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扬州评话
扬州评话是以扬州方言徒口讲说表演的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苏北地区和镇江、南京、上海等地。兴起于清初,不久就形成了"书词到处说《隋唐》,好汉英雄各一方"的繁荣局面,独步一时的书目有《三国》、《水浒》等10部,身怀绝技的著名说书家也有20人之多。到了乾隆年间,有的艺人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加工充实传统节目,有的则创编新书。如屡试不第后成为扬州评话艺人的叶霜林把自己的遭遇和激愤心情寄寓到《岳传》中,说演《宗留守交印》"声泪俱下",感人至深;浦琳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编说《清风闸》,塑造了以皮五辣子为代表的一批社会底层人物形象,影响深广;艺人邹必显独创新书《飞跎传》,讽刺嘲笑的矛头直指统治阶级中的显赫人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受压迫者的心声,丰富了扬州评话的表现内容。
柳敬亭、姑苏吴逸,"各名其家"的记述。咸丰、同治年间的苏州弹词艺人马如飞在所著《道训》中也称"昔之张(樵)、柳(敬亭)、吴(逸)、陈(思),名垂白下(南京)"。扬州当地明代末年有盲艺人于民间说书。张岱《陶庵梦忆》记扬州清明时群众文娱活动说:"是日,四方流寓及徽商西贾,曲中名妓,一切好事之徒,无不咸集。长塘芳草,走马放鹰;高阜平冈,斗鸡蹴趵;茂林清樾,劈阮弹筝。浪子相扑,童稚纸鸢,老僧因果,瞽者说书,立者林林,蹲者蛰蛰。"清代,扬州评话随着扬州经济的繁荣、交通的发达而开始在扬州流行,并且已具相当规模。康熙时费轩《扬州梦香词》有"扬州好,评话晚开场,略说从前增感慨,未知去后费思量,野史记兴亡"之句,并具体记述:"评话每于午后登场,设高座,列茶具,先打引子,说杂家小说一段,开场者为之敛钱。然后敷说如《列国志》、《封神榜》、《东西汉》、《南北宋》、《五代》、《说唐》、《西游记》、《金瓶梅》种种,各有专家,名日正书。煞尾每云:'未知去后如何,且听下回分解'。"雍正时已"书词到处说《隋唐》,英雄好汉各一方"。及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据仪征李斗乾隆六十年(1795年)成书的《扬州画舫录》记载,扬州评话书目丰富,长篇说部有《三国志》、《东汉》、《水浒记》、《清风闸》、《善恶图》、《靖难故事》、《飞跎传》、《扬州话》等,其中《清风闸>由浦琳(天玉)"以己所历之境,假名皮五"来演述,"演说这书,专靠灵活运用市井方言和细致深入描摹小市民生活"(陈汝衡《说书史话》)。艺人众多,仅《扬州画舫录》所举"郡中称绝技"、"独步一时"的艺人就有吴天绪等20多人。艺人的书艺高超,如吴天绪说《三国志》,"效张翼德据水断桥,先作欲叱咤之状,众倾耳听之,则唯张口努目,以手做势,不出一声,而满室中如雷霆喧于耳矣"。这种"状其意使声不出于吾口,而出于各人之心"的演手法,后一直为评话演员沿用。据此,扬州评话形成于清代初年,至雍正、乾隆年间趋向繁荣。
同治三年(1864年)以后,扬州经济有所恢复,社会趋于安定,在里下河地区谋生的一批艺人,经过了在农村的竞争锻炼返回扬州,扬州评话出现了新的繁荣局面,出现了风靡听众的说《清风闸》的龚午亭及有"跳打水浒"之称的邓光斗等新的名家。
清末,苏北运河淤塞,江南铁路通车,扬州评话向江南发展,并促使评话艺人队伍又一次增加。据老艺人回忆,当时在各地说书的艺人有300人左右,其中仅说《三国》、《水浒》的就有近百人。艺人为争取听众,不断更新书目内容,提高技艺,此时除了嘉(庆)道(光)间已上演的《八窍珠》、《绿牡丹》、《平妖传》、《岳传》外,又新增《飞龙传》、《英烈传》、《杨家将》、《封神榜》、《万年青》、《彭公案》、《施公案》等,在书词中大量补充社会生活内容,增加各色市井人物,并在说表艺术上努力创新,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
辛亥革命(1911年)以后,扬州评话的一些名家,向南京、上海及江南开拓,一江之隔的镇江,由于交通便利,语音相同,群众习尚一致,且后来一度成为全省的政治中心,许多评话艺人争相到那里献艺,一时名家荟萃,成为扬州评话的第二根据地。据统计,是时镇江供评话演出的书场达38家之多,常年吸引了差不多所有说扬州评话的名家。民国17年(1928年)6月3日,艺人王少堂和书场业主完恩正等人发起成立"书社联合会",由戴善章、康又华、吴少良、张凤臣等20余名艺人与10多家书场业主共同组成,并举行"六三"禁烟纪念义务宣传演出。并规定每年此日均举行这种带有会书性质的义务活动,在客观上起了交流技艺的作用。
民国26年冬,扬州沦陷之后,扬州评话的一些名家相继去世,有的到上海谋生,有的转业。在扬州献艺的艺人人数日减,且书艺平平,再加经济萧条,百业凋零,听众已无心听书,书场纷纷歇业。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并没有根本的起色,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原有二三百人的艺人队伍,包括散落在各地的,仅剩40余人;一些传统书目如《飞跎传》、《扬州话》、《东汉》、《飞龙传》等相继失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扬州评话得到了人民政府的重视和扶植,艺人被陆续组织起来。1956年曲艺艺人登记时,分布在南京、扬州、镇江、泰州、海安、东台、南通、淮安和上海的扬州评话艺人增至87人。登记后,有扬州评话曲种的江苏省曲艺团、扬州市曲艺团、镇江市曲艺团及泰州、泰县、兴化、高邮的曲艺组相继建立,招收学员,传艺授业,使扬州评话艺术后继有人。扬州评话艺人除了说传统书目外,还努力改编上演《烈火金钢》、《红岩》、《林海雪原》、《小二黑结婚》等新书目,并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的会演、调演。表演艺术也吸收电影、戏剧的一些手法,加以变革。
王少堂继承邓、宋两门书艺,兼取各家之长,致力刻画历史人物,描绘三教九流,借助丰富的生活积累来塑造形象,经过长时间的钻研、变革、发展,形成个人说表细腻、神采夺人,具备"甜、粘、锋、辣"的独特的白描艺术风格,成为扬州评话界最有成就的代表人物之一。与王派《水浒》并世驰誉书坛的还有马派《水浒》。马派书艺也是师承邓、宋两门,以能说前、中、后《水浒》著称。被清末桃潭旧主《扬州竹枝词初稿》誉为"粲花妙舌吐珠玑"的李国辉,编演了以"文"说为主的"中《三国》",和当时以"武"说为主的《三国》名家孙玉良、孙玉华弟兄各成一派。李国辉教的八个学生有"八骏"之称,其中康国华造诣最高,为"康派《三国》"的开山祖。与李国辉齐名的另一位说《三国》名家蓝玉春,继承发展了乃师孙玉华"武说"的特长,为蓝派艺术创始人。蓝派和康派形成了现代扬州评话《三国》的两大基本流派。李国辉的关门徒弟吴国良与其子吴少良,对"文"、"武"两派兼收并蓄,形成了非康非蓝,亦康亦蓝,文武相济的艺术风格,同行称之为"吴派"。同时,说其他书目的评话艺人中,也涌现了不少杰出人才。如说《八窍珠》的朱德春,说《绿牡丹》的郎照明、郎照星,说《西游记》的戴善章,说《彭公案》的王健章,说《施公案》的樊紫章,说《万年青》的李国贤,说《飞龙传》的邹灿章、邹灿文,说《东汉》的王鸿儒,说《唐书》的张少南、张子南,说《济公传》的吴小良、林笑龄等,都各有专长,各具特色。
嘉庆之后,因漕运改道,盐政改革,扬州失去了昔日的繁华,扬州评话听众锐减。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扬州成为江北军事前哨,当地富商豪绅为避战乱,纷纷东迁泰州、东台一带经营。扬州的评话艺人,为生计亦相随至泰州、东台演出,有的更向里下河地区的高邮、兴化、宝应、盐城等地谋生。演出地域扩大,从艺人员很快由原来在扬州时的几十人增至200余人,扬州评话在苏北地区扩大了影响。
扬州评话的传统节目分为三类,其中包括讲史演义类的《东汉》、《西汉》、《三国》、《隋唐》、《水浒》、《岳传》等,公案侠义类的《绿牡丹》、《八窍珠》、《九莲灯》、《清风闸》等和属于神话灵怪类的《封神榜》、《西游记》、《济公传》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整理出版了王少堂的长篇《水浒》,即宋江、武松、石秀、卢俊义四个"十回书",出版了《扬州评话选》和《扬州说书选》,与此同时,还出现了根据小说编演的《烈火金钢》、《林海雪原》、《红岩》和夏耘等创作的《挺进苏北》、李真创作的《广陵禁烟记》等一些长篇和中短篇书目。这一阶段的著名演员有王筱堂、王丽堂、俞又春、李信堂和惠兆龙等。
四、传承价值
扬州评话现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演出队伍萎缩,听众老化,书场陈旧,后继乏人,生存与发展受到严峻挑战,亟待有效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