但是他是德国曼海姆乐派(Mannheim School)的代表人物。十八世纪下半叶,德国曼海姆朝廷的选侯对音乐特别重视,吸引了欧洲一批重要音乐家去他朝廷服务,在那里创作了无数优秀音乐作品,所以音乐史上把这些音乐家和作品归之于“曼海姆乐派”。斯塔米兹的名字是卡尔。他的父亲约翰和弟弟安东,都是曼海姆乐派的重要作曲家。卡尔的父亲约翰是捷克人,卡尔和安东则都出生在德国。他们三位作曲家写过许多用各种不同乐器独奏的协奏曲,包括中提琴协奏曲。我的这张“必听”表上选了卡尔的中提琴协奏曲一首,作为本来就为数不多的中提琴协奏曲的代表。要是对同时期作曲家的中提琴协奏曲感兴趣的话,还可以去找捷克作曲家本达(Jiří Antonín Benda, 或 Georg Anton Benda,1722-1795)、捷克作曲家万哈尔(Johann Baptist Wanhal, 或 Vaňhal, 1738-1813)、德国作曲家霍夫梅斯特(Franz Anton Hoffmeister, 1754-1812)、德国-瑞典作曲家克劳斯(Joseph Martin Krauss,1756-1792)、奥地利作曲家迪特道夫(Carl Ditters von Dittersdorf, 1739-1799)、意大利作曲家罗拉(Alessandro Rolla, 1757-1841)的中提琴协奏曲。

 

注6:用三种独奏乐器的协奏曲在音乐史上本来就不多,贝多芬这首三重协奏曲无疑可以得绝对冠军。我觉得这部三重协奏曲是贝多芬最精彩的作品之一,爱乐者绝对不可错过。这部协奏曲可选的版本很多:“老”的有前苏联三位音乐巨人奥伊斯特拉赫(演奏小提琴)、里赫特(演奏钢琴)和罗斯特洛波维奇(演奏大提琴)的版本。“中”的有帕尔曼(演奏小提琴)、巴伦勃依姆(演奏钢琴)和马友友(演奏大提琴)的版本,“青”的有法国Capuçon两兄弟演奏小提琴和大提琴、阿根廷女钢琴家阿格里奇(Martha Argerich, 1941 -)演奏钢琴的版本。

 

注16: 莫扎特除了27部钢琴协奏曲和5部小提琴协奏曲闻名于世外,还写过用各种管乐器作独奏乐器的协奏曲。部部是精品,不用说那部已经好几次被听众投票选为“世上最佳古典音乐作品”的单簧管协奏曲了。除了单簧管协奏曲,他还写了双簧管协奏曲、长笛协奏曲和大管协奏曲,甚至还写了长笛和竖琴独奏的协奏曲。要是我一定要把这张“必听”表精简到十部作品的话,我很可能把其他协奏曲都从这张表上删除,只剩莫扎特的这十部协奏曲!

 

注17: 普勒耶尔,奥地利出生的法国作曲家。他还是钢琴制造家,有一家专门制造普勒耶尔牌子的钢琴,博凯里尼、贝多芬、克莱门蒂、胡默尔、肖邦都用过。他去世后,他的作品就渐渐被人遗忘了,但是最近,大有成为“热门”作曲家的趋势。有很多CD公司最近几年出了很多他的各种作品。普勒耶尔的音乐都很有可听性。这张表中仅选他的三部单簧管协奏曲而已。

 

注18: 德维安纳,法国作曲家,在巴黎音乐学院任过长笛教授。写过十几部长笛协奏曲、五部大管协奏曲。我对长笛兴趣不大,他的长笛协奏曲我不很熟悉,所以仅在表中选了一部他的大管协奏曲。

 

注19: 克罗默又是一位捷克作曲家,也是近年来有变成“热门”作曲家趋势的“冷门”作曲家。我在介绍他的一篇文章中把他称之为“半热门作曲家”,因为近年来他的作品的CD越出越多了。他也是一位杰出的器乐作曲家,写过很多交响曲、交响协奏曲、协奏曲及室内乐。这张表中主要选他的单簧管、双簧管和长笛协奏曲。

 

注20: 丹齐是德国作曲家和大提琴家。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过渡阶段的作曲家,与贝多芬属于同一时期。丹齐写过很多用不同独奏乐器演奏的协奏曲,当然包括用他自己擅长的乐器大提琴独奏的协奏曲。这张表中选了他的两首大管协奏曲。

 

注21: 勒菲弗是瑞士出生的法国单簧管演奏家。他至少写过六首单簧管协奏曲,但我只听到过其中的三首,不知道是否有哪家唱片公司出齐过这六部作品。我只能在我听到过的三部单簧管作品中挑选了两部。其实,这三部作品都很好听。

 

注22: 艾布勒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同时代人。他与莫扎特保持了终身友谊,一直到莫扎特临终,艾布勒都照顾着莫扎特。莫扎特去世后,莫扎特的夫人请艾布勒完成莫扎特未完成的《安魂曲》,但是艾布勒没有做这个工作,很可能他认为自己的才能无法与莫扎特相比吧。艾布勒的作品非常好听,这张表里仅选他的一部单簧管协奏曲。我曾写过一篇介绍艾布勒的文章,发表在上海《音乐爱好者》杂志上。

 

注23: 卡特利阿里出生于现为波兰领地的奥匈帝国。父亲是意大利人,所以有一个意大利姓氏。他是作曲家、指挥和小提琴家。生前与贝多芬相识。贝多芬演奏过卡特利阿里的钢琴协奏曲;卡特利阿里也首演过好几部贝多芬的作品,包括他的第三“英雄”交响曲和三重协奏曲。卡特利阿里去世很早,死时年仅34岁,比莫扎特还少活两年。他死后。其作品也就被人遗忘了,直至二、三十年前,人们才又开始演奏他的作品,其中包括他的几部单簧管协奏曲。这张表中选了三部,都是单簧管协奏曲,包括一首用两支单簧管独奏的协奏曲。我也有一篇关于卡特利阿里的文章发表于《音乐爱好者》杂志。

 

注24: 克鲁塞尔是芬兰出生的瑞典作曲家和单簧管演奏家。他写过三部单簧管协奏曲,都十分精彩。我在《音乐欣赏随想曲》中有一篇文章专门讨论克鲁塞尔的第三单簧管协奏曲,我把它说成是“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的孪生兄弟”,因为这两部作品的慢板乐章意境太相像了。

 

注25: 胡默尔是已经成为“热门”音乐家的斯洛伐克作曲家。近几十年来,胡默尔的音乐经常能在音乐会上听到,也已被录成无数CD。有的作品已经有了很多不同版本的录音。他的小号协奏曲可能是他最著名的管乐器协奏曲,但是我觉得他的大管协奏曲也很好听。可惜,他好像没有写过单簧管协奏曲。

 

注26: 贝尔曼是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单簧管演奏家。他也作曲,当然主要是写单簧管作品。本来,他死后,他的作品也就不会再有人关心了,不过巧的是,他的一首单簧管柔板不知怎么阴错阳错被人当作是德国另一位大作曲家瓦格纳的作品了,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 —— 有人说,是瓦格纳在这部作品上加上自己名字发表的;也有人说,是某位音乐学家搞错作者名字的。当然,这部作品本身的确是十分优美的一首小品。后来才发现,原来是那位没有很多人知道的贝尔曼的作品。德国当代一位著名的单簧管演奏家克洛克(Dieter Klöcker, 1936-2011),生前花费了无数时间和精力在欧洲各地发掘“冷门”音乐作品。他到欧洲各处图书馆、修道院、私人收藏家中去搜求已经被埋没了几百年的“冷门”音乐作品、特别是单簧管作品的精神,很使我敬佩。他的工作在我看来,很有点像是音乐界的“侦探家”!他找到了贝尔曼的三首单簧管协奏曲,并且把这首著名的“柔板”用作g小调单簧管协奏曲的慢板乐章。他自己演奏了这三部协奏曲,再加上一首单簧管奏鸣曲,录了一张CD,由Orfeo公司出版了。贝尔曼的这三部单簧管协奏曲都极其好听,所以我都把它们列进了我的这张“必听”表中。贝尔曼的儿子卡尔也是单簧管演奏家和作曲家,也写单簧管作品。关于他们父子,我也有一篇文章发表在《音乐爱好者》杂志上。

 

注27: 斯博是德国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过渡时期的作曲家。生前名气很响,甚至超过贝多芬。他写过十部交响曲,十八部小提琴协奏曲,四部单簧管协奏曲。他的这四部单簧管协奏曲,我认为应该被视为浪漫主义时期单簧管协奏的精品,所以,全部列入我的这张“必听”表。

 

注28: 韦伯,德国重要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锋。他的几部单簧管协奏曲是同类作品中除了莫扎特那部单簧管协奏曲外,最著名、最精彩、也是被演奏得最频繁的,应该被视为单簧管协奏曲中的瑰宝。韦伯也写过其他管乐器协奏曲,同样十分精彩。韦伯的父亲有一个戏剧班子,韦伯早年跟随戏剧班子在各地巡回演出。他从小就在这种戏剧的环境中长大,所以我总觉得他的音乐,包括协奏曲,都有很强烈的戏剧色彩。在他的单簧管协奏曲中,这种戏剧性最为明显。韦伯从小体弱,到四岁才会走路,而且是个瘸子。他只活了40岁,实在真是可惜!

 

注29: 梅卡丹特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但是他有一部很好听的单簧管协奏曲。

 

注30: 理查·斯特劳斯是德国浪漫主义后期大作曲家。他的歌剧、交响诗、艺术歌曲,都属于欧洲音乐中最重要的作品。他也写过几部协奏曲,这张管乐器协奏曲“必听”作品表中,选了他的两首圆号协奏曲。从这两部作品,可以了解浪漫主义后期的音乐是怎么样的。

 

注31: 芬齐是英国作曲家,他的单簧管协奏曲和大提琴协奏曲可能是他所有器乐作品中最著名,也演奏得最频繁的两部作品。我特别喜欢他的这部单簧管协奏曲。英国音乐常带有一种舒缓的、闲适的、慵懒的、忧郁的田园色彩,很适合用单簧管这种暖色彩的乐器来演奏。

 

注32: 阿绪莫是我至今为止列出的几张“必听”表中唯一一位还活着的作曲家!他是英国人,名气不响。我至今不清楚他的生平事迹。这首《四季》是我在一个偶然机会买到的一张RCA CD上听到的。这张CD把这部作品与芬齐的单簧管协奏曲录在一起。这部《四季》实际上不是“协奏曲”,只是单簧管和交响乐团合奏的组曲。有四个乐章,每个乐章代表一个季节。每个乐章采用一首英国民歌。这张CD最后还有一首阿绪莫改编的英国民歌《绿袖子》,也是用单簧管和乐队演奏的作品,十分好听。不过,这只能算是一首小曲,更不能算协奏曲,所以不能列入我的这张“必听”表中了。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