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桥古镇
本地流传着一首古民谣《九九歌》:“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bìlì);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一直唱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他歌唱的是我们江南水乡冬去春来先民们农耕作息的场景。九九八十一,布谷鸣在春风里。人们怀着对新一年丰岁的祈盼,肩扛犁耙农具跨过石桥,溶入田畈,播种希望。于是,人们就把这座古石桥亲切地命名为犁耙桥。这首《九九歌》被元末文人陶宗仪编入了大型丛书《说郛(fú)》。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编纂的《农政全书》也全文收录。《九九歌》这首充满乡土气息的民谣,伴随犁耙桥的徽名流传久远,成为犁桥人精神文化的传统经典。
古代交通的最佳工具是舟船,长江自然是国人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但古时的铜陵江段,“三朝淫雨两朝风”,“如船高浪欲平空”,是舟行人最提心吊胆险途。为避离风浪,钟仓河便成了长江上下往来旅帆的安全选择。钟仓河又名丁家洲河、凤心闸河,是一条古老的内河。长江之水从丁家洲河口缓缓流入,蜿蜒四十余华里,在三江口与顺安河(老河)交汇,由下游繁昌县荻港流出,又注入长江。河水默默灌溉着两岸的沃土,润育着河畔苍生,博得了黄庭坚、杨万里、汤显祖、王十朋等众多文人墨客的笔歌诗咏。南宋大诗人杨万里于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65岁时担任江南东路(简称江东)转运副使。这年八月,他离开建康(南京)坐船巡察江南东路,因避大风驶入当时钟仓河,写下了著名的《丁家洲避风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极状八百多年前犁桥一带的风土物貌:“蓼岸藤湾隔尽人,大江小汊绕成轮。围蔬放荻不争地,种柳坚堤非买春。匏瓠放教俱上屋,渔樵相倚自成邻。夜来更下西风雪,荞麦梢头万玉尘。”“荻篱萧洒昵来新,茅屋横斜尽不真。乾地种禾那用水,湿芦经火自成薪。鸟居鱼笑三百里,菜把活他千万人。白浪打天风动地,何曾惊著一微尘。”“芦挥尘尾话清秋,柳弄腰支舞绿洲。引得江风颠入骨,戏抛波浪过於楼。十程拟作一程快,一日翻成十日留。未到大江愁未到,大江到了更添愁。”这首诗让今人看到,八百多年前,钟仓河两岸人“围蔬放荻”、“种柳坚堤”、“鸟居鱼笑”、“茅屋横斜”的田园生活。尤为珍贵的是,第二首诗中“鸟居鱼笑三百里,菜把活他千万人” 诗句后,作者加了十五个字的注释:“丁家洲阔三百里,只种萝卜,卖至金陵”,这“阔三百里”当然包括犁耙桥南北的犁桥村土地。先民们早在宋代就将蔬菜卖到南京,犁桥人的商品交换意识可谓源远流长。时至八百年后的今天,犁桥南岸的“再兴水腌萝卜”仍然是闻名遐迩的美食特产。
借着水陆交通的润泽,犁桥人东承芜湖南京的旺气,西接安庆汉口的昌华,北受中原河淮的浩风,南集两湖两广的情脉。唐宋明清,星移物换,犁耙桥两岸聚集了近千户居民,成为商业兴盛的水乡集镇,百货、京货、药行、米行、鞋店、布店、菜场、木场、茶楼、酒楼、肉市、鱼市、糕坊、豆腐坊,各类大商小贩,店铺摊点,云集犁桥街道。三百七十多年前的清朝初期,朝庭在这里设立了犁耙桥镇,还派驻了盐酒税监。犁耙桥真正成了“跨大河居两镇间往来要冲”的交通要道。犁耙桥镇青砖黛瓦鳞次栉比,华街阡巷纵横成趣,一派生机繁华景象。新中国建国后的五十年代初,国家曾在犁桥设置区公所,当时的犁桥区下辖了十一个乡,近十万人。
犁桥水镇是英雄辈出的乡土。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在犁桥设据点并建筑了炮楼。谭震林司令员率领的新四军一支队老一团曾经活跃在这里。犁桥街的共产党员张良仕组织犁桥赤卫队与日寇开展殊死斗争,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事迹可歌可泣。1951年6月25日,中共皖南地委在《皖南日报》上发表了《宁死不屈,伟大气节》的纪念文章,高度赞扬了张良仕的革命业绩和崇高品德。
天地悠悠,日月荏苒。尊敬的客人们,当你们来到犁桥就可以看到。如今的钟仓古河,“渌(lù)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风姿依旧,绰约如初。她甘醇的玉水仍然孜孜不倦地滋润两岸生灵,她秀丽的容颜仍然吸引着八方游客到此品红赏青。今天的犁桥水镇“市易集珍奇,朝暮人声喧”,仍然是亭楼映翠,飞阁流丹,金翠耀日,罗绮飘香。犁桥村用清新的生态获取全国首批美丽宜居村庄的佳誉,犁桥人用纯真的心灵摘得全国第四届文明村镇的桂冠。犁桥儿女更是用创新的理念和孜孜的进取步伐,迈进了全国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项目试点村和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单位的行列。
尊敬的贵客们,愿我们的服务能帮诸位赏景怡情,放松身心;愿你们的犁桥之行感山悟水,玩得尽兴。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