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奢华>转载>

印度古典舞蹈—婆罗多舞 Bharata Natyam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3-06-15

 婆罗多舞是印度古典舞蹈的一种。它发源于泰米尔邦的神庙。婆罗多舞与印度其他古典舞蹈(如奥迪西舞、卡塔克舞等)同样,来源可追溯到古代表演艺术的百科全书Natya Shastra(Natya意为表现、表演,Shastra意为规则、书本、纲要等,有的地方翻译成《戏剧学》) 。

“婆罗多舞”这个词语就是根据婆罗多•穆尼(Natya Shastra的作者)得来。

 

许多印度神庙雕像是基于婆罗多舞者的舞蹈姿态塑造的。事实上,在不少的画稿中,正是天神中的舞者——飞天表演的这种舞蹈,传到人间便成了婆罗多舞。一位印度神灵在他/她的神庙/居所里备受尊崇,须对他献上包含音乐与舞蹈的十六种款待以使其感到欢愉,这就是婆罗多舞最重要的意义。因此,许多神庙按照传统,长年需要熟练的乐师与舞者以充实。历代统治者们也是如此。

在卡利时代(或称“罪恶时代”,得名于魔鬼卡利,而非本站科普过的女神迦梨。约前3102年起始),大多数印度艺术形式的中心都是虔诚与奉献(Bhakti),婆罗多舞也深深扎根于此,据称,它既是音乐的具体,又是一种仪式、一种敬奉。舞蹈与音乐不可分割,只有在和Sangeetam(词句或音节融入到曲调中)结合时,“舞蹈”才能成为概念。

婆罗多舞也被称作“火舞”——人体中超自然的火元素通过舞蹈得以神秘显示。其他的古典舞流派中,奥迪西舞(Odissi)对应水元素,库契普迪舞(Kuchipudi)对应土元素,摩西尼舞(Mohiniattam)对应气元素,卡塔卡利舞(Kathakali,化妆最夸张的,以后也可能翻译资料介绍哦) 则是与天空、以太相关。婆罗多舞者的动作代表着舞动的火焰,展示火元素的能量与美感。

 

婆罗多舞包括三个方面:Nritta是指节奏和重复的元素,也就是舞蹈的必须。Natya是戏剧的艺术,舞蹈时的表演,也是手势、姿态与模仿造就的语言。Nritya是前二者的结合体,可理解成用动作讲故事的方法。Nritta可被划分为Chari、Karana和Mandala三个版块。Chari是单脚的动作。Karana是双脚的动作。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舞蹈动作计算单位,如3 Karanas=1 Khanda,3-4 Khandas=1 Mandala,4-9 Karanas=1 Angahara,等等。

 

婆罗多舞的一大特点,就是以使人眼花缭乱的表情、手势与舞姿表现情节。看舞姿便知情节大意。它有一套完整的系统。按典籍规定,舞者的身体被分为三部分,Anga(头、颈、胸、手、腰、臀、腿), Pratyanga(肩、臂、腹、膝、股、腕、肘、踝), Upaanga(眼神及面部表情;有的说法加入双足、双掌、脚跟、十指),分别教以动作,再加组合。

历史上的婆罗多舞完全是独舞,舞蹈注重两方面,一是Lasya,女性优美的曲线与体态,二是Tandava Ananda Thandavam(泰米尔语,意为“湿婆神之舞”),是在说肌肉线条的部分。大部分独舞里,一位舞者扮演的角色不止一个,角色转变时,舞者会快速转圈、变换表情,再讲述一条在其他人配合下极易契合的故事线,歌曲的描述角度也将转变。【有兴趣可在哔哩哔哩搜索Suniketa的迦梨之舞,就是这种典型,舞者在不到三分钟的表演中换了四个角色】然而,发展到现今,更多情况下,一场表演加入了更多角色和戏剧成分,要求更多舞者来扮演;而且,现今的舞蹈表演为了加强舞蹈与音乐配合的效果,通过富有创意的编舞表现更多变换与重构。

根据描述婆罗多舞的典籍之一,一位专业的舞者必须有以下十种最重要的特质:

敏捷(Javaha) 、坚定(Sthirathvam)、曲线的优美(Rekhacha)、旋转的平衡(Bhramari)、眼神的扫视(Drishtir)、刻苦(Shramaha)、智慧(Medha)、虔诚 (Shraddha)、口才(Vacho)、歌艺(Geetam)。另一种说法是:年轻、苗条、美貌、大眼、圆乳、自信、聪颖、令人愉悦、舞步合拍、装扮耀眼、性情喜乐。而拥有这十种特点会使人丧失成为舞者的资格:瞳内有白斑、稀发、厚唇、垂乳、过胖或过瘦、过高或过矮、驼背、失声。现在,对“年轻”的强调已经不那么重要,其他方面仍然不马虎。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