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梅国画作品欣赏(四)










颐和园写生

玉琴峡
陈少梅虽然师承金城,但是不为南宗、四王山水画所束缚,他的山水在南宗基础上吸收北宗画风,注重刻画景物自然形态,表现空灵渺远的境界。此画气势宏阔,笔法刚健中不乏秀润,设色明丽而清纯,给人生动自然之意味。其儒雅潇莽的画格颇有唐寅之风范,其诗句则更体现出作者清旷高迈的品格。



浣溪纱
款识:癸酉三月,云彰。钤印:少梅
题跋:翠袖深深倚夕凉,玉梅花涴旧时香。四围姃影乱心篁,几许闲情不觉。却来水畔看鸳鸯,醉痕花唾在唬妆。浣溪纱。乙亥(1935年)秋日,水堂茗坐,鬲岸杨丝万舞红蓼初花至饶嘉趣。夕归坐玄尚庐读此画。泚笔牵连记之。寿鑈石工。
《浣溪纱》作为陈少梅成名之后的怀古之作,笔墨脱尘,令人遥想升湖内心翩然纯粹之画境。陈少梅上承马、夏、郭熙、浙派戴进、吴伟衣钵,兼师周臣、唐寅、仇英,一生转益多师,能工能简,水墨与重彩并长,山水、人物、花卉和书法均有一定造诣。此幅画作上,前景为大片空白,表示水面,两只水鸟游于其中,一鸳鸯,一野鸭,中景所绘一古装仕女在竹林山间,听潺潺溪流之声。仕女人物十分细致,画石画树用笔放而有规矩。坡石画法为勾廓后皴,复敷色,并加皴点表示植被。仕女面前一虬曲的梅树,伸向水面。人物身后的竹林,远近层次交待的微妙而到位。远景则是大石,留出一股溪流,与中景溪流形成视觉上的有机联系。整幅画作,人物神态安详,溪流从山中自上而上流出,水面水鸟浮游,婆娑竹林,营造出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气质,体现了陈少梅身上具有对传统绘画的深厚修养和运用自如能力。同样是绍兴名人的寿石工先生,为画面题写了诗跋,小字精绝。寿石工曾为南社社员,诗、书、画、印皆精,治印师法黄牧甫,与钟刚中、邓尔雅、陈师曾并称为中国印坛四雄。

题识:鸿案相庄。戊寅七月,少梅陈云彰。钤印:陈彰、少梅、衡山陈氏
陈少梅善以历史故事入画。此幅《鸿案相庄》绘于绢本上,表现东汉梁鸿、孟光举案齐眉的故事内容。
1938年,陈少梅避居英租界,潜心绘事,画艺大为精进,并于此年完成他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二十四孝图》,画风步入成熟,《鸿案相庄》正是这段创作精力旺盛时期的力作。画中梁鸿盘坐在几案前,已有饭食摆放上桌,对面站立的孟光躬身低眉,将托盘高举呈上。人物的神情刻画细腻自然,体态娴静,流畅劲利的衣纹、烘染细致的须发,皆显示出画家至深的笔墨功力。两株梧桐笔直高耸,撑开画面,繁茂的枝叶在顶部形成蓊蘙的浓荫,两三枝修竹斜倚梧桐,为布局增添变化。全作法度精严而不失烂漫,色彩匀润,充满恬淡明净的气息,为其盛年细笔山水人物的精彩之作。

题识:琅玕云外绿,解箨遍苔茵。王猷曾独往,吟啸四无人。少梅陈云彰写。钤印:陈云彰印、少梅
陈少梅的画作,山水多有人物点缀,人物多有山水环衬,二者常常根据题材和情感的需要,或谨细,或清秀,或粗放,不仅展现丰富的艺术面貌,也显示出画者的优秀艺术才华。
作为一位善于以历史故事及典故入画的画家,陈少梅本人沉静博学,其内在气质和精神品格会自然流露,用一种深沉、静心的创作态度参照自然,抒发己身思绪情怀,并通过画笔生动地传达给观者。此幅人物画格调清新,寓柔秀于阳刚,颇耐咀嚼。王子猷风神淡宕,衣着素雅,衣履间用艳色,与周围环境的色调形成对比,起到提亮画面的作用。中间部分巨石明显用拖泥带水皴,是对夏圭所擅长技法的体会与发展,以浓墨湿笔疾扫,趁湿用淡墨水扫开,浓淡有序,生动体现了水墨的色阶变化与笔触意趣,带给观者一种明丽透爽、心胸畅快的感觉。巨石周边竹影潇潇,参差披拂,与陈少梅惯画的竹子风格相符,竹姿隽爽,骨气清整。画面前下方岩石则用了斧劈皴,在陈少梅的山水画中比较多见,笔法细长清劲,雄健顿挫,墨润笔舒,干湿浓淡一气呵成,明暗与肌理处理利落,笔力灵活劲峻。

松护益寿图
款识:卞伯母陆太夫人五十大庆。愚侄陈云彰敬祝。钤印:陈彰、少梅、陈彰长寿、锄茶小圃

幽思图
陈少梅早期的作品极为少见,尚能见到三十年代所画的部分山水和仕女。现在所能见到的几幅早期人物画,多为仕女、高士,受仇英、唐寅影响较多,画风柔秀淡雅。此幅《幽思图》即为先生早年之作,他的人物画最初从明清名家入手,多作小家碧玉。仕女画最早学自清末画家改琦、费丹旭和顾洛。该作品人物造型正确,体态娉婷婀娜,衣纹行笔迅急婉转,兰叶折芦兼而有之,笔致清劲秀逸。仕女绿髻的勾染率意虚和,颇有质感。作品笔调轻快,疏放灵秀,清新淡雅,呈现出肖像画的意味。

对镜理云鬓

纨扇仕女

仕女

仕女倚树
仕女画在陈少梅的人物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绘画题材大多拟取古人诗意,如“日暮倚修竹”“冷艳不饶梅共色”,“红衣绿鬟谁为问娘”等。此幅《仕女倚树》绘一仕女倚树於沙汀浅岸边,布局开阔,景物和人物各个情节部位自然地接合在一起,平静中有起伏,统一中求变化。画面中的这棵树在这个章法中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它的长势自左向右朝着画面中心延展,与远边的景致在形式上构成一种向内的合力,使画面的主体部位十个醒目,宾主有序,繁简相辅的构图效果,并将草木自馨、泉石为乐的卓然高致焕发出来,画面笔致挺秀,墨韵洁净,色绸统一沉稳而变化丰富,人物的衣着色调以冷暖不一,色相有别的浅色罩染,素淡而雅致,此幅画作,充分体现了陈少梅驾驭构图和处理人物与景物的出色能力。

赏梅图
款识:辛巳十二月,少梅陈彰写。钤印:陈云彰、少梅、少梅书画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此幅《赏梅图》高雅超凡幽香暗生,梅花暗香疏影,枝干遒劲,白梅点点,凌寒独放,雅洁之气跃然纸上。仕女身披大红斗篷,拈花回眸,以纤细的线条钩画仕女面部并以淡赭渲染阴暗,显得立体而清俊。衣纹线条则挺拔流畅,表现了衣物的质感。
陈少梅一生与梅有缘,创作了许多带有梅花题材的作品。他画梅花之高洁脱俗,亦是画出了自己的品行高洁和超尘脱俗。少梅作画能放能收,此画人物工雅细腻,石用大斧劈皴,水纹流动酣畅淋漓。画家的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由此可见一斑。微风徐来,清流灵动,人物与背景浑然一体,体现出陈少梅先生深厚的文学修养和高超的绘画。

人物


洛 神


洛神图

洛神图
题识:松年兄尝谓余曰:元人卫眀铉洛神图古雅静穆,浑然晋唐之遗,当为故宫所藏仕女画第一?明眼高论,余深然之。去岁承以隹禇见惠,如获奇宝,久未有以为报。偶忆前说,因为仿卫眀铉洛神图笔法,略参以顾恺之女史箴意,以贻之。凡三易纸而成,未知略有似处否。壬午夏五,少梅陈云彰并识。钤印:陈云彰(白文)、少梅(朱文)、少梅书画(朱文)
曹植的《洛神赋》历代为人传诵,成为千古绝唱。陈少梅此幅《洛神图》取曹植《洛神赋》词意,为其拟元人卫九鼎《洛神赋图》为之。陈少梅选取了洛神踏云而来的一刹那,在画面上凝结成永恒,意境深邃空灵,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洛神清丽脱俗,高髻丽服,手执纨扇,翩然踏云而来。她身体微转,翘首远望,回眸有情,云底烟波浩渺。作品以水墨白描法写成,给人一种远离尘世,不食人间烟火之感。人物衣纹以“高古游丝描”为之,细劲飞动,很好地表现了凌波微步的翩然姿态,堪称白描人物之典范。与历代《洛神图》中最有名的顾恺之作品相比,陈少梅的《洛神图》化繁为简,舍弃了繁复瑰丽的描绘,以寓柔秀于阳刚的清劲画风,呈现出一种更加纯净清劲的艺术色彩,贴近曹植原作的氛围,实属难得之作。

高士图


东坡居士像


东坡居士像

偷桃献母

高士图

文山先生像

太白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