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的位置:主页>城市导航>浙江>美食>

杭州传统名菜36道+西湖十景+典故

来源:金玉米 编辑:盖茨 时间:2011-02-13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如今人们对杭州的认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西湖、龙井、钱塘潮
弄美景,而且还有以“食有肉,居有竹”为文化底蕴的雅致杭州菜。
      杭州菜系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浙菜中最主要的一支,博采各大菜系之所长,近年来,尤以
“南料北烹”“口味交融”风靡大江南北。杭州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人文地
志,自唐宋以来一直为江南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杭州菜兼收江南水乡之灵秀,受到中原文化
之润泽,得益于富饶物产之便利,形成了制作精细,清鲜爽脆、淡雅细腻的风格。

  

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岛又名小瀛洲,与湖心亭,阮公墩合称为湖上三岛。全岛连水面在内面积约七公顷,南
北有曲桥相通,东西以土堤相连桥堤呈“十”字形交叉,将岛上水面一分为四水面外围是环形堤埂
。从空中俯瞰,岛上陆地形如一个特大的“田”字,呈现出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水景称胜的特色
在西湖十景中独具一格,为我国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 明万历三十五年(一六零七),钱塘县
令聂心汤取湖中葑泥在岛周围筑堤坝,初成湖中湖,作为放生之所。后人在岛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
小石塔,称为“三潭”,清初岛上又加营建筑曲桥,堂轩,沿内湖环植木芙蓉,复经清光绪间退休
将领彭玉麟在此营造别墅,小瀛洲初具风貌。
精品消费网

三潭印月景观富层次,空间多变化,建筑布局匠心独运。从岛北码头上岸,经过先贤祠等两座
建筑,即步入九曲平桥,桥上有开网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异的亭子,
让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谈笑,或留影,流连观照,饱览美景。
   九曲桥东,隔水与一堵白粉短墙相望。墙两端了无衔接,形若屏风。但粉墙上开启四只花饰精美
的漏窗,墙内墙外空间隔而不断,相互渗透。墙外游人熙熙攘攘,墙内却幽雅宁静,咫尺之间兀自
大异其趣。

   
“清淡”是杭州菜一个重要的特点。这符合现代人的饮食趋势。判断一个吃的“段位
”高低标准--用盐的多少。盐多味重,自然是原料本身无味或有异味,一般人日常饮食多如此。而
真正的美食家推崇的却是原料本身的味道。浙江兰溪县人,明清 著名文学家李渔同时也是个美食家
。在他所著的《闲庭偶寄》中说:“从来至美之物,皆利于独行(独味烹制,不加配料,少加调料)
。”杭州菜的烹调重视配料调味,目的是为了突出主料之本味,切忌喧宾夺主。

    杭州菜又称“京杭大菜”,口味上南北交融。当时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使北方烹饪方法传入
杭州,因此杭州菜的口味比较能为北方人接受。它不像苏州菜那么甜,也不像上海菜那么浓重。宋
代大诗人苏东坡曾盛赞“天下酒宴之盛,未有如杭城也”,且有“闻香下马”的典故。

杭州传统名菜  油焖春笋

精品消费网
    原料:
8酱油 75毫升 芝麻油15毫升 生净笋肉500克 白糖25克

花椒10粒 味精1.5克 色拉油75毫升
    制法:
1、将笋肉洗净,对剖开,用刀拍松,切成五厘米长的段。
2、将炒锅置中火上烧热,下色拉油至130度左右时,放入花椒,炸香后捞出,将春笋入锅
煸炒至色呈微黄时,即加入酱油、白糖和水100毫升,用小火烧五分钟,待汤汁收浓时,放入味精,
淋上芝麻油即成。
   特点:
    嫩春笋以重油、重糖烹制,色泽红亮,鲜嫩爽口,略带甜味,是杭州传统时令风味名菜。

杭州传统名菜  龙井虾仁

精品消费网

    龙井虾仁,顾名思义,是配以龙井茶的嫩芽烹制而成的虾仁,是富有杭州地方特色的名菜。虾
仁玉白,鲜嫩;芽叶碧绿,清香,色泽雅丽,滋味独特,食后清口开胃,回味无穷,在杭菜中堪称
一绝。 据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正好是清明节。他游览了西湖龙井,茶农将新茶进献给他,他
带回行宫,御厨在炒“玉白虾仁”时放进茶叶,烧出了这道名菜。不久,“楼外楼”菜单上,就出
现了“龙井虾仁”这道名菜。聪明的厨师把龙井茶叶入馔,大概是受了别的西湖名菜的启发,而在
烹调技艺上进行的一次大胆创造。这个菜,不仅用料别出心裁,火候也必须掌握得恰到好处。制作
时,厨师用油滑锅再下熟猪油后,立即放入上过浆的虾仁,约滑15秒钟,就倒入漏勺沥去油,再同
用沸水泡过的新茶一起下锅,用料酒一喷,在火上一颠,就起锅装盘。功夫就是在这一转眼中把这
道名菜烧出来。

杭州传统名菜  清汤鱼圆

精品消费网
   烹调时,将鲢鱼去皮刮肉斩排成茸,加适量盐和水搅匀,再加荤油、姜水再搅打,放入冰箱15-
20分钟胀发后取出,用瓢羹一次次舀到冷水锅里,加热即成鱼圆,和火腿片如玛瑙,鱼圆似白玉,
色泽鲜明,滑嫩鲜美。
  特点: 鱼丸软嫩。汤清味鲜,爽滑适口。
    原料: 净鲢鱼肉泥200克。 熟火腿3片、熟笋3片、水发熟香菇15克、豌豆苗25克。精盐17克、
味精2.5克、熟鸡油2.5克。
烹调过程:鱼肉茸泥加入精盐、味精,搅打起泡后加入清水,继续打至起粘性,然后静置5分钟,
起锅加清水,放进鱼丸,改用旺火烧沸,再改为小火“养熟”。稍后,加盐、味精及豌豆苗,定味
后盛入品锅,摆上熟火腿片和熟笋片,摆成三角形,中间摆上熟香菇朵,四周以豌豆苗点缀,淋上
熟鸡油即成。
杭州传统名菜  西湖莼菜汤

精品消费网
    西湖的莼菜,又名马蹄草,水莲叶,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一种珍贵水生食品。莼菜不仅味道清
香,营养也很丰富。它的嫩茎,嫩芽,卷叶周围都有白色透明的胶状物,含有较高的胶质和其他成
分。据测定,每100克鲜莼菜含蛋白质900毫克,糖分230毫克以及较多的维生素C和少量铁质。若以
莼菜与鲫鱼一起调羹,除味道鲜美外,还有消气止呕,治热疽,除疮毒等作用。西湖莼菜汤又称鸡
火莼菜汤,是杭州的传统名菜。烹调时,用西湖莼菜、火腿丝、鸡脯丝烹制而成。此汤,莼菜翠绿
,火腿绯红,鸡脯雪白,色泽鲜艳,滑嫩清香,营养丰富。

    原料:
主料:新鲜西湖莼菜150克,熟火腿25克,熟鸡脯肉50克。
调料:精盐2.5克,味精2.5克,高级清汤350克,熟鸡油10克。
    烹调过程:
    (1)将熟鸡脯肉、熟火腿均切成6厘米长的丝。
   (2)将炒锅置旺火上,舀入清水500克烧沸,投入莼菜,沸后立即捞出,沥去水,盛在汤碗中。
    (3)把高级清汤和精盐、味精一起放入炒锅内烧沸,浇在莼菜上,再摆上熟鸡脯丝、熟火腿丝
,淋上熟鸡油,即成。
    特点:

   “西湖莼菜汤”,又名“鸡火莼菜汤”。系用杭州西湖特产莼菜与鸡脯丝、火腿丝合氽成菜,色
彩和谐,汤纯味美,莼菜鲜嫩润滑,脍炙人口。
南屏晚钟

  南屏晚钟,也许是西湖十景中问世最早的景目。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画家张择端曾经画过《南屏
晚钟图》。尽管此图远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图》那么蜚声画坛,但却被记载于明人《天水冰山录》
中。南屏山,绵延横陈于西湖南岸,山高不过百米,山体延伸却长达千余米。山上怪石耸秀,绿树
惬眼。晴好日 ,满山岚翠在蓝天白云得衬托下 秀色可餐,遇雨雾天,云烟遮遮掩掩,山峦好象翩
然起舞,飘渺空灵,若即若离。后周显得元年(九五四),吴越国主钱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
永明院,后来成为与灵隐寺并峙于南北的西湖两大佛教道场之一的净慈寺。

精品消费网

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刹兴教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九七二),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
本营。净慈寺、兴教寺加上附近的中小寺庙,形成继灵隐、天竺之后湖上又一佛寺群落,晨钟幕鼓
,焚贝佛号,香烟烛光,南屏山从此添了‘佛国山’的别称南屏晚钟的情韵,悠然成型。南屏山一
带山岭由石灰岩构成,山体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当佛寺晚钟敲响,钟声振荡频率传
到山上,岩石、洞穴等为其所迫,加速了声波的振动,振幅急遽增大后形成共振。岩石、洞穴便随
之产生音箱效应,增强了共鸣。同时,钟声还以相同的频率飞向西湖上空,直达西湖彼岸,碰上对
岸由火成岩构成的葛岭、回音迭起。
杭州传统名菜  蜜汁火方

精品消费网

    以火腿冰糖多次浸蒸,咸甜得宜,香浓汁厚,配以莲子、青梅,色彩动人。
    配料:
带皮熟火腿肉1块……400克
通心白莲………………50克
蜜饯青梅………………1颗
冰糖樱桃………………5颗
糖桂花…………2克 绍酒……………75克
冰糖……………150克 干淀粉…………15克
    制作方法:
1、 将通心莲放在50℃的热水中侵泡后,放在碗内上蒸笼,用旺火蒸酥待用。
2、 用刀刮净火腿皮上的细毛和污渍,洗净。将火腿肉面朝是放在砧板上,切成12个小方块,放在
碗里,用清水浸没,加入绍酒25克、冰糖25克,上蒸笼用旺火蒸1小时,至火腿八成熟时,滗去汤水
,再加入绍酒25克,冰糖75克,用清水浸没,放在蒸熟的莲子。再上蒸笼用旺火蒸1小时30分钟,将
原汁滗入碗中,待用。将火方扣在高脚汤盘里,围上莲子,缀上樱桃、青梅。
3、 炒锅置旺火,注入汪膛,加冰糖25克,倒入原汁煮沸,撇去浮沫,把干淀粉用清水25克调匀,
勾薄芡,徐徐浇在火方和莲了上,撒上糖桂花即成。
  注意:
1、 煮时水面比肉稍高,不使露出。

2、 切火腿肉时,皮不能切断(切成12个小方块)。
风味特点:
    "蜜汁火方"是蜜汁类蒸制甜菜,它选用浙江特产金华火腿中质地最侍的中腰峰雄片制成,乃
1956年浙江省认定的36种杭州名菜之一。

I    金华火腿起源于宋代,因选料精细,腌制考究,芳香浓郁,鲜咸适口,为人们常年食用。宋代
抗金民族雄宗泽将军回义乌时,带了几只咸火腿进京贡给皇上,宋高宗看到咸火腿肉色如火,口味
鲜美,便合名它为"金华火腿"。由于金华火腿香气浓郁,历史悠久,在宋代和明代皆已作为宴席上
的珍贵佳肴。清代著名的"满汉全席"中就有"金华火腿拼龙须菜"、"火腿笋丝"等。各色山珍海味菜
肴,都需用火腿搭配才佳。
  "蜜汁火方"用冰糖浸蒸,肉色火红,肉质酥糯,味甜馥香,汤汁稠浓,咸鲜而带重甜。再衬以武
义宣平特产白莲子,缀上青梅、樱桃,色彩艳丽,食之回味无穷。
杭州传统名菜  生爆鳝片

精品消费网

    原料:
大鳝鱼 2条(约重500克) 湿淀粉 50克 大蒜头 10克
        面粉 50克 绍酒 15毫升 米醋 15毫升 酱油 25毫升69.9.35.248

芝麻油 10毫升 白糖 25克 色拉油 750毫升 精盐 2克      

    制法:
1、将鳝鱼摔死,在额下剪一小口,剖腹取出内脏,用剪刀尖从头至尾沿脊骨两侧厚处各划一长刀,
再用刀剔去脊骨,斩去头、尾,将鱼肉洗净,平放在砧板上(背朝下),排几刀(刀深为鱼肉厚度
的三分之一)。然后批成菱角片,盛入碗内,加精盐拌匀,用绍酒5毫升浸渍,加入湿淀粉40克,再
加水25毫升,撒上面粉轻轻拌匀。
2、将蒜头拍碎斩未,放入碗中,加酱油、白糖、米醋和绍酒湿淀粉、水调成芡汁。
3、锅置旺火上,放入色拉油,烧至170度左右时,将鳝片分散迅速入锅内,炸至外皮结壳时,即用
漏勺捞出,盛入盘内。
锅内留油25毫升,迅速将锅中的芡汁调匀倒入锅内,用手勺推匀,淋上芝麻油,浇在鳝片上即成。
   特点:
    鳝片色泽黄亮,外脆里嫩,蒜香四溢,酸甜可口,是具有南料北烹特色的杭州传统名菜。
杭州传统名菜  东坡肉

精品消费网
  原料:
猪五花肋条肉        1500克
绍酒        250毫升
姜块        50克
酱油        150毫升

白糖        100克
葱结        50克
   制法:

1、选用皮薄、肉厚的猪五花条肉(以金华“两头乌”为佳),刮尽皮上余毛,用温水洗尽,放入沸
水锅内汆五分钟,煮 出血水,再洗尽,切成20块方块。

2、取大砂锅一只,用小蒸架垫底,先铺上葱、姜块,然后将猪肉整齐地排在上面,加白糖、酱油、
绍酒、再加葱结,盖上锅盖,用旺火烧开后密封边封,改用微火焖二小时左右,至肉到八成酥时,
启盖,将肉块翻身,再加盖密封,继续用微火焖酥。然后用砂锅端离火口,撇去浮油,皮朝上装入
两只特制的两个小陶罐中,加 盖,用桃花纸封罐盖四周,上笼用旺火蒸半小时左右,至肉酥嫩。食
用前将罐放入蒸笼,用旺火蒸10分钟即可上席。
  特点:
  以薄皮嫩肉用名酒焖制此菜,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是杭州传统
名菜。
双峰插云

  巍巍天目山东走,其余脉的一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北形成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南山、北山。其中
的南高峰与北高峰古时均为僧人所占,山巅建佛塔,遥相对峙,迥然高于群峰之上。春秋佳日,岚
翠雾白,塔尖入云,时隐时显,远望气势非同一般。南宋时,两峰插云列为西湖十景之一清康熙帝
改题为双峰插云,建景碑亭于洪春桥畔。其时双峰古塔毁圮已久,以至连此景原有的内涵也一度难
为人知‘插云’者虚言也。设景碑亭于此,实为权宜之计。“浮图对立晓崔巍,积翠浮空霁蔼迷。
试向凤凰山上望,南高天近北烟低”。这是南宋诗人王洧的《两峰插云》诗,它告诉人 们:双峰插
云的景观。

精品消费网

 双峰插云虽然自古至今其观赏的地点和方式迭经变化,但南、北两面三刀高峰都是西湖妖山中极
富登临之胜的著名山峰却至今未变。南高峰临折西湖,峰高二百五十七米,登山途中,峻岩显露,
绝壁峥嵘。登上山巅向东俯瞰,西湖全景历历在目不是画图,胜似画图。北高峰海拔三百十四,是
灵隐寺的坐山,从寺西侧上山,石磴多至数千级, 盘折回绕三十六弯,沿途山溪清流回转,林木重
叠,古人有诗赞道:‘一路松声长带雨, 半空岚气总成云’。山东侧,建有西湖叭一的载人索道,
全长六成余米,上下山往返只需六七分钟。
杭州传统名菜  西湖醋鱼

精品消费网
“西湖醋鱼”是杭州名菜中的看家菜。如今烹制西湖醋鱼最为有名的是孤山南麓的百年老店“楼外
楼”。西湖醋鱼,又称"叔嫂传珍",传说是古时嫂嫂给小叔烧过一碗加糖加醋的鱼而来的。选用体
态适中的草鱼,最好先在清水氽熟,要掌握火候。装盘后淋上糖醋芡汁。成菜色泽红亮,肉质鲜嫩
,酸甜可口,略带蟹味。
    特点:“西湖醋鱼”,是杭州传统风味名菜。相传古时有宁氏兄弟,满腹文章,隐居在西子湖
畔以打鱼为生。当地恶棍赵大官人见宁嫂姿色动人欲霸占,施计打死其夫。宋弟为报兄仇向官府告
状,结果落得一顿棒打。宋嫂劝叔外逃,行前特意用糖、醋烧制了一条西湖里的鲲鱼为他钱行,勉
励他“苦甜毋忘百姓辛酸之处”。后来小叔得了功名,在一次宴会上介然吃到甜中带酸的特制鱼菜
,终于找到了改名陷遁的嫂嫂。于是,他就辞去了官职,重新过起捕鱼为生的渔家生活。烹制“西
湖醋鱼”一般选用西湖鲲鱼作原料,烹制前饿养两天,使其排净肠内杂物,除去泥土气。烹制后鱼
肉嫩美,带有蟹肉味。50年代,此菜以白堤上楼外楼菜馆蒋水根师傅烹制最为出色,曾多次为周恩
来总理等中外贵宾宴请烹烧。
原料:
草鱼        一条(约重700克)
绍酒        25毫升

酱油        75毫升

姜未        2.5克

白糖        60克
湿淀粉        50克

米醋        50毫升
胡椒粉        适量
制法:
     
1.将草鱼饿养一到两天,促使排泄尽草料及泥土味,使鱼肉结实,烹制前宰杀洗尽。
2.将鱼身从尾部入刀,剖劈成雌、雄两片,斩去鱼牙,在鱼的雄片上,从离鳃盖瓣4.5厘米开始,每
隔4.5厘米左右斜批一刀,共批五刀,在批第三刀时,在腰鳍后0.5厘米处切断,使鱼成两段,以便
烧煮。在雄片剖面脊部厚处向腹部斜剞一长刀,不要损伤鱼皮。
3.炒锅内放清水1000毫升,用旺火烧沸,先放雄片前半段,再将鱼尾段接在上面,然后将雄片和雌
片并放,鱼头对齐,鱼皮朝上,盖上锅盖。待锅水再沸时,启盖,撇去浮沫,转动炒锅,继续用旺
火烧煮约三分钟,用筷子轻轻地扎鱼的雄片颔下 部,如能扎入即熟。锅内留下250毫升的汤水,放
入酱油、绍酒、姜未,即将鱼捞出,放入盘中,装盘时将鱼皮朝上,把鱼的两片背脊拼成鱼尾段与
雄片拼接,并沥去汤水。
4.锅内原汤汁中,加入白糖、米醋和湿淀粉,调匀的芡汁,用手勺推搅成浓汁,浇遍鱼的全身即成
。上桌随带胡椒粉。
雷峰夕照

精品消费网

  雷峰夕照 雷峰,位于净慈寺前,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葱郁。其册
虽小巧玲珑,名气在湖上却是数一数二,因为山巅曾有吴越时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众多古塔中最
为风光也最为风流的一塔,可惜七十余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虚,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西湖南岸这
座三面临水呈半岛状的名山,当年曾为南宋御花园占据。一九四九年以后,山上种埴了大量香樟、
枫香、榆树等观赏树木,夕照林涛,景色依然富丽。

花港观鱼

精品消费网

  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南宋时,内侍官允升
曾在离这里不远的花家山下结庐建私家花园,园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养五色鱼以供观赏怡情
,渐成游人杂沓频频光顾之地,时称卢园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宫廷画师创作西湖十景组画
时将它列入其中。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烨驾临西湖,照例题书花港观鱼景目,用
石建碑于鱼池畔。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诗中有句云:“花家山下流花
港,花著鱼身鱼嘬花”。
杭州传统名菜  八宝童鸡

精品消费网

    原料:

嫩母鸡1只        湿淀粉15克        精盐5克
糯米50克        水发冬菇20克        生姜1块
熟鸡肫25克        通心白莲20克        葱段1个      
干贝25克        嫩笋尖25克        绍酒15毫升
开洋15克        味精4克
    制法: 1、将鸡杀白、洗净,斩掉鸡脚,整鸡出骨后,将鸡身翻回原状,洗净。
2、冬菇去蒂、洗净、切丁。糯米、莲子洗净。干贝用水洗净放入碗中,加冷水100毫升,用旺火蒸
约30分钟至熟。开洋用沸水泡过待用。3.把火腿、鸡肫、笋分别切成甲丁,与糯米、冬菇、开洋、
干贝、莲子一起加精盐3克,再加味精3克拌匀,灌入鸡肚内,在鸡脖子上打一个结,以防肚内的东
西外溢,然后将鸡投入沸水中烫3分钟,使鸡肉绷紧,再用冷水洗一遍,随即放入大碗内,放上葱、
姜加绍酒、清水,上笼用旺火z蒸2小时至酥取出,将汁水倒入砂锅,加精盐、味精烧沸,用湿淀粉
勾薄芡淋在鸡身上即成。
特点:

    整鸡出骨,形完整,色明亮,肉鲜嫩,选料讲究,营养丰富,是杭州传统名菜。
杭州传统名菜  叫化童子鸡

精品消费网
      
    相传,古代有一个流落到江南的叫化子,一天由于饥寒交迫而昏倒,难友为他偷来一只小母鸡
却又苦于缺锅少灶,就用泥把鸡饲包起来放入火堆中煨烤,剥开食时,竟意外地发现此鸡香气四溢
,味道极好。后来这一方法传到酒楼,经厨师的不断改进,在传统制作方法基础上加以改进,选用
肥嫩越鸡,以竹箬壳、鲜荷叶包裹,最外层包上酒坛泥,先用猛火,后改文火煨成。现制现吃,清
香扑鼻,鲜嫩可口。终于成了一道传统名菜。
[
     原料:
净嫩母鸡一只(约重1500克)        鲜荷叶3只        精盐2克        熟猪油25毫升
花椒盐10克        酱油35毫升        八角1瓣
京葱100克        味精2.5克        细麻绳4米
山奈1克        白糖10克        猪网油250克
猪腿肉75克        白报纸1张        葱段5克
绍酒75毫升        酒泥坛3500克        姜丝5克

  制法:
1、洗杀:将母鸡宰杀,褪毛,洗净,在左翅膀下开约3.5厘米的开口;取出内脏、气管,用水淋洗
洁净,沥干。剁去鸡爪,取出鸡翅主骨和腿骨,将颈骨折断,便于烤煨时包扎。
2、腌制:将山柰、八角碾成粉未,放入瓦钵内,加入绍酒、酱油、白糖、精盐、葱段、姜丝拌匀,
将鸡放入腌15分钟,其间翻动2—3次,使调料均匀渗入鸡体内。
3、炒料:将猪腿肉、京葱切成丝。炒锅置旺火上烧热,用油滑锅后,下熟猪油25毫升,放入京丝、
肉丝煸透,加绍酒、酱油、精盐、味精,炒熟装盘待用。
4、包扎:先将炒熟的辅料从鸡腋下刀口处填入鸡腹,再将腌鸡的卤汁一起灌入,然后用猪网油包裹
鸡身,先用2张荷叶纸包裹,第二层包一层透明纸,再包一张荷叶,接着用麻绳捆两道十字形。
5、涂泥:将酒坛泥砸碎,加入绍酒沉渣、粗盐和水捣韧,平摊在温布上,把包轧好的鸡放在中间,
并用手沾水拍打湿布四周,使泥牢固地贴在麻绳上。然后除掉湿布,包以白报纸,以防煨烤时泥土
脱落。
6、煨烤:采用烘箱,先用200度高温,将泥团中鸡身逼熟,以防微温引起鸡肉变质、变味。40分钟
后,将温度调到160度左右,持续烘烤3到4小时即可熟烂。煨烤时要注意使泥团中鸡腹朝上,防止油
漏出流失。
7、上席:将煨好的叫化鸡泥团放在搪瓷盘里端入餐厅,当场敲开泥团,,然后将荷叶等包裹物去掉
,将鸡和卤汁倒入备好的腰盘,端上餐桌,随带花椒盐供蘸食。
杭州传统名菜  干炸响铃

精品消费网
  从前这个菜不是现在的形状,也不叫“响铃”。据说一次有位英雄专点此菜佐酒,不巧店里的豆
腐皮正好用完了。英雄不愿败兴,听说豆腐皮在富阳泗乡定制,即上马扬鞭,取回了豆腐皮。店主
深为感动,为他精心烹制,并特意做成马铃形状。从此,“炸响铃”就流传开了。
   特点:干炸响铃色泽黄亮,形如马铃,松脆爽口。
          原料:它系用优质豆腐皮裹入里脊肉末,切成寸段,油炸而成。若裹入笋末、香菇末及
马铃薯泥,则成为素食者喜爱的“素响铃”。
   烹调过程:烹调时,用富阳蓍名土特产优质豆腐皮卷入精细肉末,切成寸段,油炸而成。如卷入
土豆泥或香菇末、冬笋末炸成的称"素响铃"。干炸响铃色泽黄亮,松脆爽口,形如马铃,食用时辅
以甜酱、花椒盐,花椒盐,味道更佳,是下酒的好菜。
杭州传统名菜  干炸响铃
杭州传统名菜  杭州酱鸭

精品消费网

杭嘉湖与宁绍平原,水网交错,河湖密布,泥螺、鱼、虾等资源丰富,有着饲养鸭群的优越自然条件。
具有500多年历史的绍兴麻鸭和体壮肥嫩的北京白鸭,遍及全省。
    “杭州酱鸭”选用当年饲养成熟的肥壮鸭子,经先腌后酱精心制作而成,其肉色枣红,芳香油润,
富有回味,是一道佐酒佳肴。鸭子先腌后酱,肉色枣红,芳香油润,咸中带鲜,富有回去味,是杭州
传统的风味名菜。
配料:净鸭 一只(约重1250克) 姜 5克 酱油 350毫升 绍酒 50毫升桂皮 3克 葱段 15克 白糖 50
克 _
制作方法:
1、鸭空腹宰杀,洗尽后在肛门处开膛挖出内脏,除去气管、食管,再洗尽后斩去鸭掌,用小铁钩住
鼻孔, 挂在通风处晾干。

2、将精盐和火硝拌匀,在鸭身外均匀地擦一遍,再在鸭嘴、宰杀开口处内各塞入5克拌料,将鸭头
扭向胸前夹入右腋下,平整地放入缸内,上面用竹架架住,大石块压实,在0度左右的气温下腌12小
时即出缸,倒尽肚内的卤水。
3、将鸭放入缸内,加入酱油以浸入为度,再放上竹架,用大石块压实,在气温0度左右浸24小时将
鸭翻身,再过24小时出缸。然后在鸭鼻孔内穿细麻绳一根,两头打结,再用50厘米长的竹子一根,
弯成弧形,从腹部刀口处放入肚内,使鸭腔向两侧撑开。然后将腌过的酱油加水50%放入锅中煮沸,
去掉浮沫,将将鸭放入,用手勺将卤水不断浇淋鸭身,至鸭成酱红色时涝出沥干,在日光下晒两至
三天即成。
4、食用前先将鸭身放入大盘内(不要加水),淋上绍酒,撒上白糖、葱、姜,上笼用旺火蒸至鸭翅
上有 细裂缝时即成,倒入腹内的卤水,冷却后切块装盘。
特点:
鸭子先腌后酱,肉色枣红,芳香油润,咸中带鲜,富有回去味,是杭州传统的风味名菜。
杭州传统名菜  排南



原料: 熟上方火腿 1块(约重工业50克) 白糖 15克 绍酒 10毫升
  排南是采用金华火腿为主料烹制的杭州传统名菜。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金华火腿对益肾、
养胃、生津、壮阳、固骨髓,健足力都有功效。杭州厨师在火腿食用方法上,从火候到刀工都有独
具匠心,创造出一些各具特色的美味菜肴。排南是一只既美味又滋补的美味佳品。
    制法:
    将火腿上方留3.5厘米厚的肥膘,其余肥膘批去不用,然后切成厚薄均匀,形似骨块的小方块24
块,分3层装盘,底层12块,中层8块,上层放4块。将白糖加少许开水溶化后再加绍酒匀,浇在排南
块上面,放入蒸笼,扣上碗,蒸一分钟以后即成。
    特点:
   取料讲究,发刀工方正,整齐美观,香浓味鲜,咸中略带甜味。
柳浪闻莺
精品消费网

今日柳浪闻莺,经过近四十多年不断的开发和建设,由当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园,演变为普通老百姓
的大乐园。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啭莺鸣作为公园景观基调,在沿湖长达千米的堤岸上和园路主干道
路沿途载种垂柳及狮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树。在园中部主景区辟闻莺馆,又在距闻莺馆不远
处置巨型网笼“百鸟天堂”,营造烟花三月,柳丝飘舞,莺声清丽的氛围。闻莺馆东面,以草坪和
密林带为主形成友谊园景区,引种了一批日本樱花,草坪北侧铺石砌台,矗立着”日中不再战纪念
碑。闻莺馆西侧,是柳浪闻莺重建时填平水荡沼泽而营造的大草坪,草色遥连西湖碧波青山,大草
坪北侧,是迁建来此的康熙御题柳浪闻莺景亭碑;南侧种植了一片高大的乔木树林,与草坪,柳岸
及湖光山色构成富于层面,角度变化的生动图景。

杭州传统名菜  栗子炒子鸡


精品消费网

    原料:r P4E5P X |7T0N¬Q
嫩鸡肉 250克 米醋 2毫升
栗子肉 100克 湿淀粉 35克
葱段 2克 白糖 10克
绍酒 10毫升 芝麻油 15毫升
酱油 25毫升 色拉油 750毫升
精盐 1克 味精 1.5克
“金桂飘香栗子来”,栗子炒子鸡是金秋季节的一只应时名菜。栗子又称板栗,是我国的特产,享
有“干果之王”的称誉。香糯垢栗子和鲜嫩的子鸡同炒,色泽黄亮,滋味鲜美,实为难得之口福。
    制法:
1、将鸡肉皮朝下,交叉排斩几下,切成1.7厘米见方的块,盛入碗内,加精盐,用湿淀粉25克调稀
搅匀上浆待用。
2、将绍酒、酱油、白糖、米醋、味精放在碗内,用湿淀粉10克调成芡汁待用。

3、炒锅置中火上烧热,滑锅后下色拉油,至130度时,把鸡块、栗子入锅滑散,15秒钟以后倒入漏
勺。原锅留油15毫升,放入葱段煸至有香味,倒入鸡块和栗肉,立即将调成的芡汁加水25毫升搅匀
倒入,颠动炒锅,使鸡块和栗子包上芡汁,淋上芝麻油,出锅装盘即成。
杭州传统名菜  鱼头豆腐

精品消费网


    “沙锅鱼头豆腐”是杭州著名的菜肴之一,据说其所以著名与清代乾隆皇帝有关。关于“鱼头
豆腐”,要从过去王润兴饭店的店堂中挂有一幅对联说起。对联句是这样写的:“肚饥饭碗小,鱼
美酒肠宽;问客何处好,嫩豆腐烧鱼。”“嫩豆腐烧鱼”指的就是鱼头豆腐。那么鱼头豆腐也成为
王润兴的看家名菜。
原料:
净花鲢鱼头半条(约重750克)     
熟鸡油5升 绍酒40毫升 味精10克 姜块10克
熟火腿20克 菜心4棵 精盐15克 熟猪油 75毫升

    制法:
1.将花鲢鱼头去掉牙,在近头部背肉处深剞二刀,鳃盖肉上剐一刀,胡桃肉上切一刀,剖面涂上豆
板酱,正面沫上酱15毫升,使咸味渗入整个鱼头。豆腐切成4厘米长,1厘米厚的片,用沸水焯去腥
味。香菇切片,青蒜切段。

2.炒锅置旺火上烧热,下熟猪油,至180度左右时,将鱼头正面下锅略煎。滗去油,加酱60毫升和绍
酒、白糖略收,将鱼头翻身,再加汤水750毫升,放入豆腐、笋片、香菇、姜未。烧沸后,倒入砂锅
,在微火上烧15分钟,再移到中火上烧2分钟,撇去浮沫,加入青蒜、味精,淋上熟猪油50毫升,原
锅上桌即成。
    特点:花鲢又名鳙鱼,俗称胖头鱼、包头鱼。此菜油润、滑嫩、鲜美,汤纯味厚,清香四溢,
是杭州传统名菜中冬令时菜。

杭州传统名菜  红烧卷鸡

精品消费网
   原料:
泗乡豆腐皮 18张 水发香菇 50克
熟笋片 25克 绿蔬菜 25克
   酱油 30毫升 芝麻油 5毫升
白糖 5克 色拉油 750毫升
味精 2.5克
    制法:
1.笋干剪去老头,撕成丝,腐皮用湿毛巾润潮,撕去边筋,3张一帖地横放在丰板上互相重叠一半。
然后将笋干丝放在腐皮下端排齐,从下向上卷紧,切成4厘米长的段,即成“卷鸡”段。香菇批片。
2.锅置旺火上,下色拉油烧至150度时,放入卷鸡段,炸至金黄色时,用漏勺捞出。锅内留油25毫升
,将笋片、香菇倒入锅内略煸,放入酱油、白糖、素汤汁和卷鸡段同煮3分钟左右。等汤汁收浓到
1/5时,再加入味精和焯熟的绿蔬菜,起锅装盘,淋上芝麻油即可。
    特点:

    腐皮、笋干均系杭州地区的特产。成菜柔软、鲜嫩、浓香,富有乡土风味,是杭州传统名菜。
杭州传统名菜  糟鸡

精品消费网
         原料:
越鸡1只(约重2500克)    味精5克    精盐125克
绍兴糟烧酒250毫升    绍兴香糟250克
    “糟鸡”使用的原料越鸡,即浙江萧山大种鸡。相传2000多年前原养在越王宫内,专供帝王后
妃观赏玩乐用,后传入民间饲养,故又称越鸡。越鸡生长快,体重大,成年阉鸡可重达4、5千克,
肉质含脂率低,是优良肉用品种。用此鸡糟制,肉质鲜嫩,糟香扑鼻,别具风格,是冬令佳品。
    制法:
1、选用当年新阉肥嫩雄鸡,宰净,放入沸水中汆五分钟,取出洗净血蒙,放入锅中加水至浸没,在
旺火中烧沸,移至小火上焖20分钟左右,端离火中将其冷却。然后将鸡取出沥干水,放在砧板上,
先斩下头、颈,用刀从尾部沿背脊骨对剖开,剔出背脊骨,拆下鸡翅,再取下鸡腿,并在腿内侧厚
肉处划一刀。将鸡身斜刀切成两片,用精盐75克和味精拌匀,擦遍鸡的身、翅、腿各个部分。
2、将香糟、精盐50克,加冷开水250毫升拌匀,放入糟烧酒,搅匀待用。
3、取罐一只,将搅匀的酒糟放1/3于罐底。用一快消毒过的纱布盖住罐底酒糟,将鸡身、翅、腿放
入罐内,另取纱布袋一只,装入酒糟,覆盖在鸡的上面,密封罐口存放一天即可食用。
杭州传统名菜  春笋步鱼

精品消费网
  原料:
鲜活步鱼400克    白糖5克    酱油20毫升
湿淀粉50克    胡椒粉适量    葱段10克

精盐1克    色拉油500克    绍酒10毫升
味精2.5克    芝麻油5毫升    生净笋肉100克
    制法:
1、将步鱼剖杀净,切去鱼鳞和胸鳍,斩齐鱼尾,批成雌雄两片,用精盐、湿淀粉上浆,拌匀待用。
笋切成比鱼块略小的滚刀块。
2、将酱油、白糖、绍酒、味精、湿淀粉和汤水,放入碗中调成芡汁待用。
3、炒锅置中火上烧热,滑锅后下色拉油,至80度时倒入笋块炸15分钟,用漏勺捞起,待油温升至
130度时,倒 入鱼块, 用筷子划散,将笋块复入锅,约炸20秒钟,起锅倒入漏勺。
4.、锅内留油25毫升,放入葱段煸出香味,即下鱼块和笋块,接着把调好的芡汁倒入锅,轻轻颠动
炒锅,以防鱼肉 散碎,待芡汁包住鱼块时,淋上芝麻油即成。吃时根据食者爱好,加适量胡椒粉。
   特点:
    鱼嫩味鲜,笋脆爽口,色泽黄亮,为杭州传统名菜中初春难得的时菜。
杭州传统名菜  清蒸鲥鱼

精品消费网

    原料:
生净鲥鱼一条 姜末醋1碟 猪网油100克
甜酱瓜25克 绍酒15毫升 味精2克
熟火腿20克 笋尖25克 白糖3克

精盐2克 水发香菇20克
   “清蒸鲥鱼”是文人居士肴馔中的名菜,此菜选用富春江鲥鱼,以端午节前后捕获的最好,配以
火腿、笋肉、香菇等清蒸而成。由于鲥鱼鳞下脂肪肥厚,富含矿物质,故清蒸时不必去鳞。
   制法:
1、鲥鱼不去鳞,鳞面朝上放砧板上,每隔2厘米直切一刀,刀深为鱼肉的一半。火腿切4薄片,瓜、
姜也批成片。
2.、取大面碗一只,将网油平铺碗底,火腿放网油中间,周围放香菇、笋和瓜、姜片,排列整齐,
然后放上鲥鱼,加水15毫升和绍酒、精盐、白糖、猪油、葱结、姜块,上笼用旺火蒸15分钟,出笼
,拣去葱、姜块,滗去原汁,加上味精和葱段调准口味。把鲥鱼覆扣在大鱼盘里,揭去网油,浇入
调好的原汤即成。上桌外带姜未醋。
   特点:
    此菜色泽多样,银鳞闪烁,鱼肉肥腴鲜嫩, 鱼鳞吮之油润,加上此菜传奇色彩,食时情趣横生
。此菜是杭州传统名菜中的夏令时菜,且具有温中补虚、清热解毒。
杭州传统名菜  栗子冬菇

精品消费网

    原料:
水发冬菇75克 栗子300克 绿蔬菜100克 白糖10克
味精2克 色拉油40毫升 湿淀粉10克 酱油20毫升
芝麻油10毫升
    制法:
1、选用大小均匀直径2厘米左右的冬菇,去蒂洗净。栗子横割一刀,放入沸水煮至壳裂,用漏勺捞
出,剥去外膜。
2、炒锅置旺火上烧热,下色拉油,倒入栗子、冬菇略煸炒,加酱油、白糖和汤水落石出50毫升,烧
沸后,放入味精,用湿淀粉调稀勾芡,淋上芝麻油,起锅装盘,四周缀上焯熟的绿蔬菜即成。
    特点:
色彩分明,清爽美观,香酥鲜嫩,是杭州传统名菜中深秋时菜。
杭州传统名菜  荷叶粉蒸肉

精品消费网

    原料五花猪肉500克,鲜荷叶2张,粳米和籼米各80克,葱姜丝各30克,山柰(中药材)0.5克,
桂皮1克,八角1克,丁香0.5克,甜面酱60克,黄酒40克,白砂糖15克,酱油70克。
    做法
(一)先将粳米和籼米洗净晒干,再把八角、山柰、丁香、桂皮与米一起炒到黄色,冷却后磨成粗
粉待用。

(二)再将洗净的猪肉切成8块,并在每块肉中间直切一刀,但不要切破皮,然后用盛器放进,加甜
面酱、白糖、酱油、黄酒和葱姜丝拌和,再腌渍1小时入味,然后倒入米粉拌匀,并在肉中间刀头处
嵌入米粉。
(三)荷叶用开水烫过后,切成八小张,每张上面放肉一块,包扎成小方块,用水上蒸,旺火蒸上2
个小时,开锅拆叶装盆即成。
    另一种制法:
    用大碗或盆一只,底上放鲜荷叶一张,将拌好粉的肉排放在上面,覆盖一张荷叶,上笼用旺火
蒸2小时至酥熟,再用小张鲜荷叶将块肉分别包好,吃前再上笼用文火焖蒸30分钟即成。此法荷叶保
持鲜绿,肉质更加清香有味。
    特点:

    肉质酥烂不腻,透出荷叶清香,是杭州传统名菜中的夏令应时菜肴,佐酒、下饭或夹饼同食均
佳。
断桥残雪
 断桥,今位于白堤东端。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她的名气最大。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
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
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
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地处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见。一旦银妆素
裹,便会营造出与常时,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

精品消费网

     
今日断桥,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长八点八米,宽八点六米,单孔净跨
六点一米,年前曾经大修,但古朴淡雅的风貌基本未变。桥东堍有康熙御题景碑亭,亭侧建水榭,
题额“云水光中”,青瓦朱栏,飞檐翘角,与桥,亭构成西湖东北隅一幅古典风格的画图。

  明画家李流芳《西湖卧游图题跋 --断桥春望》称 :“往时至湖上,从断桥一望魂销欲死。还
谓所知,湖之潋滟熹微,大约如晨光之着树,明月之入庐。盖山水映发,他处即有澄波巨浸,不及
也。”由此观之,断桥观瞻,可得湖山之神髓,岂独残雪!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区位于白堤西端, 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其实,作为西湖十景之一, 南宋时平湖
秋月并无固定景址,这从当时以及元,明两朝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多从泛归舟夜湖,舟中赏月的角
度抒写不难看出,如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处泛舟”之句; 明洪瞻祖在诗中
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留传千古的明万历年间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画中,《
平湖秋月》一图也仍以游客在湖船中举头望月为画面主体。

 位于景区偏西处的湖天一碧楼,原是清末民初犹太富商,“冒险家”哈同的私人别墅“罗苑”中
的遗物,后来成为中国现代新兴木刻运动的摇篮枣--八艺社所在地。如今,这里辟为西泠书画院,
为湖山胜景更添一份书卷气。
杭州传统名菜  百鸟朝凤

精品消费网

原料:   

净嫩鸡一只     芝麻油5毫升    猪腿肉200克
高筋面粉100克    葱节5克    火腿皮一块
绍酒25毫升    味精5克    熟鸡油15毫升
精盐7.5克
“百鸟朝凤”又名“水饺童鸡”。肥嫩香酥的越鸡,围以皮薄馅鲜的鸟形水饺,形象生动,汤汁清
香味醇,营养丰富,是杭州传统名菜之一。     据记载,此菜早在明代以前就在杭州出现了。那时
的水饺统称馄饨,因此,我们称之为鸡馄饨,就是“水饺童鸡”的前身。凤凰是我国传统中的祥瑞
之鸡、百禽之王,把水饺童鸡喻为百鸟朝凤,正寄寓着这一美好的愿望:食用此菜,将会给你带来
吉祥幸福。
杭州传统名菜  南肉春笋

精品消费网

    原料:
芝麻油 10毫升 味精 2.5克
熟净五花咸肉 200克
绍酒 10毫升 熟鸡油 10毫升

咸肉原汤 100毫升
   此菜传说也与苏东坡有关。苏公爱吃猪肉是很出名的。他写了不少关于吃肉的诗,但他更爱居室
四周之竹,传闻他曾这样写道:“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先竹令人俗”。有人就
按其意写道“若要不瘦又不俗,最好餐餐笋烧肉。”这就引申出“南肉春笋”这一菜的典故。此菜
选用薄皮五花南肉与鲜嫩春笋同煮,爽嫩香糯、汤鲜味美。也许是这个缘故,“南肉春笋”便成为
人们爱吃的杭州传统名菜。
制法:
1、将咸肉斜刀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笋肉用清水洗尽,切旋料块。
2、锅内放清水400毫升,加咸肉原汤,用旺火煮沸后,把咸肉和笋块同时下锅,加入绍酒,移到小
火上煮10分钟,待笋熟后,放入味精,淋上鸡油,放入焯熟的绿蔬菜即可。
杭州传统名菜  鱼头浓汤
精品消费网
    原料:
净花鲢鱼头半片(带肉约重750克)    熟鸡油5毫升
熟猪油75毫升    绍酒40克
熟火腿20克    精盐15克
菜心4棵    味精10克
葱段10克    姜块10克
    制法:
1.取不带背骨的鱼头半片,鳃肉上剐1刀,下颔处斩一刀,去牙,洗净。姜去皮拍松,火腿切成薄片
。菜心取长约13厘米,大约一开四,小的对剖开。

2.将炒锅和锅盖刷洗尽,锅置旺火上烧热,滑锅后,下猪油至110度左右时,将鱼头用沸水烫一下,剖面
朝上放入锅内略煎,加入绍酒、姜块,将鱼头翻转,加沸清水1750毫升,盖上锅盖,用旺火烧约5分
钟,放入菜心,再烧1分钟,然后将鱼头从锅中捞出,盛入品锅,菜心放在鱼头四周。葱、姜捞出,
撇去汤面浮沫,加精盐和味精,用细网筛过滤,倒入品锅,盖上火腿片,淋上熟油即成。上桌随带
姜未醋。
    特点:
    这是一只从“鱼头豆腐”衍生创制出来的杭州传统名菜。过去因豆腐热易变酸,影响口味质量
,“鱼头豆腐”供应受到季节的局限。为满足广大顾客的需要,精心的厨师用火腿、菜心等配料烧
制。此菜汤浓如奶,油润、嫩滑、色佳味美,比起鱼头豆腐,另有一番风味。
杭州传统名菜  一品南乳肉

精品消费网
原料:
净猪五花条肉 500克(长方形整块)
味精 0.5克 葱、姜 2克
绿蔬菜 200克 红曲粉 5克
绍酒 15毫升 精盐 2.5克
白糖 20克 熟猪油 15毫升
    制法:
1.将五花条肉用铁筷钗住,皮面朝下放到炉火上烤至肉皮起泡,用刀刮去焦炭,然后再放到炉火上
烤至发泡炭化,再刮去焦黑的部分,留下焦黄的皮层,然后用刻刀在皮面的四周雕出花纹,中间刻
“一品”两个字(也有不刻字的,而采用横直或其他花纹)。

2.将肉在沸水锅中略氽,洗净,锅内放小竹架,将皮肉朝下放入锅,将葱、姜、绍酒、酱油、白糖
、腐乳卤和精盐一克,水250毫升,旺火煮沸,小火焖烧约半小时,加红曲粉,继续烧约半小时,至
八小时捞出,皮朝下将入碗内,加入原汤汁,盖以平盘上笼用旺火蒸酥为止。
3.将肉从笼中取出,滗去卤汁,覆扣在盘中。卤汁入锅收,淋于肉上。
4.用熟猪油下锅烧热,放入绿蔬菜,加精盐、味精,炒熟起锅,滗去汁水,放入肉的两边即成。
    特点:
   肉皮经反复烧烤、蒸制,香气浓郁,肉红菜绿,红绿相衬,色泽鲜艳,肉酥而不腻,菜绿而爽口
,是杭州传统名菜。

杭州传统名菜  杭州卤鸭
精品消费网

    原料:
净鸭1只(约重2500克)    火硝0.25克
姜块5克    酱油1500毫升    绍酒15升
精盐50克    白糖10克    葱段5克
    制法:
1.将鸭子洗净,沥干水分。姜拍松。桂皮掰成小块。
2.锅洗净,放入白糖125克及酱油、绍酒、桂皮、葱、姜,加清水750毫升烧沸,将鸭入锅,在中火
上煮沸后撇去浮油,卤煮至七成熟时,再加白糖125克,继续煮至原汁色泽红亮稠浓,手勺不断地把
卤汁浇在鸭身上,然后将鸭起锅,冷却后,斩成小条块装盘,临食前浇上卤汁即可。
  特点:菜肴烹制入味,色泽红润光亮,卤汁稠浓醇口,肉质鲜嫩香甜。
[
b]曲苑风荷
 曲院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院”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
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
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南宋诗人王洧有诗赞道:“避暑人归自冷泉,埠头云
锦晚凉天。爱渠香阵随人远,行过高桥方买船。”后曲院逐渐衰芜,湮废。清康熙帝品题西湖十景
后,在苏堤跨虹桥畔建曲院风荷景碑亭。遗留下来的,只不过是一处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
片而已。

精品消费网

  曲院风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赏荷。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其中特
别迷人的要数风荷景区。这里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
荷花,莲叶田田,菡萏妖娆。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
,花映人面,花,人两相恋。
杭州传统名菜  火蒙鞭笋

  原料:
嫩鞭笋400克    芝麻油10毫升
干虾子5克    色拉油500毫升
绍酒10毫升    白糖10克
酱油25毫升    奶汤125毫升
味精2克    湿淀粉10克3q


    制法:
1、将鞭笋洗净,对剖开,用刀拍一下切成条块。

2、炒锅置中火上,下色拉油,放入鞭笋,颠锅略煸,随即加入奶汤,盖上锅盖,移至小火上煮5分
钟后,加精盐、味精,用湿淀粉稀勾薄芡,起锅装盘,撒上火腿未,淋上熟鸡油即可。
  特点:
    笋壮鲜嫩,红白相映,色泽雅丽,食时爽脆,为杭州传统名菜中夏令时
杭州传统名菜  咸件儿
精品消费网

    原料:
带皮猪肋条咸肉1块(约重5000克)    绍酒250毫升
   旧时“家乡南肉”是饭店常备菜,大块烹制保温,食时现吃现切,按件供应,故又称“咸件儿”
,是一只富有地方风味的传统菜。
    制法:
    将咸肉刮尽皮上的余毛和污物,用热水洗净,斩成同样大小的两块,放入大锅,加清水至浸没
肉身,加入绍酒,用旺火烧沸后,改用温火焖煮至七八成熟时捞出,放入笼中蒸熟,略景一下全部
骨头,放平压实。冷却后将肉块周围修削齐整,切成8厘米的长条,放入钵中,钵下用热水保温。食
用取出,用斜刀切成1.3厘米厚的小长方块。这是按咸件儿的大小切块,一般食用者可根据食者的具
体情况,改切成小骨牌块等其他形状。
   特点:
    此菜焖蒸结合,肉质香酥不腻,薄皮细肉的五花夹心,红如胭脂,白如洁玉,色彩分明,鲜嫩
入味。
杭州传统名菜  蛤蜊汆鲫鱼
精品消费网
   原料:
净鲫鱼1条   蛤蜊20只   绿蔬菜25克
姜块1块   精盐2克   奶汤1250毫升
味精5克   葱结25克   姜末醋1碟
绍酒25毫升   熟鸡油10毫升   熟猪油50毫升
  制法:
1、在鲫鱼背脊肉丰厚处,从头到尾两面各直欹1刀,刀深至骨。
2、炒锅置旺火上烧热,用油划锅后,下猪油至110度左右时,将鱼在沸水中稍烫,即放入锅略煎,
迅速翻身,加入绍酒、葱结、姜块、奶汤,盖好锅盖,在旺火烧5分钟左右,取出鱼 ,装入品锅,
汤汁用细筛过滤后倒入品锅。
3、 在烧鱼的同时,将洗净的蛤蜊用开水烫至外壳略开,去掉泥衣,放在鱼的两边,围上熟绿蔬菜
,淋上鸡油即成。上桌时带姜末醋1碟。
    特点:
    此菜河、海鲜合一,汁浓白,肉鲜嫩,汤鲜味美,营养丰富,风味别致,是颇受食者珍爱的滋
补佳品,为杭州的传统名菜。
杭州传统名菜  糟烩鞭笋
B)i s'W8[+v
精品消费网

    原料:
生净嫩鞭笋肉300克    香糟汁50毫升
芝麻油10毫升    湿淀粉25克
味精3克    精盐5克    色拉油25毫升
    相传“糟烩鞭笋”是杭州一只有名的传统素菜。后来,荤菜馆也仿效此法,除选用质量最佳的
绍兴香糟外,将芝麻油改为鸡油浇淋,“糟烩鞭笋”从素菜变为荤菜,供应的范围也更广了。
    制法: 1、笋肉切成五厘米长的段,对剖开,用刀轻轻拍松。香糟放入碗内,加水100毫升,搅
散、捏匀,用细筛子或纱布滤去渣子,留下糟汁待用。
2、炒锅置中火上烧热,下色拉油至130度时,将鞭笋倒入锅内略煸,加水300毫升,烧5分钟左右,
再放入精盐、味精,倒入香糟汁,即用湿淀粉调稀勾芡,淋上芝麻油即成。
    特点:
  糟香浓郁,鲜嫩爽口,色泽明亮,是夏令开胃时菜。
杭州传统名菜  油爆虾

精品消费网

    原料:
鲜活大河虾350克    绍酒15毫升
白糖25克    米醋15毫升
酱油20克    色拉油500毫升
    制法:
1、将虾剪去钳、须、脚,洗尽沥去水。
2、炒锅下色拉油,旺火烧至220度时,将虾入锅,用手勺不断推动,约炸30秒钟用漏勺捞起,待油
温回升200度左右时,将虾倒入复炸10秒钟,使肉与壳脱开,用漏勺捞出。
3、将锅内油倒出,放入葱段略煸,倒入虾,烹入绍酒,加酱油、白糖及少许水,颠动炒锅,烹入米
醋,出锅装盘即成。
   特点:
    虾壳红艳松脆,若即若离,入口一添即脱,虾肉鲜嫩、略带甜酸,风味独特,是杭州传统名菜
杭州传统名菜  番茄虾仁锅巴

精品消费网

原料:
大虾仁175克        锅巴100克

鸡蛋清1个        沙司125克
味精2克        米醋10毫升
绍酒15毫升        白糖10克
[湿淀粉50克        色拉油1250毫升

精盐4克
   制法:
1、将虾仁在冷水中冲洗至雪白,沥干水,放入碗中,加精盐2克拌匀,放入鸡蛋清,用筷子搅打至
有粘液,再加湿淀粉25克搅匀,浆透待用。

2、用不焦的锅巴,刮尽饭粒,切成直径4厘米的菱形小块,烘至干脆。
3、锅热后,滑锅后,下色拉油至100度左右热时,倒入虾仁,用筷子划至玉白色时,倒入漏勺,沥
去油。将锅置中火上,放水300毫升,加精盐2克和绍酒、番茄沙司、白糖、味精,待汤烧沸时,用
米醋和湿淀粉25克拌匀,勾薄芡,然后将虾仁入锅,搅动后起锅装盘。
4、锅洗净,下色拉油,旺火烧至230度左右时,倒入锅巴,用漏勺翻动,炸至金黄色时捞起,盛在
碗内,立苏堤春晓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
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她命名为
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
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钱十景,足见她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

精品消费网

    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
影,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
身堤上,勾魂销魂。
    苏堤长堤延伸,六桥起伏,为游人提供了可以悠闲漫步而又观瞻多变的游赏线。走在堤、桥上
,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万种风情,任人领略。苏堤上的六座拱桥,自南向北依名为映波、锁澜
、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桥头所见,各领风骚:映波桥与花港公园又相邻,垂杨带跨雨,烟波
摇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叔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丁家山岚翠可挹,双峰插云巍
然入目;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
景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有理由怀疑是“束浦桥的讹传,这里是湖上观日出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
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

即和番茄虾仁汁同时送上餐桌,将汁倒在锅巴上面,即发出“吱吱”的爆裂声。


杭州传统名菜  油焖春笋

    原料:
酱油 75毫升 芝麻油15毫升 生净笋肉500克 白糖25克
花椒10粒 味精1.5克 色拉油75毫升
    制法:
1、将笋肉洗净,对剖开,用刀拍松,切成五厘米长的段。
2、将炒锅置中火上烧热,下色拉油至130度左右时,放入花椒,炸香后捞出,将春笋入锅煸炒至色呈微黄时,即加入酱油、白糖和水100毫升,用小火烧五分钟,待汤汁收浓时,放入味精,淋上芝麻油即成。
    特点:
    嫩春笋以重油、重糖烹制,色泽红亮,鲜嫩爽口,略带甜味,是杭州传统时令风味名菜。

 
杭州传统名菜  龙井虾仁



    龙井虾仁,顾名思义,是配以龙井茶的嫩芽烹制而成的虾仁,是富有杭州地方特色的名菜。虾仁玉白,鲜嫩;芽叶碧绿,清香,色泽雅丽,滋味独特,食后清口开胃,回味无穷,在杭菜中堪称一绝。 据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正好是清明节。他游览了西湖龙井,茶农将新茶进献给他,他带回行宫,御厨在炒“玉白虾仁”时放进茶叶,烧出了这道名菜。不久,“楼外楼”菜单上,就出现了“龙井虾仁”这道名菜。聪明的厨师把龙井茶叶入馔,大概是受了别的西湖名菜的启发,而在烹调技艺上进行的一次大胆创造。这个菜,不仅用料别出心裁,火候也必须掌握得恰到好处。制作时,厨师用油滑锅再下熟猪油后,立即放入上过浆的虾仁,约滑15秒钟,就倒入漏勺沥去油,再同用沸水泡过的新茶一起下锅,用料酒一喷,在火上一颠,就起锅装盘。功夫就是在这一转眼中把这道名菜烧出来。
杭州传统名菜  番茄虾仁锅巴

    原料:
大虾仁175克        锅巴100克
鸡蛋清1个        沙司125克
味精2克        米醋10毫升
绍酒15毫升        白糖10克
湿淀粉50克        色拉油1250毫升
精盐4克
    制法:
1、将虾仁在冷水中冲洗至雪白,沥干水,放入碗中,加精盐2克拌匀,放入鸡蛋清,用筷子搅打至有粘液,再加湿淀粉25克搅匀,浆透待用。
2、用不焦的锅巴,刮尽饭粒,切成直径4厘米的菱形小块,烘至干脆。
3、锅热后,滑锅后,下色拉油至100度左右热时,倒入虾仁,用筷子划至玉白色时,倒入漏勺,沥去油。将锅置中火上,放水300毫升,加精盐2克和绍酒、番茄沙司、白糖、味精,待汤烧沸时,用米醋和湿淀粉25克拌匀,勾薄芡,然后将虾仁入锅,搅动后起锅装盘。
4、锅洗净,下色拉油,旺火烧至230度左右时,倒入锅巴,用漏勺翻动,炸至金黄色时捞起,盛在碗内,立即和番茄虾仁汁同时送上餐桌,将汁倒在锅巴上面,即发出“吱吱”的爆裂声。

 

金玉米官方微信

服务号:金玉米
(官方消息发布)

订阅号:金玉米

(八卦奢侈品,解码大牌潮流趋势,揭秘时尚大咖撕逼内幕)

扫描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公众号金玉米,关注金玉米官方微信。
搜索:


推荐阅读
热门