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奢华>转载>

陈萨——用手指和心灵发声演绎艺术人生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1-08-20

 

她被“评为二十一世纪百位伟大的钢琴家”

她被波兰政府授予“肖邦艺术护照”

她是陈萨

       在我们普通人看来,陈萨的名字可能不像郎朗和李云迪那样响亮,但在国际上她的分量不亚于以上两位同辈钢琴家,同他们一样被评价为“中国钢琴的领军人物“。在18年的央视春晚中与中国著名钢琴家李云迪共同演奏经典作品《黄河颂》。

所获奖项

       陈萨出生于中国重庆的艺术之家,她的母亲是一位舞蹈演员,父亲是一位圆号演奏员。在父亲的启蒙下,她六岁第一次接触小提琴,九岁跟随但昭义教授学习钢琴。1994年陈萨获得中国钢琴比赛青年组第一名。1996年,她作为最小的参赛者获得了英国利兹钢琴比赛的第四名,标志着她的国际演奏生涯的开始。2000年她获得了杜德利千禧年比赛的第二名;同年10月她获得了波兰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第四名,同时还获得波兰舞曲特别演奏奖。她在第十二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水晶大奖后,更加确立了她当今世界杰出钢琴家的地位,同时也使陈萨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在三大顶尖钢琴比赛中均获奖的钢琴家。

演奏风格

       陈萨演奏的钢琴作品风格富于变化,曲目涉及不同时期和多位作曲家,且都带有自己的“萨氏”触角。 除了实力的体现,也看出这位不同寻常的女子对音乐的那份倔强与和无尽好奇心。相比于传统人们心中对于钢琴家“规矩、严肃”的印象,她作为新生代崛起的青年钢琴家代表之一,更多地也传递着一种最真切的不羁,打破束缚,超越自我,走出来一片别样的天空。
       20岁时的陈萨在细腻的一面可以将肖邦演绎的非常有质感,她把肖邦挖掘的非常丰富,有色彩性。别人谈一个音就是一个音,她弹奏一个音却可以有着不同的触键,蕴含不同的变化于其中。这更多的是一种属于钢琴家天生的素质。 另一方便则是力量,是男性化的一面,钢琴面前不分男女,不会因为你是女性,就可以缺少一贯的力量。从2000年到现在,正是陈萨在力量方面成长的阶段,她没有丢掉女性本身细腻的一面,更增长了原本属于男性的力量感,终于有了所有音乐家都在追求着的合一与退透。
      小编查看了陈萨在2013年做《音乐之声》栏目的时候的一段视频。陈萨谈到弹奏肖邦作品的时候,把感情寄托在他的音乐里,肖邦很理解她。其实无论演奏谁的作品,都是要用心去体会音乐家的情感。谈起演奏不同音乐家作品时手的感受,陈萨眼睛里是有光的。比如演奏肖邦的乐曲,手指要像内心感受一样敏感,要知道肖邦的每一种情绪、色彩之间有着怎样的区别;弹勃拉姆斯,手指要变得比它本身的重量还重,甚至需要手指不再是手指,而是手臂的延伸;如果遇上德彪西,手指最好是变成画笔,或者刷子,散发出如水般流动、抑或水墨画的感觉……

个人成就

       陈萨读过很多音乐家的传记:杜普蕾、玛丽亚·卡拉斯、舒曼、施纳贝尔... ... 读这些有什么用?对李斯特的《西班牙狂想曲》,她有明确的色彩和效果的概念,明确了这部作品和音乐之外事物的联系,而太多的年轻钢琴家只把这部作品看作一堆音符。
      陈萨的《肖邦钢琴协奏曲》专辑在2008年一经发行便获得了欧美媒体的高度评价,并将众多奖项揽入囊中。2015年初,陈萨出版其演艺生涯里第一张东方中国主题的作品专辑《琴怀》,受到音乐界及乐迷们的高度评价,被英国BBC音乐杂志赞誉称“这是迄今听过的最有意思、最成功的现代中国音乐专辑”。
      陈萨曾说:“肖邦就像朋友一样。”她本人灵动透明的音色和浪漫富于幻想的音乐气质,也正与钢琴诗人肖邦气质相通。扬名后的陈萨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举办音乐会,肖邦作品仍然是她的保留的作曲家之一,陈萨演奏的肖邦“融合了技巧和诗意”,不同寻常,独特而珍贵。凡是在现场听过陈萨演奏肖邦的观众,都会过耳不忘且认为陈萨确实无愧于“当今中国最优秀的肖邦演绎者之一”这个称谓。
      陈萨曾被列入东京著名的“二十一世纪百位伟大的钢琴家”系列;同时也是《留声机》杂志(中文版)创刊号的封面焦点人物。2010 年,在肖邦诞辰200年之际,波兰政府授予陈萨”肖邦艺术护照“,以褒奖她在演奏肖邦音乐方面的卓越与贡献。

 

       钢琴家陈萨在2015年成立了个人工作室,除了每年策划一轮有着自我审美的主题性音乐会,她还任性了一把,独立出版了新专辑《德彪西24首钢琴前奏曲》。

       区别于那些有票房保证的“大部头”作品,在有些人看来,《德彪西24首钢琴前奏曲》就像一套明信片式的“小作品”,出这样一张专辑,从想到做,都需要些魄力。

       “这套作品的音量分贝不是那么能激起人的肾上腺素,德彪西的音乐需要你进入它的世界,去感受空间、感受色彩。”

       “德彪西的音乐就像有个门槛。进去了,你能待很久,几乎是处于一种冥想的状态。但如果是第一次听,会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会被带到哪里去。”这是钢琴家陈萨对德彪西的感悟。2015年第一次巡演,   她选择了肖邦全套玛祖卡舞曲,取名《43支舞》。2016年,她在系列音乐会中用整场演出来诠释德彪西24首《前奏曲》,在中国音乐市场掀起了一股德彪西热潮。2017年,她又出品了《德彪西24首前奏曲》专辑,成为继傅聪、殷承宗之后,第三位录制德彪西前奏曲全集的中国钢琴家。每一次主题性巡演,都意味着她可以集中精力学一些新作,将自己吸收的东西浓缩和净化。

结语

       诚然,每场钢琴音乐会都是在无数汗水和和孤独浸润过后盛开的生命。经得起打磨,耐得住寂寞必然是每个钢琴家具备的基本素养。细微到每个音符与休止,精致到每个乐章,用心,让每一首作品凝聚着灵魂和情感。从陈萨的身上总是能看出一种天生的灵性和叛逆,用最本真的初心加以时间熬磨,艺术之果,让人回味。她把音乐当成爱人般去理解和感悟。心性和情怀成就着她的光环。
       “任何人想要拥有的一切东西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最完美的生活如果我可以去设想,就应该有充实的工作和成就感;有幸福的家庭,有为人妻的贡献,有为人母的亲切,还有时间能经常带家人去旅行,在这同时还不时有生活的灵感和惊喜... ... ” 相信陈萨想拥有的最完美的生活也是我们常人一样所期待的吧... ...

【相关评论】

“敏感的、好幻想的、善于表达丰富色彩的钢琴家。”

“当她一出现在国家交响乐厅,就吸引了所有的人,使比赛气氛顿时变得火热。”

—第14届肖邦钢琴比赛,波兰媒体评论

“陈萨……让你感受到抒情的美,同时展现了一股地下火山般的热情和对音乐无穷的渴望。你可以在陈萨的演奏中体会到一种内心的挣扎和庄严的戏剧性,尤其是在曲子的高潮部分。”

—德国著名乐评家Attila Csampai

“她在火热的片段和宽广的抒情段落之间的穿插和转换,都充分携带着陈(萨)的成熟涵养和天资洞察力。”

—《旧金山纪事报》(拉赫玛尼诺夫第二协奏曲)

“感性而不滥情,细腻却不失宽厚的高贵气质,真挚而热情。钢琴家无与伦比的色彩触感和她诠释复调音乐的技巧令人钦佩。”

—德国《南德意志报》(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

“陈萨……在慢乐章中(莫扎特)衷心地展现了悲悯之情……泰然自若……一个令人难忘的演奏。”

―纽西兰著名乐评人 Patrick Shepherd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