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钟鼓楼
钟楼(东)鼓楼(西)是老北京中轴线北侧的端点。看老北京,就应从钟鼓楼开始。
在没有钟表的年代,人们生息劳作,主要是通过太阳的位置而大致分辨时间。而中心城市则多以钟鼓声为分辨时间的依据,钟鼓楼就肩负着计时报时的重任。从1272年元朝鼓楼建成起,到1924年废止,这相距百米的钟鼓楼就不间断地向古都报送了652年的“北京时间”,成为“老北京”生生不息的象征。
现代人多以“暮鼓晨钟”来描述寺院的生活,其实,它更是古代市井人生活起居的依据。而且,敲鼓撞钟也是有着严格的规矩的。首先,“暮鼓晨钟”,到底是先撞晨钟还是先敲暮鼓?在都市报时上,“暮鼓晨钟”是不能理解为“晚上敲鼓,早上撞钟”,而是每日的报时始于“暮鼓”而止于“晨钟”,也就是“暮鼓”在前,“晨钟”在后!
在明清时期,钟鼓楼一般只在夜里报时两次,即定更鼓(也就是头更,是19点至21点)和亮更钟(即五更,即3点到5点)。定更的时辰(也就是晚上7点)一到,位于鼓楼上的二十五面更鼓便开始敲响。随着鼓声响起,京城的各个城门都缓缓关闭。此时,街上开始“禁人行,宵禁始”,这也叫“净街”。随后,更夫们也就开始沿街敲梆巡更报时。
鼓楼里存放着二十五面大小不一的更鼓,至今每天还有多场击鼓表演。
当亮更(早上3点)的时辰一到,鼓楼便向钟楼发出灯光信号。看见信号,钟楼就立刻撞响大钟。这时,钟鼓声中,京城各城门也慢慢开启,行人方可出行,新的一天也就开始了。
在元、明、清时期,钟、鼓报时要敲多少声也是有着严格规定的。按规定,敲鼓须按“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的原则,共敲108声。为何?因为中国古代是以“108”之数代表一年,一年中有12个月24个节气72候,三者相加就是108。
那么,科技尚不发达的古人是根据什么来测定时间的呢?和现代的计时设备相比,古人的计时虽十分简陋,但他们所采用的碑漏、刻漏、时辰香等,也都是当时的“高科技”。
鼓楼初建时,计时器主要使用的是“碑漏”。碑漏是用木材做成的形似石碑的计时器,内部设12根自上而下呈“之”字形排列的铜管,碑首上端设投球孔,投球孔上方设置一个储球筒,放置若干个铜球,铜球依次滚下,每2个铜球滚下的间隔时间为24秒,滚落36个铜需用14分24秒,即一刻。由此类推,3600个铜球滚动完毕,正好为24小时。
在中国古代,一直实行的是每日百刻制(清代以后改为每日96刻),《说文》中就记载:“漏以铜壶盛水,刻节,昼夜百刻。”也就是每刻的时间为14分24秒。
“铜刻漏”又称 “铜壶滴漏”,是北京鼓楼继“碑漏”之后,使用的另一种计时器具。“铜刻漏”由三个斗形漏壶和一只圆形收水壶组成。三个漏壶分上中下三级摆设,每个壶下端有一个龙嘴,就是将壶内的水按一定的流速从笼嘴里滴入下一个方壶,最终滴入置于最底层的收水壶内。在收水壶里设有一个可随水位增高而向上浮动的箭尺,箭尺上刻有标识。随壶中水位缓慢上升,箭尺上刻度也就逐一显示水位的高低。上浮到预定的刻度时,箭尺就会通过联动机关,触动立在旁边的铙人敲响铜铙报时。
铜壶滴漏
后来,“铜刻漏”遗失,鼓楼就改用标有刻度的时辰香计时,也在横放着的更香上的不同刻度上悬挂两个铜球,更香燃烧至此,悬吊铜球的线索被烧断,铜球就会掉到下面的铜盘中,发出清脆的响声用以报时。
由于这些计时设备十分简陋,不能自动计时,不能自行启动,也不能记忆时间,所以那时人们还是要参照日晷、圭表,来起始计时装置。虽然不甚精确,但对于当时的生产力来说,也足以应付了。直到西方钟表传入,漏刻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