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奢华>收藏>

陈少梅国画作品欣赏(五)

来源:金玉米 编辑:admin 时间:2025-10-12

 

 韩愈像  设色纸本
   款识:少梅。钤印:陈云彰、少梅
   题跋: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指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山红涧碧纷烂缦,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雪中。火维地荒足妖怪,天神柄专其雄,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晴风,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须臾静扫众峰大。仰见突兀撑青空,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森然动魄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空,粉墙丹柱动光采。鬼物图画填青红,升堂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纔足甘长终。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朣朦。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昌黎为诗笔力放恣横复,读者不能究其所复来。鉨。钤印:阿庸、寿石工

 


 仕女 四屏

 

  仕女  设色绢本 1942年作 

执扇仕女  设色纸本 1940年作

 

 仿唐寅仕女 立轴

   陈少梅此图临仿明人唐寅《嫦娥图》,唐寅原件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唐寅为人性格狂放不羁,书画却秀润缜密,所绘仕女,无论水墨或重彩,皆饶清逸之韵,陈少梅人物多获益于彼。
   陈少梅作《仿唐寅仕女》不止一本,此本依《陈少梅绘画全集》,定为1940年代初期作品。惜画面上半部稍有残缺,临诗部分自第二行起,起首分别缺“鹤”、 “嫦”和“与”三字,虽落“忠莲”款,但据专家指出,题款部分亦为陈少梅亲笔。

 

 梅花仕女图 绢本设色 

柳荫仕女  设色绢本

 

 仕女图  镜心
   陈少梅堪称民国时期最为年轻有为之画家,是当时湖社画会最年轻之成员。启功先生曾称:“我比少梅先生虽仅小两岁,但学画时望先生之作品,已如前辈名家,可见他成就之早。”此作作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此时陈少梅之画以成规模。陈先生之仕女画取法明代仇英、唐寅,用笔细致流畅。此作中,仕女、翠竹都被安排在了画面右侧,左侧留有大块留白,意韵十足,如仕女立于江畔。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拟清人遗意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吹箫引凤图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302.4万元,2010年12月浙江长乐)

   这件《吹箫引凤》是其盛期仕女画与山水画相结合的作品。此件作品为其仿古系列,已完全掌握了郭熙的绘画特点和笔墨技法,“郭熙山水,其山耸拔盘回,水源高远,多鬼面石、乱云皴、鹰爪树,松叶攒针,杂叶夹笔”,及以弧形线条勾勒山石轮廓等等特点,在一段时间里一直影响着他的画风。有时,他又将郭熙的鹰爪树、山石笔法与马、夏的斧劈皴揉于一纸。此作以郭熙的笔致与青绿重彩相结合,这都可以看出他的变通和融合过程。画中所能现仕女受仇英、唐寅影响较多,画风柔秀淡雅。并将人物置于山水之中,既增加了情趣,也发挥了他擅画山石竹木的特长。此作绘制精雅,意境超逸,为其盛期精品力作!

 

蕉阴仕女图 绢本设色  

仕女 设色绢本 1944年作

 

      


     仕女图 绢本设色 1942年作

 


浓芳伴读图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254万港元,2012年10月香港蘇富比)
   款识:千朵浓芳倚树斜,一枝枝缀乱红霞;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癸未六月,写似寒枫仁兄雅教。少梅陈云彰,时客沽上锄茶小圃。钤印:云彰长寿、少梅画印
   上款「寒枫」似为民国时期沪上收藏家刘寒枫。生平资料未详,惟从传世画迹具其上款者,可知他活跃于二十世纪中期,与海上书画家多有交谊,如冯超然、张善子、大千昆仲等,直到四十年代后期方声息杳然。本幅乃少梅写于津沽,或为应远方所求索画,从称谓「仁兄」可知非深交,但寒枫与艺坛关系密切,鉴赏力尤佳,故笔下所出固非敷衍。从构图优雅脱俗,用笔细秀,设色清新明丽,经营用心,自可证之。

 

 高士图  设色纸本 1940年作
   款识:辛巳春日,少梅彰。钤印:少梅(朱) 陈彰长寿(白)
   陈少梅笔下的山中高士,似陶渊明,似谢灵运,画出了超凡出尘的隐者清高形态,将人们沉溺于世俗名利的浮躁心态,荡涤得一干二净,观之可心平气和,益寿延年。

 

赤壁怀古 设色纸本 1940年作 

竹间高士 设色纸本

 

古木西风 设色绢本

 

春山论道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276万元,2011年12月北京保利)

   款识:振芝先生雅教,癸未三月,少梅陈云彰。钤印:云彰、少梅、少梅书画
   绵延的群山之中,雾气弥漫在树梢,溪水自山之深处缓缓地流出,枝叶婆娑的树下,两位士人临溪而坐,谈论古今,这是一幅令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所向往的桃花源图景,是一个隐居避世的天堂。因为现实中是无处可避的,所以画家才创造这样一个心中的圣地去承载理想,而陈少梅的笔法也将这种理想的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画中远景的山石运用斧劈皴和点苔表现出坚硬和湿润的质感,画面左下部用缭绕的云气和蜿蜒的溪流表现出山中的虚静之致,右下部的两棵大树写得很精彩,树干细长虬曲,树枝缤纷摇曳,淡蓝色点出的树叶打破了树枝写法的细谨,也使树的气质与整幅画的清雅格调相契合。两位士人宽袍大氅,气定神闲,颇有林下之风,仿佛已与山林“天人合一”。整幅笔法劲健清爽,境界空灵渺远,既得北派山水画的骨力,又得南派山水画的风韵,是画家精研古法又出自机杼的佳作。

 

 观瀑图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山风高士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山风高士 立轴 1944年作

 

桐荫抚琴  设色纸本
   题识:木落霜寒夜气清,桐荫满地水纵横。老人酒醒不能寐,自起中庭调素琴。云彰。钤印:陈云彰(白)、少梅(朱)、衡山陈五(朱)
   此图可称陈少梅典型风格的作品。与同时期画家的最大不同是陈少梅在继承“北宗”的基础上,更溯源马远、夏圭而得南宗堂奥。少梅作画,神采气力皆在笔端毫锋,加之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境界自然超迈高拔。图中抚琴高士。神态安祥超逸,颇具道骨仙风。而梧桐的枝干叶梗勾勒尤见功力。无怪时人对陈少梅有“当代唐伯虎”、“起三百年之衰”的极高赞誉。

 


人物  四屏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春山高士图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此幅作品作于1946年,先以中锋画轮廓,而趁墨色未干,马上大笔皴擦,干湿浓淡以挥而就,感觉清雅超凡,幽淡恬静,于严谨中见超逸。近处的树木主干笔墨苍劲,枝条穿插,又自然秀美。树下的高士取法明代画家唐寅、仇英,以清劲的线条勾勒人物造型,显得秀逸清俊,形神兼备。纵观陈少梅的作品,将人物画与园林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洋溢着浓郁的文学气息和诗情雅趣,给人一种古雅高洁、超凡脱俗、清新劲健,刚柔济地感觉。充分表现了陈少梅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高超的绘画技巧。

 

 

  观音大士 立轴 (100.8万元,2010年6月北京翰海) 

 

 白衣大士 1939年作
   此幅作品描绘观音像,静穆飘逸、气韵超然。画面用色极简。整幅画作表现了陈少梅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高超的绘画技巧。寿石工题跋。寿石工(1885-1950)名玺,绍兴人,定居北京。工诗词、书法、篆刻,均自成一格。曾在北京女子文理学院、北京艺术学院任教。石工之父是鲁迅在绍兴三味书屋读书时的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

 

 布袋和尚 设色纸本
   陈少梅此幅《布袋和尚》为其早年之作,画中以圆劲的铁线描,刻画了典型的布袋和尚形象:袒胸露怀,神态憨然,斜倚布袋。面部画得细谨,轮廓五官、须发皆精勾细描,刻意求肖,色彩洁净,减弱深浅变化;衣纹则流畅劲利,虚实起伏,峻峭有力而又轻快自如。陈少梅所继承的北宗一路,力多外拓,清刚坚挺。他喜用狼毫,既富弹性又有硬度,笔行纸上,沉着肯定而灵活飘逸。画作散发出清整骨气。

 

无量寿佛 设色纸本

 

 无量寿佛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264.5万元,2011年12月北京匡时秋拍)
   款识:癸未三月,啸南属写。祝继圣仁兄五十寿。少梅陈云彰。钤印:陈云彰、少梅、陈彰长寿
   本幅为画家四十年代之作。无量寿佛寓祝寿之意,开脸见面目,凸额垂耳,气息古朴清奇,而勾勒细致,髪丝须髭,几毫毕现,通体披红袍,线条处理刚劲俐落,具浙派笔意,背景视以岩石,以其擅长的北宗小斧劈皴法出之,写来极见用心。“水松石山房”主人在其文章中提出画中佛袍衣褶垂直而下,令其坐姿似非于石块上而半悬于空中,这个视觉上的效果未知是否出自画家安排,以示画中非凡俗之人。不过,这个观画视点无疑带来了新的欣赏趣味。

 
     

  松下高士  设色绢本 1943年作 
 
竹下高士  设色绢本 1944年作
 
 松荫高士 设色纸本  
 
柳林高士  立轴 1943年作 (184万元,2011年9月山东天承)
 
 


山林逸景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713万元,2012年7月上海天衡)
   款识:一、秋林觅句。用元人笔,少梅陈云彰。二、寒岩如削铁,凡木未堪依。独有梅花发,踈踈点翠微。少梅陈彰。三、一江水满疑残月,十里沙横似断霞。癸未,云彰。四、少梅陈云彰。钤印:云彰、少梅、少梅书画、能事不叟相促迫、陈云彰、陈云彰印、少梅诗画、陈彰长寿
   陈少梅是二十世纪中期北方画坛极为重要的画家之一。早年参加“中国画学研究会”,后入“湖社画会”成为骨干画家,长期在京津地区从事美术教育活动,在绘画上继承、宣扬了由乃师金城提出的“精研古法、博采新知”的艺术理念,深入钻研传统而不囿于“泥迹袭貌”的皮相之术,既传古意,复见新姿,形成了具有一定时代气息的新风格。陈少梅的绘画语言十分强显,在运笔上,他强调节奏快速;在墨法上,他力求剔透玲珑;在造型上,他讲究方硬奇峭;在意态上,他注重清新明亮。在陈少梅具体行笔时既可取得水墨淋漓的酣畅效果,又使水墨的渗化较易控制,不致失去法度。他又喜用长锋狼毫,这种毛笔既有硬度又富弹性,以中锋勾勒,力透纸背,笔在手指捻动中迅走疾行,悬肘悬腕,或腕虚枕微悬,笔锋时藏时露,重按轻提,或一贯到底,或间有断续,勾皴结合,干湿浓淡一挥而就,神采气力皆在笔端毫锋,无半点迟疑。事实上,北宗山水以明快、挺拔,画面不作事后修饰,干湿、浓淡一遍完成为特点,强调线条的爽利。陈少梅为此开发出一种以中锋用笔勾砍皴皱,以行书节奏速度配合勾画轮廓的风格,主张一笔到位,沉著果敢,斩钉截铁。
   这套陈少梅的《山林逸景四帧》,每幅相对独立,四条组合在一起同样相得益彰。四幅画作皆以边角式构图,参诗句入画,画中山水人物清润雅逸,笔致高古劲健。陈少梅一生致力于复兴长期被打入冷宫的北宗山水,在继承其开阔雄混的同时扬弃其患意霸悍的弊病,并润以明朗清丽的南宗色调,终使北宗以一种全新的面目转世重生,代表了20世纪40年代北方山水画坛的最高水平。陈少梅的绘画实践,可谓异军突起,堪称北宗山水式微三百年后复兴之代表,体现了北方山水画坛冲破南北宗局限、师法两宋的辉煌成果。陈少梅绘画的成功扭转了对传统的偏狭理解,促进山水画以更大范围继承与借鉴传统,取法南宗也是一条道路,而效仿北宗也能开辟出一个新天地。何延喆先生提出,“对陈少梅的画风,可以“北骨南风”来概括,“艺术面貌渊穆清华,北骨南风互为表里,洋溢著和谐的节奏与优雅的旋律”。

 

桐阴泛舟  镜心纸本

 

泛舟图  立轴 1944年作

 

    
  芭蕉仕女 设色纸本 

 仕女  设色纸本 1941年作

柳树红妆 设色绢本

 

人物 设色纸本 1940年作

 

竹林游春 设色绢本 

 游园惊梦 立轴 1946年作

 

下一篇:6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