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之桥》
冷战期间,一名苏联间谍被美方抓获。为了以示司法完备,美国政府派出一位律师来为间谍辩护,打算通过内定的审判来宣布间谍死刑。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位执着、较真的律师,却不愿配合这场自导自演的闹剧。影片改编自James B. Donovan律师的真实事迹,讲述其为苏联间谍辩护,并最终促成美苏两国和平交换战俘的故事。
功利主义与绝对道德经常被放在天秤的两端,仿佛有所取舍就必然有所得失。《纸牌屋》里下木总统欣赏的“bad, for the greater good”,就是大我小我不能两全的做法。但在《间谍之桥》中,功利主义与绝对道德是完整合一的。为敌人的权利辩护符合绝对道德的原则,将战俘作为交换筹码也体现了集体功利的最大化。促成两者合一的动机,是人文精神;但实现这一精神的方式,却是职业素养。
Donovan并没有因为这场审判只是走走过场而怠慢自己的工作。相反,他全力为这名间谍辩护,挑出检方执法的若干疑问,最终赢得官司。这种迫于现实、接受现实,认真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精神,便是《间谍之桥》的核心主题。
《外滩画报》上曾有一期议论,说肯尼迪时代,一句“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换来的是美国民众高涨的爱国心;如果奥巴马也说这种话,估计会被舆论媒体骂个狗血临头。全球化让美国成为多元民族的文化中心,但在扑朔迷离的文化漩涡中,美国是什么,美国人又是什么?这样的思想冲突永无答案。因此在怀抱全球化与被全球化侵蚀的两难中,站稳自己的岗位、做好该做的工作,就成了新时代的领航标。人们不再相信埋头努力向前冲的《阿甘正传》,人们需要新的美国精神。
因此《间谍之桥》在塑造Donovan的辩护抗争时,做了许多戏剧化的处理。剧中的Donovan隶属于一家私人律师事务所,实际上Donovan在二战期间是美国战略情报局的干员,与公职和情报单位一直有着联系;Donovan一家也没有遭受邻里之间的袭击;在法官家的私下谏言,其实是庭审上的公开论辩;Donovan造访东德时,柏林围墙也尚未建成。
撇开戏剧渲染的《间谍之桥》,也许就更接近于Donovan本人的回忆录《桥上的陌生人》(Strangers on a Bridge)了。没有言情并茂的辩述申论,没有三方角斗的外交谈判,就是美苏两方在一座静僻桥上的战俘交换。然而没有戏剧氛围的间谍之桥,在晨雾的笼罩下似乎更显得直白深刻:即便世界处在分裂边缘,来自不同阵营的人依然可以通过共同的信念,在这座桥上进行和平对话。对于世世代代的后来者,也许这才是更好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