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奶酪已经成为当下某种生活品质的一个代表性的“符号”,而我终于也禁不住诱惑,和同事在超市琳琅满目的奶酪专柜前各自挑选了一包,当时唯一的感觉就是价格的确不菲,回家就迫不及待的直接喂给大涵吃,可是在大口吞下两口之后,他就再也不吃了,自己拿来尝尝有点淡淡的奶香夹杂着浓重的咸味……喔,my搞得!到底奶酪应该怎样吃嘛!
入门版
片状奶酪
奶酪是牛奶中的精华,其营养成分含量比普通牛奶高出很多,尤其是钙含量,是等量普通牛奶的6倍。单从钙含量来说,40克奶酪就能与250克牛奶相当。从维生素角度来说,奶酪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D的含量也是普通牛奶的好几倍。从营养学角度来说,它的确是个极益消化的好东西。但热量也很高,不能太贪吃哦!
这样吃:
奶酪水果串
原料:块状硬制奶酪、美国提子、网纹甜瓜或爱吃的其它水果。
做法:将硬制奶酪和网纹甜瓜各切成2厘米见方的小块,将提子洗净。小心地取一根长竹签,将竹签先穿过一颗提子,再穿过一块奶酪,最后穿过一块甜瓜,一串漂亮又甜美的奶酪水果串就制成了。还可根据个人爱好依照此法做成各式各样的奶酪水果串。
奶酪意大利面
主料:意大利面150克,蕃茄4个,奶酪20克,洋葱15克,蒜少许,白葡萄酒30克
配料:橄榄油、胡椒粉、黄油、盐、蕃茄酱
做法:1、锅中加水、盐、黄油(奶油)煮开,加入意大利面
2、蕃茄去皮籽切碎,洋葱切碎
3、锅中加橄榄油,热后加入洋葱碎、蒜碎和酒炒香后加入蕃茄酱及蕃茄碎煮10分钟,加入盐、胡椒粉。
4、把汁倒入盘中,再把面摆在上面,淋上橄榄油和切碎的奶酪即成。
TIPS:选片状奶酪
入门可从片状奶酪或轻淡的奶酪吃起,通常经过加工处理后的奶酪可使口味较大众化,保存期限较长。可直接食用或佐以牛奶、面包、饼干、葡萄干等。对于初吃者,尽量购买单片包装的奶酪片,买回家后放在冰箱中冷藏保存。打开包装的奶酪片,最好一次吃完。如果食用变质的奶酪,很容易造成腹泻。
已吃过大众化口味之奶酪,并期待更多样口感的奶酪。可尝试硬质奶酪及软质奶酪,软质奶酪是法国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成熟的奶酪,由于凝结及风干方式不同又可分为白霉奶酪及洗浸奶酪。可直接食用或佐以圆润易入口的葡萄酒、法国面包。
这样吃:
奶酪虾仁西红柿盅
在西红柿的上面横切一刀,挖出部分瓤;
把虾仁放入沸水中焯30秒;
将油烧热后放入虾仁炒熟,最后放入奶酪,炒好后把虾仁和奶酪填入西红柿,上面点缀几颗青豆。
草莓鲜奶酪
材料:芝士4片、草莓4颗、鲜奶500克
调料:蜂蜜2大匙
做法: 1. 芝士4片泡水5分钟,至全部软化后沥干备用。
2. 鲜奶加热到煮沸,再把芝士放入,很快就溶化。
3. 分放入小容器,待冷再放入冰箱,4小时后即可食用。
4. 新鲜草莓装饰,淋上蜂蜜。
如果想要QQ的,芝士可以用上8片,就有果冻般的口感。刀子先预热,再切冰奶酪,可以切得非常平整。
奶酪的体积小、能量高、营养素高度浓缩,特别适合宝贝的需要。由于经过了微生物发酵,奶酪中的蛋白质非常容易消化吸收,很适合娇嫩的宝贝用来补充营养。特别是北方孩子普遍缺钙,奶酪可是个宝。
宝贝食用奶酪的原则
食量:对于1-3岁的宝贝来说,每天20-30克就可以了,这个量也就是半个鸡蛋那么大。
软奶酪:水分大的软奶酪就可以多吃一些,每天50-100克。
不要过量:对于已经有些过胖的宝贝,就要选择低脂肪的品种,而且不要纵容宝贝贪吃过多。
注意少盐:很多奶酪的味道都很咸,因此用奶酪做菜的时候要适当减少放盐的量。同时,奶酪脂肪很大,所以也要适当控制放油的量。
这样吃:
可口奶酥
奶酪切成一厘米见方的小块,裹蛋液,再裹面包粉,反复一次。下锅油炸到金黄色起锅,撒盐和胡椒调味。
芝士鲜奶汤
用料:鲜奶1杯,牛油半茶匙,芝士半片切碎,咸饼干1件(或粟米片酌量)。
做法:1.鲜奶放入小煲中,用慢火煮至微滚,煮时不要盖上煲盖,放入芝士及牛油煮溶,放极少的盐调味。
2.把芝士鲜奶汤盛于碗或杯内,将咸饼干弄碎放入汤内,或洒下适量的粟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