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小白菜如何成为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
一块肉和一颗白菜。
没错。民间流传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就是翠玉白菜和肉形石。这件翠玉白菜长18.7厘米,还是一颗小白菜。在台北故宫中游客是这样围观的:
其实今天我们也经常会在一些店铺里看到翡翠白菜的摆件,尺寸也较大,商人大概是想取其谐音百财,寓意聚财、招财、发财。那台北故宫这件小小的白菜怎么就成了所谓的镇馆之宝呢?
材质一般般,品相不完整
台北故宫的这件翠玉白菜,材料选用云南缅甸一带的绿玉,原本是一块半绿、半白的翠玉。严格来说,其材质并非上选,因为其中不乏人为造成的裂纹和斑块,若要用来制作璧、镯等装饰品,肯定是一种瑕疵。但能工巧匠选择了白菜这一题材,不仅恰如其分的运用了玉料自然的色泽分布,也让裂痕藏进了叶脉和叶缘之中。细看还会发现白菜上有螽斯(俗称蝈蝈)、蝗虫两只虫子,寓意多子多孙。不过在运送到台北的过程中,一条虫子的腿也被磕坏了。
同类器众多,不具唯一性
白菜为造型的器物在清初已经出现,清代类似的珍玩也有不少。河南博物院的象牙萝卜和象牙白菜,北京故宫的瓷海螺、螃蟹,都非常逼真。人们把清代模仿禽、兽、虫、鱼、植物等形象造型的瓷器称为“像生瓷”。像生瓷是专门为宫廷生产的高级陈设和观赏品。因此,翠玉白菜并非最上乘、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何以成为镇馆之宝呢?
专家包装 导游吹捧 游客跟风 终成网红
台北故宫的翠玉白菜最初也并非单独的一件工艺品,而是与一颗木雕灵芝同在一件珐琅花盆中,如下图
这个造型实在是有点“土”。台北故宫玉器专家那志良曾回忆,他对翠玉白菜的第一印象—翠玉白菜配上珐琅花盆,实在“太不配”;且白菜应该种在田里,哪有种在花盆里的道理?白菜底下还有一颗灵芝就更怪了。后来故宫设玉器专门陈列室,把翠玉白菜选为展品,就把珐琅花盆、灵芝木托底座留在库房里,为翠玉白菜另制作一个底座,成为大家熟悉、斜倚在木座上的白菜模样。
部分导游在讲解台北故宫馆藏时,也较推崇翠玉白菜,大概一方面是因为介绍翠玉白菜可以说是通俗易懂,能让人很清晰地感受到晚清的工艺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角度进一步阐发这件物品,而且此物推测是光绪皇帝的瑾妃的嫁妆,故又可衍生出清白、人品纯洁之意。总之,“少见多怪”一定程度上也成就了翠玉白菜的名气。
当大批游客为了一睹翠玉白菜的风采而走进博物馆时,台北故宫的管理者开始担心人多拥挤出事,便把翠玉白菜专门陈列,方便大批游客排队观赏。但这又让游客们以为这真是难得一见的国宝。从此,翠玉白菜就成为了台北故宫最受欢迎的一件藏品。注意,只能说是“最受欢迎”。台北故宫真正的镇馆之宝,翠玉白菜可能连一百名都排不上。真正称得上镇馆之宝的,至少包括毛公鼎(中国铭文最长的青铜器)、宗周钟(商周时代铭文最长的乐器)、北宋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考证为传世仅存的一件)、颜真卿《祭侄文稿》、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