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听到的四张唱片音乐
1、阿卡代尔特:牧歌、尚松、经文歌
地中海教堂合唱团(Cappella Mediterranea)演唱牧歌,忆古乐团(Doulce Mémoire)演唱尚松,那慕尔室内合唱团(Choeur de Chambre du Namur)演唱经文歌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牧歌作曲家中,或许杰苏阿尔多是最杰出的一位,其牧歌作品在那时相当前卫,且颇具戏剧性。相比之下,阿卡代尔特和马伦奇奥两位则走的是抒情路线,相对传统,并对英国牧歌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三人中,阿卡代尔特的作品专辑一向极少,像这样将他的牧歌、尚松、经文歌汇聚在一起,在我的印象中尚属首次。不仅如此,三个音乐团体还为三种形式的作品做出了符合各自特点的诠释。
牧歌的演唱总体上强调的是柔和而抒情,无论演唱者的歌声还是琉特琴(偶有管风琴)的伴奏,也不论情绪是忧或是喜,均给人以闲适与悠扬之感,听起来实在是舒服极了。在唱片中,牧歌的演唱者是地中海教堂合唱团,它由阿根廷指挥家、羽管键琴家、管风琴家莱昂纳多·加西亚·阿拉尔孔(Leonardo Garcia Alarcon)创立于2005年,而同为阿根廷人、出生于1980年的女高音玛丽安娜·弗洛雷斯(Mariana Flores)在合唱团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她的嗓音清澈如流水,不事雕琢且迷人,听她的歌唱是一种令人着迷的享受。
尚松由法国的忆古乐团演唱,这一选择肯定是考虑到尚松是法国牧歌的形式;从忆古乐团所呈现的尚松中,听者感受到的是一种轻巧与灵动,以及一些小小的谐谑与幽默。经文歌在阿卡代尔特的作品中或许名气不及牧歌和尚松,不过经比利时的那慕尔室内合唱团的呈现,在他们的轻柔而宽广的歌声中,这些宗教作品获得了超越自身的新意;特别要提及的是,这张经文歌唱片最后安可了一首李斯特改编阿卡代尔特《圣母颂》的管风琴曲,静谧的音乐似乎令人见到了这位钢琴之王的另一面。
不得不说,这是一套多姿多彩的唱片。当初我一发现它,立刻就下单了,并且拿到手之后,一直在不停地听……
2、许茨:葬礼音乐
光之声(Vox Luminis)早期声乐团演唱,莱昂内尔·穆尼耶(Lionel Meunier)指挥
与前一张唱片不同的是,这张唱片说明书翻开后看到的是一具棺椁的照片,许茨的作品《葬礼音乐》就刻在上面。记得当年阅读加德纳录制该作的唱片说明书时得知,这一作品是1636年许茨为自己的赞助人和友人冯·罗伊斯亲王的葬礼而创作的。而在光之声早期声乐团的版本说明书中,我第一次得见这具豪华且色彩艳丽的棺椁,并更惊异于那上面的乐谱唱出的歌声。
这部《葬礼音乐》是我听过的许茨作品中最与众不同的,对于那个时代的音乐来说,其感情色彩出乎意料地浓厚,宁静与安详中略施淡淡的忧伤,同时唱词内省而深沉,听来总能给人带来难以言表的震撼。大约25年前,我初次听到加德纳指挥的这部作品时顷刻就被深深感动了,而今,我又忍不住收集了该作的这个第二版本。
光之声早期声乐团是一个比利时古乐团,创立于2004年,他们录制的这张许茨《葬礼音乐》,于2012年获得了留声机大奖。从他们的演唱中,可以体会到一种有节制的、绝无过度的情感表达,并略微透露出些许来自前一个世纪的古老风格,从历史的传承角度来看,这对于许茨的音乐来说是恰到好处的,也是最为自然的——这乃是在一定程度的刻板之中所求得的自然。
在聆听这张唱片时,我不由得有些走神,想到我们与西方的葬仪音乐在特点上真是不尽相同,人家可以用如此优美的音乐来为葬礼配乐,而我们的哀悼音乐则是沉痛至极到了总有些呼天抢地的感觉……或许,这与东西两个半球的人群对于“离世”这件事的认知截然不同有关吧。
许茨的《葬礼音乐》在继续,光之声早期声乐团的歌声在流动,高音声部向上飞升,在低音声部的托举之下,似乎要直抵天国的原野:“赤裸而来,/ 我自母体降于此世,/ 赤裸而去,/ 我返回遥远之彼岸:/ 上帝带走他的所赐,/ 乃至高无上者!/ 我父上帝在天国 / 怜悯我们……”,这是25年前我所做的译文,不知是否准确,但它却记录了我对这一作品的最初感触。
这张唱片在内容上进行了一番设计,《葬礼音乐》之前先是许茨的四首经文歌,然后是斯维林克学派作曲家塞缪尔·沙伊特(Samuel Scheidt)的一首管风琴曲,接着是一首路德赞美诗“Mit Freud und Freud ich fahr dahin”,在它的引导下进入唱片的主体——《葬礼音乐》,似乎构成一个完整的葬礼仪式。
3、萨蒂:苏格拉底
芭芭拉·汉尼根(Barbara Hannigan)演唱, 赖因贝克·德·莱乌(Reinbert de Leeuw)钢琴伴奏
历史上著名的“苏格拉底之死”,刚巧衔接了前文关于生死的话题。像苏格拉底那样弃生而赴死,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是非同寻常的。而这样的内容,用超然的音乐来表现,似乎更为恰到好处。比如萨蒂的音乐,其风格单纯,其形式奇异,不施多余的情感,仿如置身于世外。他谱写的由三首歌构成的《苏格拉底》,就是以恬淡的曲风叙述了苏格拉底生命中的重大时刻。
萨蒂这一作品给我个人的感受是悠远与宁静。第一首《苏格拉底肖像-会饮篇》女高音的歌声如水流涓涓,钢琴的伴奏(特别是顿奏)与之形成对比性的效果。第二首《伊利索斯河畔-斐多篇》歌声略显激情,钢琴的伴奏极尽烘托;歌中所咏唱的伊利索斯河(Illissus)是希腊雅典的一条河流,经常被古希腊诗歌与各种艺术作品采用为主题。第三首《苏格拉底之死-斐多篇》将近18分钟半的长度,有着悠长的旋律线,歌声轻吟,琴声若梦,虽无一丝一毫煽情,却处处显示高贵的情感——回想一下许茨的《葬礼音乐》,会感到两位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国籍的作曲家走到了一起。
唱片没有给歌词,不过音乐本身就已经把该说的都说了,没有歌词也并不影响对作品的理解。唱片封面完全是一幅人物摄影作品,那上面是歌曲演唱者芭芭拉·汉尼根与钢琴演奏者赖因贝克·德·莱乌。封底的照片则特意做旧,白发的钢琴手的背影侧对着微微低眉的、一头美丽长发的女高音歌手,画面特别有意境。这个设计令人有返回20世纪之初的感觉,并且画面的质感很法式。
芭芭拉·汉尼根是一位擅长近现代及巴洛克声乐的女高音,我曾看过她演出的贝尔格《璐璐》和利盖蒂《大死神》的DVD,演唱与表演俱佳。在这张萨蒂《苏格拉底》的唱片中,她的歌声十分精巧,轻而柔的高音非常漂亮,显示出她对法国美声的深刻理解。赖因贝克·德·莱乌德钢琴伴奏与演唱者的歌唱完全融为一体,契合度可谓无与伦比。实际上,我已在二十几年前就听过他弹奏萨蒂的钢琴独奏作品了,他无疑属于诠释近现代音乐、尤其萨蒂作品的权威演奏家。
除《苏格拉底》,唱片还收录有《三首歌》《其他三首歌》《圣歌》,可以让人一览萨蒂这位奇才在艺术歌曲方面的创作,在我看来是一款十分珍贵的录音。
4、阿布拉哈姆森:雪
探索合奏组(Ensemble Recherche)演奏
丹麦当代作曲家阿布拉哈姆森(Abrahamsen)即使对于我来说都是陌生的,这张标题为《雪》(Schnee)的唱片,是当初检索他的时候因封面的诱惑才选择收集的——这是一幅颇具版画效果的雪景照片,一片银白的世界,参天的松柏,古老的建筑,两个打伞的人正在漫天的大雪中穿行。后来进一步搜索得知,画面上的是东京有名的明治神宮(Meiji Jingu或Meiji Shrine),它是1951年的摄影作品《白雪笼罩中的明治神宫庭院》。
《雪》是2006-2008年间的作品,使用了弦乐器、木管乐器和包括钢琴在内的打击乐器,它有近一个小时长度,含连续演奏的10段卡农与3段间奏。作品的各种表情标记很奇特——其情趣有时令我不由想到萨蒂钢琴曲的标题,比如:“安静并移动的”、“几乎始终是温柔而安静的”、“有趣、但不是太有趣、始终有点忧郁的”、“暴风雨般紧张与不安的”、“强烈的暴风雨般紧张与不安的”、“简单而童真的”等;其中“卡农 3a”和“卡农 3b”还标明“太极的节奏”,这似乎暗示了作品本身与东方风格的关联。
这部作品的音乐本身确实配得上封面的那幅照片。每一段卡农都非常精致,并且各有各的音色变化,速度快慢的对比与音响强弱的对比很少有特别强烈之处,即使“暴风雨般”和“强烈的暴风雨般”的两段卡农也仅是略快或略强。打击乐器亦是多发出柔和之音,正是这一点显示出了来自东方的神秘色彩。从开篇的卡农至末尾的卡农,整部作品都浸没在了某种近乎梦境的氛围里面,各种奇妙的音响在四周弥散着,被包裹于其中的听者就如同在漫天的白雪之间缓缓前行……在我的想象中,那些飘落的雪花,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声音构成的。
当代音乐越来越多元化,阿布拉哈姆森的《雪》的确是不容易归类的,你可以从中听到克拉姆的诗意、梅西安的色调、武满彻的静寂、格拉斯的简约等诸多特点,它们融合在一起,于波澜不惊之间,生发出万千姿态。听过多遍之后,越来越确认这是一部迷人之作,它不是“前卫”这个词可以概括的,也并非是“往回走”的那类作品。它的独特性其实很简单,就在于构思的新颖,而恰是这一点,使它总能给人带来新鲜的感受。
听过四张唱片,应该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听音乐是一种奇妙的体验,无所谓唱片或音乐会现场,只要听到的是你所需要的音乐那就足够了,与其纠结二者哪一个是更好的形式,不如省下时间多听听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